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干攀

2015-01-28 06:36何川
户外探险 2014年6期
关键词:岩壁攀岩手套

何川

Drytooling在国内开始有10年了,但发展很慢,它总是伴随着攀冰而生。北京白河有几条线路,最经典的一条是在Beginner峡谷(难度M8)。四川双桥沟有十来条线路,西安边上的秦岭和太行山一带同样拥有很大的线路开发潜力。国内目前大多是攀冰的人在搞这项运动,参与者屈指可数。由于气候原因,我国南方终年难见冰,因此有一种观念正在流行:在南方想攀冰就搞Drytooling。同样,炎夏来临之季,如果还想体验挥镐的乐趣,Drytooling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伴随攀岩攀冰群体的壮大,Drytooling的商业和民间推广也开始风生水起,以往只攀岩或只攀冰的爱好者都希望有机会尝试这项运动。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国内将出现室内人工场地的Drytooling,该项运动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

Drytooling像是在岩壁上攀冰,也像是用冰镐攀岩,使用的装备与攀冰一致。除了保护装备外,主要用到冰镐,冰爪。合适的冰镐应该抓握舒适,镐柄曲度大,镐尖和镐柄强度大,镐尖与镐柄结合的部位有锯齿状结构。冰爪最好是与靴子一体(即一体靴),使用轻便灵活。不得不提到手套,好的手套应该有弹性,贴合,摩擦好,笔者通过韩国攀冰世界杯,了解到高尔夫手套是不错的选择。

Drytooling的特有技术

Hook(钩挂)

最主要的手上动作,可以钩挂边缘、凸起,如果有可能,尽量发力试一下是否稳固,重心尽可能低,尽可能靠近岩壁,不要太担心钩挂点的强度,很小的凸起也足够支撑攀爬。

Stein Pulling/Tool-cams(销魂撬)

用镐尖勾住凹槽,镐尖背顶在岩壁上,握住镐柄发力,像是用冰镐撬石头,只要凹槽够结实,这个动作可以提供很好的稳定性,持续加力在镐柄是防止冰镐脱出的关键。

Pick-cams(別镐尖)

把镐尖插入窄石缝里,有时需要斜向发力,使镐尖与岩缝产生摩擦,別镐尖通常比较稳定。

Swapping hands(换手)

在横移、休息时,经常需要换手,把双手并到一只冰镐上。换手时,空闲冰镐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式,用牙咬,挂在虎口上,挂在肩上。这时候要小心处理冰镐,避免脱手掉镐。因为频繁换手,一定要使用无腕带冰镐。

Figure four,Figure nine

技术动作,把腿抬起来挂在手臂上,另一只手去够下一个点,同侧是9,异测是4,名字来源于做动作时身体的象形。适合用于屋檐下的横移,大跨度的移动,因为重心高,所以够得远,但手臂负荷大,力量要求高。脚蹬岩壁对抗有助于够得更远。

休息

休息时应该打开大拇指,大拇指紧握不利于休息,做负荷比较大的动作如Figure four 之类的除外;在使用销魂撬时,把腿或手臂勾住镐柄;找到一切机会休息。

垂直发力

镐尖在岩石上摩擦力小,容易滑动,要尽量保持发力方向稳定,尽量保持镐柄和镐尖与接触位置垂直,防止滑动。可以上高脚踩点进行对抗,拉起重心换作压镐推重心。

克服恐惧,腰部扣快挂

因为不稳定,新手在做动作时放不开,紧张,消耗加速,更紧张。经过更多的练习,把握独特的发力方式,克服恐惧,才能享受这种攀爬方式。不稳定导致的不确定性,脱落的偶然性增加,应该在腰部扣快挂,按照攀岩的方式,抽绳太多,此时脱落,比较危险。

注意:经常干攀用的冰镐不要用在长线路或保护不太好的线路上,其潜在的风险比较高。因为冰镐用于销魂撬,别镐尖,或者脱落掉地上都可能产生影响冰镐强度的隐患。

猜你喜欢
岩壁攀岩手套
棉手套
一只鼠兔
波比攀岩
岩壁野餐会
做只手套好过冬
手套
棉手套
途遇大蟒蛇
攀岩
攀岩世界杯:速度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