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应馨
猎人射中一只兔子,派猎狗追回。其后,猎狗悻悻而归,辩称已尽力而为。受伤的兔子得以摆脱猎狗回到家中,家人大为吃惊。兔子解释,为保性命,必须竭尽全力奔跑。
父亲有感于朋友圈里的这则寓言,特意打电话来,纠正我之前行文上的一个错误——于环保工作来说,单单“尽力而为”还远远不够。
笔者苦笑,“竭尽全力”又谈何容易。
从50粒竹子种子和25棵竹子幼苗,到550公顷的森林;从1979年的16岁,到如今的52岁,印度岛民佩扬独自坚持在荒岛种树,不仅使自己的家乡改写了将在20年后因河水侵蚀而消失的历史,还让周围村民的生活也因为这片森林而日渐富裕。
报道一出,佩服之余,笔者最为好奇的则是“动力”何来?
佩扬区区一介岛民,什么样的信念,能让他坚守36年?把一片荒芜变为郁郁葱葱,其挑战堪比愚公移山了吧。
“树就是我的神灵,”佩扬表示,“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以及许许多多的东西。人们靠祈求神灵保护,但根本看不到神灵,大自然就是我的神灵。”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像佩扬这样的个人英雄:二八车、布兜子、铝制饭盒,名门之后梁从诫带着一身朴素出入各种场合;穿着红色摄影背心的霍岱珊独自走过了淮河沿岸的4000多公里;而阿拉善的沙漠里又晃动着多少播种绿色的孤独行者?
问题在于,他们的影响为什么没有波及到你我?
人们往往习惯于给自己设限,本能地认为渺小的自己做什么都是杯水车薪。
其实不然,对于环境,关注就会产生影响。
之前,邹毅用每天拍照的方式记录了北京一年的天空颜色;现在,朋友圈里晒蓝天者比比皆是;而我,则会在清晨一睁眼便下意识望一眼窗外,晴朗与否都直接给当天的心情定下了基调。
与此同期,我们看到的是“大气十条”的出台及雷厉风行的落实。然后,我们间或看到了“APEC蓝”、“两会蓝”以及各种“北京蓝”。如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北京的雾霾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了。
让我们再回头想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蓝天。
也就是在两三年前,“雾霾”这个词开始普及,人们知道它一出现总会伴随着或轻或重的呼吸不畅咽喉不适;后来,各方科研数据的发布,让人们确信,它对健康有害而且影响很恶劣。好嘛,既然你已经威胁到了我的利益,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所以,如今谁再跑出来热议雾霾,没有人会觉得他是在多管闲事。
可见,一回事情与自己休戚与共利益相关时,人们为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自然增加。
笔者始终都认为,环保从来就不是一个遥远的宏大选题,只在政府机关的红头文件里流转;反而是由无数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小事组成,小到骑自行车出门有没有路走,小到中午吃的米饭放不放心。
可当笔者去询问身边的亲朋时,都只知环保,不知环保是什么,总觉得这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不知道自己同样有权利去干涉。
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及道德修养会随着社会发展的程度而发生变化。在人们生活和物质相对富足后,便会相应地产生更多内在的精神追求。
只不过,价值观也好,道德也罢,都像信仰一样,属于极其私人化的东西,不论好坏都不适合拿出来让公众评判。对于它们,不打压就是扶持,刻意引导则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事实上,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中它们自有其生命力,会在自己周围逐渐渗透,然后一层层散播开。仔细想来,《感动中国》里的模范典型貌似并没有隔壁邻居的点滴善举更能影响到自己。
如果一个人打心底里认同了大自然的价值,他会觉得小区周边的一草一木和千里之外神农架的一石一鸟都值得去捍卫。彼时,环境问题的解决将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