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养老模式①下的老年公寓设计探索

2015-01-27 10:19李婷郑玮锋
福建建筑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养老老年人

李婷 郑玮锋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2)

混合养老模式①下的老年公寓设计探索

李婷 郑玮锋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2)

1999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使老年人能够安全、健康和舒适地养老,发展前景广阔的老年公寓应运而生。本文以混合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公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外优秀实例的分析,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公寓的建筑设计,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老龄化;老年公寓;案例分析;设计

E-mail:1759279869@qq.com

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增长的动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②。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9.7%。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总人口的1/3。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具有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大特征。养老态势严峻。

1 老年公寓的研究背景

1.1 养老型建筑的概述

在我国严峻的老龄化态势下,养老问题已关系到国计民生及社会和谐,受传统理念和老龄化六大特征的影响,我国养老型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国内现存的养老型建筑主要有:“改善住宅”“老少居”“托老所”“老年护理院”和“老年公寓”。其中“老年公寓”是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是综合管理的住宅类型[1]。既符合我国家庭养老的传统,又与国际社会化养老模式接轨,与其他养老型建筑相比,更适应我国国情,是养老型建筑的发展方向。

1.2 老年公寓的历史沿革

老年公寓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北欧,经过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发达国家的老年公寓已比较完善。我国第一所老年公寓于1986年6月诞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是由社会集资兴办并向全国开放的民营福利企业,虽然在环境、设施等方面不甚完善,但却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1990年,上海首家老年公寓落成; 1991年,由清华园兰照院改建而成的北京首家老年公寓建成[2]。随后,广州、天津、杭州等地相继步入了兴建老年公寓的热潮,老年公寓的形式和建设理论逐渐得到了完善。近年来,我国一线城市出现了一批(如北京太阳城等)环境优美、设备完善的大规模社区式老年公寓,二线城市也积极地投入到了不同规模的老年公寓的建设中去。

1.3 国内老年公寓的不足

我国老年公寓的开发建设虽已取得不少进步,但在数量、发展水平、设施条件和国情适应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一是选址布局不合理。因缺乏规划上的指导,我国现存老年公寓选址杂乱,没有结合老年人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二是不适应当地民情。不同地区的人均用地面积、消费水平、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都有所差别,现存的老年公寓没有充分结合当地民情,一刀切式地建设,导致运营状况差。三是人性化设计不足。老年人在衰老过程中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心理情绪日益变化,逐渐缺乏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国内老年公寓在设计理念、细节、配套设施等方面都仍需改进。四是形式单一护理等级不全面。老人从健康自理到需要护理是一个逐渐变化甚至会反复的过程,我国现存老年公寓类型单一,护理等级不全面,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限制了老年公寓作用的发挥,也使老年公寓的发展充满了崎岖。下文对国外优秀的老年公寓进行简要的分析,力图扬长避短,解决国内老年公寓存在的不足。

2 国外老年公寓的案例分析

2.1 日本的“奥利纳斯夜莺林”

“奥利纳斯夜莺林”选址于池袋站南侧杂司谷的住宅区,周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项目用地面积4654.06m2,建筑占地面积2452.34m2[3]。其设计特点在于:①追溯历史由来,选址于自古受人尊从的神社附近,动中取静,形成使老年人安心居住的地方。②结合用地条件优化土地利用。受建设用地面积的限制,项目采用集中式建筑布局形式,将居住、休闲、服务等功能布置在一个大的建筑物内,节约占地面积,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③重视老年人生活的舒适性。建筑内部配有食堂、居家护理支援中心、机能训练室、娱乐室、浴室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提供广泛的服务。走廊通道中分散设置小型谈话空间,增加老年人的共享与交流。建筑外部面向庭院,临近广场,提供开阔优美的绿色景观,刺激老年人外出活动。④多样化选择空间。公寓房间分为1人室、2人室、4人室等,并提供特殊及患病老人疗养居住户型,供老年人自行选择,以满足不同性格、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需求。⑤房间中增设日本独特的和室空间,用于品茶、待客和休息,增加老年人的精神享受。

2.2 美国的“堪达尔”

“堪达尔”选址于列辛顿市兰脊山脉脚下,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用地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其设计特点在于:一.立足绿色园区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山岭、溪谷等自然景观。二.采用分散组团式构成形式,将不同护理等级的生活单元组团后合理布置在不同区域,使每一个居住单元都能最大限度地拥有良好的视野和景观。三.优化资源利用率。在场地中心设置含图书馆、餐厅、健身中心等配套设施的公用建筑,方便各组团共同使用。四.创设无障碍步行网络。组团间以步行甬道相连接,既便于老年人安全健康地外出活动又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五.注重老年人情感生活。组团内部设置大面积共享空间,刺激老年人外出活动,促进情感交流。六.重视场地历史意义。保留原有住宅及其建筑风格,使新建公寓融入周围自然人文环境,增加入住老年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图1“奥利纳斯夜莺林”

2.3 德国的“Kursana Domizil HÖsbach”

“Kursana Domizil HÖsbach”选址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赫斯巴赫市新开发区,毗邻佩萨尔特山,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其设计特点在于:①选址亲近自然,宁静开阔,适宜老年人居住和外出活动。②采用庭院式布局形式,将各居住单元、辅助用房等功能空间围绕着庭院灵活布置,形成了一个内向、亲切、安静的空间,对周边的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③注重情感生活,增强老年人间交流。公寓首层设置大露台、庭院,每层设置公共活动空间,提供宽敞的休闲交流场所。二三层设有朝向庭院的阳台,提供良好景观视线,刺激老年人外出交流活动。④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建筑立面以红色和白色为基础色调,清亮明快,有利于老年人辨识,建筑内部采光功能良好,二三层设有无障碍通道,为老年人健康安全居住提供保障。⑤公寓中配有:美发沙龙、诊疗室、餐馆、礼拜堂等服务设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

图2“堪达尔”

图3 Kursana Dom izil HÖsbach

2.4 国外实践案例思考

通过案例的分析,可将上述老年公寓优化总结成三种基本构成形式,即:集中式、庭院式、分散组团式(见图4、5、6)。

图4 集中式老年公寓构成形式(作者自绘)

图5 庭院式老年公寓构成形式(作者自绘)

图6 分散式老年公寓构成形式(作者自绘)

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有以下几点:①综合分析的选址方式。老年公寓宜建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处,且宜接近公园和社会其他福利机构,以便形成良好的周边关系。②统筹兼顾的设计理念。结合当地人口密度、老年公寓需求量、消费水平、思想观念等多方面进行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建筑布局形式在保证居住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社会资源。③多样易达的交流空间。从老年人身心特征出发,设置多样性的公共交流空间,注重室内外交往的双重重视和无障碍通行的设计。④全面完善的护理等级。成功的老年公寓不在于用地面积的大小和可容纳的老年人数量,而在于尽可能满足多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需求,老年公寓需设置特殊养护空间和多种配套服务设施,并将护理等级进行细分,最好提供可选式服务,供老年人按需勾选。⑤温馨熟悉的情感归属。通过结合周围自然环境,地方宗教信仰和建筑元素等进行选址和设计,增加老年人心理归属感。通过对国外案例的分析,下面以福州市为例,探讨国内老年公寓设计。

3 老年公寓设计实践——以福州市为例

3.1 选址

(图7)所示为福州市现有老年公寓数量及分布图,由图可知福州现有老年公寓10所,分别分布在不同区域,整体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晋安区明显缺乏老年公寓,现拟在晋安区塔头片区新建一所老年公寓。(图8)为晋安区塔头片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结合公建分布图、道路、绿化分析图等分析,决定将红色区域改建为老年公寓。该区主要为R3类用地,西邻晋安河公园,环境优美。位于市中心外围地区,对外交流性强,周围多围绕次干道和支路,交通便利又相对安全,能够满足老年人安静、舒适、安全等需求。

图7 福州市老年公寓分布图(百度地图)

图9 老年公寓设计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8 塔头片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作者自绘)

3.2 规模

福州市属于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增长率慢,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当地人们消费观念较为开放,对老年公寓的接受度高,宜建造大型社区式老年公寓或中型老年公寓。结合塔头片区地理位置和福州市老年公寓建设现状与入住率分析,现拟新建一所可供124名老年人居住的中型老年公寓。分别提供固定长期护理和短期护理,其中包括10个床位专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设计的床位,6个专为残疾老人设计的床位。

3.3 设计

通过对国外优秀案例的借鉴并结合当地用地状况,决定设计一座适应于混合养老模式的老年公寓,使其既方便与外界联系又同时具备内部私密性,设计平面图见(图9)。

其设计特点在于:①统筹兼顾的设计理念。通过案例2.3的启发,设计采用庭院式的基本构成形式,结合晋安区用地现状限制和老年人对交流与私密的双重要求,将庭院式基本构成形式组合成双庭院半围合空间,扩大室外活动空间的同时与外界形成间接联系,方便社会志愿组织的进入和子女的探望。方案整体采用对称式布局,并在立面结合马头墙等福州传统建筑设计符号带给老年人安全、稳重、亲切的心理感受。设计将交流大厅和生活服务用房集中布置在方案中部,并通过内廊向后部连接到职工用房,既方便联系又相互独立,优化交通管理流线。②多样易达的交流空间。通过增大走廊宽度。设置公共活动平台,增大庭院空间等方式增加老年人公共室外活动空间,通过设置茶室、棋牌室、公共食堂等方式增加老年人公共室内交流空间,形成良好的邻里交流性,增加老年人心理归属感。三重视人性化设计。老年人居住空间全部采用外廊式设计,并在二、三层设置朝向庭院的阳台,提供良好的采光和景观视线。所有出入口采用无障碍设计,方便老年人外出交流活动。四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公寓内部配有浴室、餐厅、图书室、茶室、机能训练室等服务设施,尽可能满足多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需求。

4 结语

在我国向混合养老模式转型的情况下,老年公寓的大量建设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今的老年公寓已成为集养老、居住、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式建筑或建筑群,本文通过对混合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公寓的选址、规模和平面布局形式等方面的总结和探索,旨在为老年公寓的后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虽然目前我国老年公寓在选址、设计等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但经过各界专业人士的研究与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后,我国一定能发展出更符合老年人期望、更适应国情的老年公寓。

注释:

①出自穆光宗教授.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社会对策问题,指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

②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1]哈尔滨建筑大学主编.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标[1999]131号.

[2]谦飞,李东锋.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公寓[J].山西建筑.2008(02)13.

[3]王笑梦,尹红力,马涛著.日本老年人福利设施设计理论与案例精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6.58.

M ixed pension model①the elderly apartment design exp loration

LITingZHENWeife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

Since 1999,our country population aging degree increasing,taking family as the unitendowment pattern under tremendous pressure.In order to enable the elderly to safe,healthy and comfortable pension,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elderly apartment arises at the historicmoment.Elderly apartment based on mixed pension mod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verseas outstanding example,to find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lder apartment building desig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old.

Aging persion;Semile apartment;Case analysis;Design

TU2

A

1004-6135(2015)11-0014-05

李婷(1992.1- ),女。

2015-05-06

李 婷(1992.1- ),女,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工作。

郑玮锋(1968.11- ),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域性景观建筑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