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吴剑伟,曾国毅,赵荣泳
(1.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保障部,上海 200436;2.同济大学 CIMS 研究中心,上海 201804)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由多个独立的工艺或工序组成,所涉及的设备设施繁多且复杂,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也较多。尤其在当今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时代,传统机械制造业在其实现高新技术转化的同时,必须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因此,在机械制造领域实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作业至关重要[1,5~6]。
目前,机械制造领域实行的安全管理标准或体系主要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HSE)管理体系[2~3,7~8],两者各有侧重、密不可分,对企业的发展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这两套体系的独立运行,企业每年需投入大量资源,这使得企业的管理变得繁琐而复杂。因此,通过加强不同管理体系之间的协调运作,提高体系的整体有效性成为探索安全生产标准化和HSE管理体系整合的实际需求和动力。为此,本文提出了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HSE 管理体系的整合思想。通过HSE 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来实现安全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最终达到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各生产经营单位在充分分析生产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建立预防机制和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使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作业及工作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并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1,4]。
HSE 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al)管理体系的简称,是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套动态的管理体系。HSE 管理体系通常包含了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管理的所有要素,强调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2,3]。HSE 管理体系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发展至今,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HSE 管理体系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企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异曲同工,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为两者的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相似之处:①根本目的一致;②实施方式相似;③强调对法律法规的遵守;④强调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两者均要求运用相应的操作规程、测量和纠正方法对日常作业人员和设备进行管理。同时强调工作的文件化和记录的重要性。
(1)适用范围不同。HSE 管理体系的内容是管理框架型、原则型、通用性的,并未提出具体的安全绩效准则和规定,适用于各类组织;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则是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适应行业实际的安全考核细则,适用于某一具体行业。
(2)审核和评价方式不同。企业采用自愿原则建立HSE管理体系,通过组织的自我声明或第三方认证,向外界表明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工作条件的积极态度和责任心;而安全生产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采用定量自评、申请、评审、审核公告、颁发证书的方式进行。
(3)管理要素差异。HSE 管理体系一级要素共14 项,二级要素共41 项;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要素共3 项,二级因素共67 项。表1 为两者部分要素对照表。相比HSE 管理体系,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减少了内审、管理评审等要素,但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工会维权、安全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安全条件等要素,且各要素的描述更加详细和量化。
(4)侧重点不同。HSE 管理体系强调过程管理,尤其是PDCA(Plan、Do、Check 和Action,PDCA)的过程方法已成为其成功的标志。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的是按要素判定完成效果,其目的在于考核评级,区分不同等级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因此它更加注重结果
HSE 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有诸多共性,又各有侧重,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两种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手段和标准。探索两者的整合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企业安全管理成本,更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功效。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HSE 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要素,两者的日常运行控制也都是通过对要素或要素之间关系的考核进行的。对比表1 发现,很多要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也有一部分要素为各体系所特有。探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探索体系整合的切入点。另一方面,要素的整合仅仅为实施整合体系提供了基础。实践表明,评价整合体系的运行效果是对企业管理文件、日常检查和整改、事故管理、应急响应、各类检查记录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其中管理文件和各类检查记录的控制是关键。
要素是体系的核心,是探索体系整合的切入点。将表1 中所示要素分为两类,公共要素和特有要素。公共要素即两体系的共有要素。如“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素,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中要素“1.2危险源管理”对如何识别组织内外的各项风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HSE 管理体系中,要素“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中,也对上述问题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内容基本一致。因此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要素划为公共要素。“目标指标”、“事故处理”等要素也同属于公共要素范畴。
HSE 管理体系中“4.1 总要求”、“4.2 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方针”等要素,安全生产标准化中“2 基础设施和安全条件”、“3 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中的部分要素均为各体系所特有,定义为“特有要素”。公共要素和特有要素的区分如图1 所示。
区分公共要素和特有要素的目的在于,对于不同类型的要素灵活选取不同的整合方法。通常情况下,将公共要素归一为一个新的要素,而将HSE 管理体系中体现PDCA 运行模式的特有要素添加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具体要素中,以体现整合体系系统化、动态化和持续改进的特性。
要素的整合是体系整合的基础,管理文件是整合体系运行的依据,其核心是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的各类制度规程与HSE 管理体系的“两书一表”(即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相结合,用一套文件规范两个体系的运行。根据表1 各类要素内容,将安全规章制度分为核心制度、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三级管理。
表1 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4]和HSE管理体系[2,3]部分要素对照表Tab.1PartofelementscomparisonofsafetyproductionstandardizationandHSEsystem
核心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对应HSE 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手册。包含了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隐患治理和排查、事故管理等安全生产基础事项的约束和规定,其签署须经过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审议通过。
图1 公共要素和特有要素划分示意图Fig.1 Division of common elements and unique elements
管理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务的管理流程,对应HSE 管理体系文件的程序文件。在其制定及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PDCA 的过程方法,以实现整合体系的动态管理过程和持续改进特性。
安全操作规程是第三层安全规章制度,对应HSE管理体系文件的作业指导书。直接体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基础设施和安全条件”的要素要求及HSE 管理体系中“运行控制”的具体要求,以期通过对各类设备、工种、岗位的规范化操作达到提高安全作业水平的目的。
对管理文件的整合同时满足并约束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HSE 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控制,从制度层面实现了两种管理模式的整合。
要素和管理文件整合效果的实施和评价载体是各类检查与记录,如果无法将两个体系的各种检查、审核与记录过程有机融合,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HSE 管理体系强调“主动性绩效测量”,通常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第三方审核等形式进行。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和整改”,通常采用日常检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等安全检查方式进行。
两者的实施过程本质上异曲同工,不可分割进行。一般情况下,可利用HSE 管理体系的审核方法与过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检查标准来验证企业对安全标准及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目标的符合及完成情况。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策划,将体系的各要素要求融入到每次检查和评审中,做到要素和对象的全覆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两种体系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检查及整改效率,促进企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可见,两种管理体系相辅相成,具备整合条件。通过由要素到程序,由管理文件到实施过程的整合探索,能够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合理避免业务重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实践表明,安全生产标准化与HSE 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道路。
[1]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2]GB/T 28001-2011/OHSAS 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
[3]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S].
[4]AQ/T 7009-2013,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S].
[5]吴凯. 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2.
[6]于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2.
[7]陈全,温贺,陈波.HSE 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8]王秀香,施红勋,牟善军,张晓华,杨春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HSE 管理绩效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