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骑4+2

2015-01-28 20:35刘永军
户外探险 2014年6期
关键词:山地车路线山区

1992年,我花费3000元“巨款”学会了开车,之后开着车走过了河北、山东、东北等地。当时的我就已经非常喜爱自行车运动,期待着有一天能带着自行车到遥远的地方去骑行,那时还没有4+2的出行观念,到哪里骑行都需要长途跋涉。

直到1998年,我来到巴西的伊瓜苏市生活和工作,由于城市周边没有理想的骑行环境,为了能骑车锻炼和节省路途上的时间,我开始选择4+2出行—周末开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丘陵地区进行骑行,由于公路交通发达,很快便可以到达目的地。在那里生活的四年时间里,汽车带着我和自行车走过了巴西和南美的许多地方,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适合骑行的城市之一的库里提巴,和里约热内卢沿海的丘陵山区,还有阿根廷和智利的安第斯山脉地区。每当我从车尾架把山地车卸下来时,都暗暗期待一天的奇遇,南美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我至今还记得伊瓜苏大瀑布奔腾而下的河水飞散到脸上的清凉,在这个三四公里的半环形瀑布群中,个别瀑布被突出的岩石击破,水花飞溅升腾,从瀑布底部升起的雾幕与彩虹辉映,堪称奇观。远远的,我就能听到巨流倾泻的轰轰瀑声。

而在巴拉那河岸,黄色的悠悠河水一直铺散到远方,随着轮迹的铺展,富人住宅区或乡野教堂就在河岸边与我遥遥相望。我尤其喜欢沿海的丘陵山区,隔着海风,春夏秋冬都有不一样的色彩。无至险远,不见瑰丽。4+2让我发现了不为游客所知的南美大地。而风格各异的美景体验也让我彻底爱上了这种出行方式。

2002年回国工作以后,国内的骑行氛围日渐浓厚,虽然汽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4+2出行的车友还是很难见到的。但我还是沿袭我的习惯,装好车顶架带上山地车到山里野骑。无巧不成书,在香山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每到周末大家就相约来到香山山脚集结骑行,慢慢地我们也成了铁哥们,有了“香山穿帮”以及后来的“全山地全越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把出行的目标放得更远,希望能和朋友们在节假日走得更远,碾压更多的新路,去看看不一样的天空、吹不一样的风。于是,我们开始开车到延庆、怀柔、门头沟等京郊山区。当时北京街道上的汽车还不是很多,4+2到郊外骑行一点也不堵。慢慢地,我们涉足的骑行线路也越来越广。我们的口味也逐渐变挑剔了,为了能找到更好的骑行线路,我和朋友利用假期开车在河北、山西、河南等山区进行探路,经常要穿越崇山峻岭,一旦发现了有价值的线路就要把山地车卸下来开始探路骑行,探完一段路,再开车上路前往下一段,有时候晚上就住在车里。

这些年,在汽车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许多适合山地车穿越的路线。其中河北的张家口、承德的坝上地区和涞源、蔚县小五台山区的道路都已经了如指掌,成为了我们小长假期间4+2出行的首选穿越地点,此外,山西、河南境内的太行山脉以及山西的五台山、太岳山也成了我们长线穿越的根据地。每当带上朋友,驮着山地车进山时,我就感到无比快乐。

时间一长,当地的老百姓都认识了我们这些每年开车过来的骑车人。刚开始,他们还会问:“还有人大老远开车过来骑车的呀?你们干脆骑车过来再骑回去不就够了吗?”但是后来,我们给他们看我们拍的照片,看我们在大坝骑上马架子大梁,穿过白桦林,钻入广袤的田间,看我们骑在山谷两侧,看轮轴所到之处有碧绿的莜麦一片连着一片,一直连到天边……他们才恍然大悟:“你们看到的风景真的跟别人不一样。”

现在的我,不是在4+2的路上,就是趴在准备4+2路线的网页上。这些年来,4+2不仅让我到更远的地方开阔了眼界,也让我与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让我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享受到了更多的快乐!

OUTDOOR:在山地车穿越路线时,汽车需要完成什么功能?

刘永军:一个计划要有几个方案,首先要考虑我们汽车要到达的最佳地点,以便顺利回程。还要考虑整条线路的连贯性,遇到特殊情况时汽车是否可以及时救援,因为穿越有时会遇到比较多的情况,所以每一条路线都要深思熟虑,走一些成熟路线的时候要有后援车跟随。目前我们团队出行时,每辆汽车都有背车架或车顶架,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资源了,我的汽车最多时带过五辆自行车和五个人,这样的穿越在没有汽车时是很难想像的。在穿越丙察察和墨脱的时候,我选择好了进山和出山的路线,搭车到达离山口最近的地方,避开了喧闹的城镇,以便能够快捷地进入要骑行的地区,这也是另外一种4+2的穿越方式。

OUTDOOR:怎么选择4+2的小伙伴?

刘永军:山地车穿越是一项骑行探险活动,需要每一名队友都有良好的体能和坚强的意志。选择队友时最好找平时在一起锻炼的车友,这样大家能够彼此了解,共同配合完成穿越活动。另外队友之间的体能和山地骑行技术悬殊不要太大,这样可以把握好行进的速度和时间,还需要每个人都要有团体意识,始终能够相互关照,宽容友善地对待其他队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曾经有一次穿越,一个队友出发时速度太快,与大队失去联系四个小时,由于他不知道路线,大家只能原地等待,本来可以提前完成的计划,变成了集体赶夜路,所以团队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OUTDOOR:需要尽量避免什么路况?

刘永军:首先,山地车穿越是有一定危险的,因为是团队活动,所以要尽量避免走一些容易发生危险的路况。例如,尽量不要强行从塌方区通过,因为那里可能随时发生二次塌方对队伍造成威胁。尽量避免走没有路迹的丛林、峡谷、河床,因为可能前方道路更加险恶,无法骑行,严重时会造成迷路,影响整个穿越计划。

避免为走省道而在冰面上骑行,这些地方容易滑倒受伤或跌落河里,此外从断崖处强行下降也是大忌,一旦人员受伤或车辆损坏,团队就会陷于困境。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在布满针刺植物的地区骑行,车胎一旦被扎破,就无法骑行了。

OUTDOOR:在山里迷路怎么办?

刘永军:如果山区穿越骑行时迷路,可以原路返回,争取在返回的路上找到要走的路口,如果没有找到,可以返回到上一个起点,根据GPS轨迹找到要走的正确路线。如果没有GPS,可以顺着一条溪流走出山谷。也可以先派一个人徒步上到地势较高的地方,观察峡谷或山边有无明显路径,确定后再指挥其他人前进。我们在探路穿越时有时会遇到迷路的情况,但这时要冷静,观察山势或峡谷的走向,确定了大方向基本上就可以走回正确的路线,千万不能盲目赶路。

OUTDOOR:怎么解决吃饭问题?

刘永军:首先要制定好每天的骑行计划,然后要根据穿越时间的长短以及体力消耗的情况计算出自己所需要的补给,每个人至少带足一天的伙食与补给。如果所到住宿的地方条件很艰苦,还要多带一些正餐食品,以备大家可以吃饱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例如,挂面、熟食、咸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骑行穿越的路线多是一些偏僻落后的山区,所以在前往出发地的时候要多带一些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在伙食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后援车,带足足够的伙食。

“4+2”是指四个轮子加两个轮子的骑行方式—汽车和自行车的搭配出行。将自行车搭载在汽车上面,可以让您直接把自行车运输到郊区骑行,避免呼吸城市大量的汽车尾气及各种污染物,同时让骑行更加舒适和自由。

拥有超大行李箱空间和最顶级悬挂系统的荣威W5可以轻松应对多人多车的4+2野骑需求。

猜你喜欢
山地车路线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地车上的校园拾光
画出路线
方法不对
闻鸡起舞
山区
我学会了骑山地车
找路线
UCI山地车马拉松世锦赛:库哈维完成全满贯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