黄万湖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541006)
广西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语言的地域文化表现
黄万湖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541006)
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广西大芦村地处广西钦州,是中原文化、百越文化及东南亚文化的重要汇集地。本文通过田野考察,重点对大芦村传统建筑的装饰语言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及汇总。通过类比研究,总结了桂南广府文化亚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语言所表现出的独特性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通过相关研究和解析期以增强社会对该地区独特的建筑文化价值的重视,期促进大芦村建筑文化的的保护工作,并且为该地区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累必要的资源。
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地域文化;现代设计
大芦村位于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的东北部,距离灵山县城八公里。“大芦村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1522年~1850年),劳氏先辈建造了镬耳楼、东园别墅、三达堂、双庆堂、劳克中公祠等一批古宅建筑,占地面积近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是广西至今留存的、最大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落”。
进入新世纪,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突飞猛进,让农村社会的瓦解和传统村落的消亡成为一道严肃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每天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
大芦村地处桂南,相对于珠三角地区人少地多,因而聚落呈现布局相对自由,局部相对规整的特点;建筑单体多取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形制上除了多开间式和多进护厝式,也有三间两廊形制。是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的古村落。与大多数明清官员的府邸建筑一样,大芦村在建筑装饰上绝非乏善可陈。装饰依附建筑构件存在,既保证了功能又不乏美观。装饰题材包罗万象,工艺俱俱丝参,造型形象生动,以特有的装饰语言承载了大芦村的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精神寄托,体现出人们对祥瑞喜庆的追求,趋利避害的传统文化心理。
现阶段的建筑装饰保存完好程度参差不齐,特别是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建筑装饰,如在屋脊、山墙、墀头上的装饰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坏,其余室内装饰保存相对完好。
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主要分布在屋顶与屋身,根据所在构件与位置的不同因材施艺,因地制宜,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共性,也包括了岭南地区文化的独特性,体现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务实的特点。现将大芦村的建筑装饰形象按照建筑构件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屋顶装饰
大芦村传统建筑的屋脊主要有两种:龙舟脊与博古脊,几乎无脊不饰。屋脊用料方面,匠人们因地制宜,运用砖砌成屋脊的大体形态,而后施以适合岭南炎热而潮湿的气候、耐酸、耐碱、耐温的雕塑材料——石灰。龙舟脊在翘起的位置还会运用钢钉、钢线捆绑成所需要的灰塑骨架形状与大小,以便塑出理想的造型。屋脊装饰主要以动、植物结合为主,构成生动活泼、动静结合的艺术形象,主要有“喜上眉梢”“梅开福到”“多福多贵”等。施工方面运用了灰塑工艺(古称灰批),是岭南地区汉族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施工过程中,在景物之中或每组图案之间,巧妙地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从而减轻台风对脊饰的猛烈冲击。可谓匠心独运。
除了屋脊之外,瓦当则是大芦村屋顶的另一装饰点。瓦当装饰均以蝴蝶形象出现,蝴蝶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如恋花的蝴蝶常被用于寓意甜美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表现的人类对至善至美的追求。
2.梁架结构装饰
梁架结构处于室内相对隐蔽的位置,免于阳光、雨水等自然因素的直接侵袭,所以梁架结构的装饰保留相对完好;其次,由于木材易于加工,使梁架结构成了能工巧匠发挥才能的舞台。
梁架结构的装饰形象极为丰富,各种鸟兽花卉、玲珑宝物通过匠人熟练的技艺,跃然于木作之上,活泼生动、形态各异。在木雕的基础上往往会对装饰施以彩绘,增加装饰效果,但色彩较中原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往往喜爱用明朗淡雅的浅色,用红、白或者原木纯色作为色彩基调,再用对比色对装饰主体施彩,这些都能使建筑物减少重量感,从而造成建筑外貌的轻巧的视觉感受,装饰图案往往采用对称形式出现,给人以安定性、秩序感、韵律性,从而获得整体的协调以到达视觉的美感。并且以装饰构件的结构功能为重,没有纯粹为装饰而存在的木作构件。体现了岭南文化务实的特点,达到艺术与实用并重,结构与审美的高度结合。
3.屋身装饰
屋身装饰主要集中在山墙、墀头、柱础、墙楣,与屋顶装饰一样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所以对施工要求、材料运用等方面相对室内装饰更加严格。
灰塑是屋身装饰主要的工艺,石灰因其耐酸、耐碱、耐温的性能,且取材便利,使其成为屋身装饰的不二之选。且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层次对比鲜明、色彩丰富,多运用黑、白、红灯对比明显的颜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室外环境下能够迅速吸引人的目光。其中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花鸟、瑞兽、书法等。
柱础也是装饰的重点之一,雕刻是其装饰的主要手法,但大芦村的柱础并不像屋脊一样都有装饰,而是只对显眼位置进行重点修饰,即使在同一柱础上也会有华丽与朴实参半的情况。这也是有别于中原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特点之一。同时也表现出了岭南文化创新的个性。
在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图案中,常以当独、组合重复、角偶、边饰、连续等手法通过雕刻、灰塑、彩绘等技法对进行图案的创造,其中动、植物、器物图案运用得最为广泛。装饰载体方面主要以砖、石、木、石灰为主,如此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施工技艺,使大芦村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大芦村的建筑装饰定有其根源,要探寻其装饰艺术的起源,必先分析其使用者所处时期的文化心理。劳氏先民是宋朝金兵南侵时南迁至岭南的中原地区的读书门第,所以在文化意向上依然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共性;由于地处岭南,在长期的文化融合之后,大芦村的建筑装饰艺术定会体现出岭南文化的独特性;再者,大芦村处于广府文化亚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大芦村在文化艺术上不是与珠三角或者中原地区齐一的,无论是在聚落布局还是在装饰的手法上也呈现出有别于珠三角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各地装饰艺术在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纵向轴线,然而在这孕育了中国文化的中华大地上,决定着各种文化必然会表现出了许多共性,且横向受到政治哲学思想、宫廷文化、文人情趣、民俗意蕴的影响,因此各地文化往往相互渗透,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1.装饰来源
原始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图腾崇拜,它是原始宗教意识中较早的一种信仰观念。而现行的大量吉祥纹样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图腾的印记。 各民族、各地区在原始的图腾崇拜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回纹是被汉族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是云雷纹的变形延伸,根源于对天、云、雷的崇拜;“卍”字纹来自青蛙图腾,有着生殖崇拜的意向等。现今仍有许多装饰图案是由原始的图腾崇拜而来,以新的装饰形式从崇拜对象变成人们祈福纳祥的象征。
2.装饰内容
民间信仰中的所有迷信时间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或生活共同体的局部利益密切相关。 民间信仰表现出了明确的功利性以及求吉避凶的生活愿望。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一样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的影响。因此,民间装饰艺术的主题的取材内容才多有相似。大芦村建筑装饰的题材与装饰构成说明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共有的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富、贵、寿、喜是其装饰的主要内容,说明装饰艺术题材具有传承性与普遍性。通过把各种动植物、器物以形象比拟、语音比拟等方式进行组合创造表达朴素直观的寓意,艺术表现方式上体现出共有的自由性与开放性。
3.装饰手法
雕梁画栋、砖雕石刻是我国建筑装饰传统工艺,岭南地区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更是屡见不鲜。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在艺术形象的创造方面也有着许多类似之处。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意味着它易于接受各种文化,多元化说明了它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正如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刘斯奋所说,岭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杂交的过程,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异域文化因素,成为岭南文化的有机构成。这是决定岭南文化有着不同于中原文化鲜明个性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大芦村地处桂南,位于各个文化圈的边缘地区,其广府文化特性相对珠三角地区相对薄弱,同时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装饰艺术上也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岭南风格的艺术与文化特性。
1.装饰内容
如大芦村传统建筑扎根于当地环境中一样,其装饰艺术在内容取材上蕴含着浓郁的岭南色彩,首先,大量岭南特有的珍禽佳果出现在传统建筑装饰上,例如:鹦鹉、仙桃等出现在梁托、牛腿、屋脊上,形象生动,富有岭南风情的装饰韵味;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艺术特色。
2.装饰艺术手法
大芦村装饰艺术手法有着不同于中原地区、岭南文化中心——珠三角地区的独特性。其一:大芦村装饰造型相对于中原、珠三角地区更为轻巧,其装饰造型体量较小、轻盈流畅,相对于中原、珠三角地区显得纤细秀雅;其二:大芦村建筑装饰在色彩上亦有别于中原、珠三角地区,大芦村建筑装饰色彩明朗淡雅,部分装饰更是不施彩,保留着装饰材料原本的颜色与质感,给人以清新温雅、质朴自然的感受;其三:在技术工艺上,采用了岭南地区汉族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显示了岭南工匠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高超技艺。体现了岭南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以其丰富的艺术形象、精湛的技艺以及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审美感受,为现代设计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为当代设计师展示了广阔的文化艺术延伸空间。
首先,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吸收了中原地区、岭南地区的文化艺术精髓,具有普遍的认同感,受众识别率高,在视觉传达中能够迅速吸引受众的目光,产生共鸣。
其次,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技艺与创作手法体现出匠人在设计时对各种元素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能力,在有限的装饰媒介上运用丰富的创造力与熟练的技法绘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装饰作品。这种对设计元素的熟练运用体现了设计者对元素的含义、形象特征的充分把握,对当代设计师极大的启示作用。
再次,传统建筑装饰图案能够超越时空被人们所接受并喜爱,体现出传统装饰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启示现代设计师去关注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现代的设计表达方式对其进行新的艺术创造,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加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装饰艺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工业设计、商品包装、招贴海报、服装设计、室内设计都能看到装饰的踪迹,正是装饰艺术这种广泛的应用价值带来巨大的经济潜力。
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并且不断除陈纳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大芦村的传统建筑装饰体现出其蕴含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亦反应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与生命力,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无比宝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更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通过对大芦村传统建筑装饰研究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建筑文化价值,为大芦村建筑文化的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积累必要的资源。
[1]广西通志.
[2]陈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246.
姓名:黄万湖,性别:男,籍贯:广西钦州,出生日期:1989年9月17日,研究方向:空间艺术,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专业: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