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娟 (河北省邯郸市文联艺术创作室 056001)
广场舞自古就有之,自远古开始,广场舞就作为情感交流、庆祝胜利、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活动的重要方式。随着文化发展,广场舞已经演变为一种自发的、在广场上以健身为目的的舞蹈。是一种开放的、可以被群众广泛接受和参与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将健身和体育舞蹈结合在一起,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在广场等宽敞场地进行的大规模舞蹈活动。
广场舞以直接朴实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提高身体素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广场舞因为规则简单、形式多样、简单易学等特点被不断推广。其主要特性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群众性,广场舞文化的产生发展,都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的。第二是多样性,包括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参与人群的多样性。第三是开放性,主要是表现形式的开放性、场地的开放性、参与人群的开放性。第四是自娱性,广场舞不在乎观众,目的就是为了取悦自己。第五是简易性,广场舞只需要场地和音乐就可以,而且内容和结构也不复杂,人员流动性强。
广场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从多个角度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娱乐生活。通过广场舞的形式,居民不但能够通过运动锻炼身体,还能够利用广场舞进行精神压力的释放,让自己身心舒畅,并且为广场舞的参与者提供了很好的社交和沟通平台。广场舞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社区意识的体现,社区居民通过跳广场舞逐渐形成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形成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的亲密情感联系。具有非常强的渗透力与凝聚力,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
广场舞是城市大众文化和体育文化的有机结合。广场舞是一种有着非常强烈的时代感、潮流感和全民参与性质的时尚体育文化,广场舞的内容和形式包含了非常多的时尚体育元素,比如街舞、健身操、体育舞蹈等等,是现阶段社会时尚体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广场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化的支持,只有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融合当下时尚的音乐和相关的体育项目,广场舞才能更加有效、迅速的被普及和接受。同时广场舞的兴盛离不开大众文化的参与。所以说,城市广场舞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又是大众文化所不能或缺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舞因为其简易性,对硬件设施及舞蹈场地的要求都不高,往往一个相对较为宽敞的场地和简单的音响就能组织实施。通过调查发现,大量的广场舞队反映由于场地不够宽敞,适宜的场地较少,不同的广场舞队之间产生纠纷。而且因为适宜场地较少,只能在较为宽敞的交通路段、店门前、小区内的运动场地等进行组织。一方面影响了过往交通,另一方面对参与者也可能造成隐患。同时由于在社区内组织,时间一般在晚上或者早上其他人休息时段,近来多发生因为广场舞噪音扰民的纠纷事件。
大部分广场舞队都是由小区居民自发组织、自由参与的健身活动。没有明确的组织流程,组织纪律松散。一方面对广场舞的发展造成了制约。因为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条款,参与者不能组织固定的排练和指导,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组织,在场地、设备、指导等方面只能由参与者自行解决,自然会因地制宜的选择场地、选择活动时间,最终产生噪音扰民和占用道路扰民的现象发生。所以,需要广场舞的组织者能够清醒意识到这一点,适度控制音量,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从政府角度,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应履好职、尽好责,尽量减少广场舞活动的噪声扰民现象。
广场舞虽然舞蹈动作简单,但是任然有很多体育舞蹈的元素在里面。现阶段大部分广场舞的指导员多为自发兼职,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不能很好的发挥专业舞蹈教练的优势和功能。大部分广场舞指导者都是通过网络视频,自学动作,没有经过实际的编排,一方面导致舞蹈动作达不到大众审美,另一方面可能会因为动作复杂,不适合学习人群,导致锻炼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信心,丧失兴趣。而且没有专门的广场舞培训机构,即便有个别的广场舞指导机构,也因为收费较为昂贵,为广场舞爱好者增加了培训负担,所以参加专业培训的人员较少。
广场舞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要正视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思想观念的创新,赋予其崭新的使命和内涵。把握住广场舞发展思想的核心,以思想指导广场舞发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把广场舞作为提升城镇居民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指导实施和开展。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结合时尚潮流思想和体育元素,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多元化、开放化的广场舞健身文化。
广场舞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组织形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的广场舞组织缺乏政府的引导,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在混乱中发展的广场舞引发了一系列扰民和纠纷事件。要正视广场舞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形式的创新来指导广场舞健康有序的开展。政府应该一方面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例如指定的活动场地,专门的广场治安维护与卫生清理工作。同时还可以与社区、街道进行联合,成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还可以发动群众的组织能力,在广场舞参与者之中设定联络人、小组长等。通过不同的措施协调管理。
广场舞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形式,是决定能否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让广场舞健身文化保持活力的关键点。对广场舞的传播,除了利用网络和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传播以外,还可以拓宽广场舞传播的途径,例如举办相关的交流比赛、选拔广场舞健身文化的形象代言人等,对广场舞进行全面的宣传,并且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吸引群众自发利用新媒体进行讨论传播。
广场舞健身文化对推进全民健身、提升城市形象、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促进广场舞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文化理念、创新组织形式、创新传播形式,完善规范的长效化管理体制,让广场舞健身文化走上科学化发展道路,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宋和明.浅谈我国广场舞健身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金田,2013(2).
[2]叶菁.关于广场舞的开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J].祖国,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