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斌 王 硕 星旦二
老年人主观健康感觉与生存时间关系研究*
——以沈阳市城市老年人9年跟踪数据为中心
艾 斌1△王 硕2星旦二2
主观健康感觉(健康自我评价、健康自评、主观健康、自感健康)是老年人自己对自己的健康状态的一种主观感觉,尽管作为老年人的健康指标在国外已经被应用,但由于该指标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对于中国老年人其指标效度仍需进一步证明。
健康指标的效度包括指标的平行效度和预测效度,其中主观健康感觉的预测效度是指主观健康感觉的测定值是否可以预测其一段时间后的生存状况。在欧美以及日本,主观健康感觉与生命预后关系的长期跟踪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1-13]。在我国,孟琛、方向华、吴晓光等学者以北京地区老年人为对象就主观健康感觉与生命预后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关于主观健康感觉指标有效性的研究[14-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城市老年人为对象,在控制基本属性、患病状况、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情况下,探讨主观健康感觉对生命预后的影响程度,检证主观健康感觉的指标预测效度,为老年人主观评价指标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基线调查是由作者主持的东京都立大学城市科学研究所与沈阳市卫生局合作项目,于2000年6月1日至6月20日,在沈阳市城区使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出10个社区的446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回收问卷3654份,回收率为81.9%。
本研究的追踪调查由作者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留学归国基金项目,追踪调查对象是从基线调查回答者3654人中减去134人未登陆户籍者,姓名与身份证号码记录不清者703人,问卷回答不完全者51人,实际追踪调查对象为2766人。追踪期间为2000年6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3135日。跟踪期间死亡531人,跟踪结束时生存2235人。死亡资料是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获得的全死因数据,根据已经掌握的身份证号码逐一核对检出的,未删除意外伤害和自杀等数据。
2.基线调查状况
表1为基线调查与本研究有关的项目,主观健康感觉的设问是,“你平常自己觉得自己健康吗?”,选择有“很健康”、“比较健康”、“不太健康”、“不健康”。
1.主观健康感觉与疾病、生死以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双变量分析
表2揭示的是老年人主观健康感觉与基线调查时疾病以及9年后生存死亡的关系,从很健康到比较健康,再到不太健康以及不健康其患病与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依次加大。卡方检验存在差异,表明主观健康感觉能够反映老年人身体的客观状态具有指标的平行有效性。
*P<0.001
图1揭示的是老年人主观健康感觉与生存时间的关系,表明很健康、比较健康、不太健康、不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生存率依次明显降低。根据Log Rank检验(卡方22.059,自由度3,P<0.001)可以推断,在四组之间生存函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主观健康感觉对老年人的生存时间有影响。
2.主观健康感觉与生存时间之间的多变量分析
表3揭示了使用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控制了其他多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主观健康感觉的各层次选择对生存时间的风险度比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不健康”/“很健康”的风险度比为2.102,“不太健康”/“很健康”为1.598,表明健康状况评价较低的老年人死亡风险高,也就证明了主观健康感觉对生命预后具有较强的预测有效性。
在控制变量中也有多项因素对生命预后产生影响。男性相对于女性风险度比1.357,而70岁阶段与80岁阶段相对于60岁阶段的风险度比分为2.332和3.618,表明性别与年龄对生存时间有较强的影响,男性死亡风险大于女性,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大。
患病状况中,有脑卒中相对于没有脑卒中风险度比为1.264,患有脑卒中的死亡风险略有提高,另外,有膝盖痛和颈部痛的风险度比较小尚不能解释。
生活环境中,没有配偶同住相对于有配偶同住的风险度比为1.465,配偶是否共同生活对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影响,没有配偶同住死亡风险加大。同时发现与非配偶或子女的其他人共同居住时死亡风险加大,是否可以推论出老年人寄宿等状况的不利因素所致还需进一步研究。
生活习惯中,吸烟相对于不吸烟风险度比为1.288,表明吸烟仍是一种重要持续性危险因素。没有运动习惯相对于有运动习惯风险度比为1.376,表明老年人生活责任不断减小的情况下,没有运动来增加肢体活动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外出与社交其死亡风险加大。
***P<0.001;**P<0.01;*P<0.05
1.主观健康感觉的预测有效性的不同跟踪时间与国家间比较
首先,关于主观健康感觉对生命预后预测有效性的不同跟踪时间比较。本研究先后在跟踪3年和跟踪9年后做了两次调查分析,跟踪3年后的风险度比为“不健康”/“健康”1.56,跟踪9年后的风险度比为“不健康”/“很健康”2.102以及“不太健康”/“很健康”1.598[18]。上述结果比较表明两次结果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而且随着跟踪时间的延长预测效果更为明显,由此可以推论出在控制了多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主观健康感觉是城市老年人生命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而且,Mossey an Shapiro跟踪加拿大老年人6年发现主观健康感觉较低老年人早期死亡率较高的报告可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19]。
其次,关于主观健康感觉对生命预后预测效度的国家间比较。就主观健康感觉的风险度比而言,本研究结果与控制了一些干扰因素影响的中外先行研究的结果一致。Otiniano等跟踪5年风险度比2.4。西坂跟踪7年风险度比2.95,岗户跟踪2年风险度比男性3.45和女性2.38,而我国方向华跟踪8年1.45,本研究跟踪3年的风险度比为“不健康”/“健康”1.56,跟踪9年风险度比为“不健康”/“很健康”2.102,“不太健康”/“很健康”为1.598[8,11,12,16,18]。上述结果揭示出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健康感觉对生命预后的影响效果尽管较大,但主观健康指标在现阶段对我国老年人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尚没有达到欧美日等国的程度。
2.其他因素对生命预后的影响与跟踪时间的关系
在患疾病影响中,本研究跟踪3年后只有“有脑卒中”的风险度为2.10,跟踪9年后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影响消失,而日本的研究只有“有糖尿病”的风险度为2.18[17],揭示出疾病对于生命预后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
关于性别的影响作用,Bath等认为没有性别差异,而Spiers等发现男性的死亡风险高于女性[5,9]。本研究在跟踪3年后未发现性别存在风险差异,但在跟踪9年后发现风险比达到男性/女性为1.357,表明我国老年人随着跟踪时间推移男性的死亡风险高于女性[18]。
关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强调了家庭成员的共同居住有无,不同于先行研究中只询问法律关系的有无。本研究发现配偶是否共同生活在跟踪3年后和跟踪9年后都对生命预后有显著性影响,表明同住配偶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也与国外的研究表现出同一倾向[17]。特别是本研究发现与配偶或子女以外的其他人共同居住时死亡风险加大,可以推论出由于老年人寄宿等状况的不利因素所致。因此,同住者状况等生活环境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值得深入关注。
关于生活习惯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在跟踪3年和9年后都发现运动习惯和吸烟习惯对生命预后产生明显影响,这一结果与国外睡眠习惯影响生命预后的结果不同[17-18]。特别是本研究发现,尽管现在吸烟对生命预后有较大影响,但戒烟一段时期后与从不吸烟对于生命预后的影响没有显著不同,证明生活习惯对生命预后有着较大影响,改变生活习惯可以影响生存时间。
3.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与今后课题
首先,本研究使用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要求在跟踪期间内主观健康感觉及其他变量稳定。有先行研究发现跟踪3年后主观健康感觉没有变化,而跟踪5年后发生显著性变化[13,21]。本研究跟踪9年过程中,主观健康感觉与患病状况将会发生一定变化,而且患病状况有降低主观健康感觉的作用[20]。今后需要探讨主观健康感觉以及患病等干扰因素的变化情况,使用随时间变化的Cox比例风险模型。
其次,本研究的样本代表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线调查回答人数3,654人,跟踪调查人数2,766人,跟踪率为75.0%。有先行研究表明,老年人样本中,健康状态不好的人容易发生的不能跟踪的情况即所谓“选择性脱落”[22]。分析对象可能会比实际情况偏于健康人群,今后的研究中如何降低跟踪对象的脱落率也是课题之一。
最后,随着主观健康感觉对生命预后的预测有效性进一步阐明,我国有可能同欧美日等国一样在国家和公共调查中应用主观健康感觉这种高效度的主观健康指标评价生活质量。同时,应用主观健康感觉作为政策选择评价指标,制定相应提高主观健康感觉为目的的老年政策,对于失能和患病不可避免的老年人来说其费用效果一定会比仅仅考虑医学治疗更高。
[1]艾斌,星旦二.高龄者における主観的健康感の有用性に関する研究―日本と中国における研究を中心に―.日本公众卫生杂志,2005,52(10):841-852.
[2]Belloc NB.Relationships of health practices and mortality,Prev.Med,1973,2:67-81.
[3]Breslow L,Enstrom JE.Persistence of health habi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mortality.Prev.Med,1980,9:469-483.
[4]Pijls LT,Feskens EJ,Kromhout D.Self-rated health,mortality,and chronic diseases in elderly men,The Zutphen Study,1985-1990.Am J Epidemiol 1993,138(10): 840-848.
[5]Spiers N,Jagger C,Clarke M,et al.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ated health and mortality enduring? Results from three birth cohorts in Melton Mowbray,United Kingdom.Gerontologist 2003,43(3): 406-411.
[6]Heistaro S,Jousilahti P,Lahelma E,et al.Self rated health and mortality:a long term prospective study ineastern Finland,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1,55(4): 227-232.
[7]Banjamins MR,Hummer RA,Eberstein IW,et al.Self-reported health and adult mortality risk:an analysis of cause-specific mortality.Soc Sci Med,2004,59(6):1297-1306.
[8]Otiniano ME,Du XL,Ottenbacher K,et al.The effect of diabetes combined with stroke on disability,self-rated health,and mortality in older Mexican Americans:results from the Hispanic EPESE.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5):725-730.
[9]Bath PA.Differences between older men and women in the self-ratedhealth-mortality relationship.Gerontologist,2003,43(3):387-395.
[10]藤田利治,籏野脩一.地域老人の健康度自己評価の関連要因とその後2年間の死亡.社会老年学杂志,1990,31:43-51.
[11]西坂眞一,宇戸口和子,溝上哲也,等.地域住民における健康度自己評価とその後の死亡―7年間の追跡研究―.产业医科大学杂志,1996,18(2):119-131.
[12]岗户顺一,艾斌,巴山玉蓮,等.主観的健康感が高齢者の生命予後に及ぼす影響.日本健康教育学会杂志,2003,11(1):31-38.
[13]芳賀博,上野満雄,永井晴美,等.健康度自己評価に関する追跡的研究.老年社会科学杂志,1988,10:163-174.
[14]孟琛,项曼君,刘向红.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的意义及决定因素.老年医学与保健,1997,3(3):34-37.
[15]吴晓光,汤哲.纵向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发生损害的相关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7(2):68-71.
[16]方向华,孟琛,刘向红,等.健康自评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前瞻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184-188.
[17]艾斌,巴山玉莲,岗户顺一,等.日中の都市高齢者における主観的健康感が生命予後に及ぼす比較研究.都市科学研究,2008,2:57-64.
[18]艾斌.中国城市老年人生命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日中社会学会21世纪东亚社会学,2009,2:6-13.
[19]Mossey JM,Shapiro E:Self-rated health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mong the elderly,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82,72:800-808.
[20]艾斌,星旦二.中国の都市高齢者における主観的健康感の構造に関する研究.民族卫生杂志,2006,72(1):3-14.
[21]杉澤秀博,Jersey Liang.高齢者の健康度自己評価の変化に関する要因.老年社会科学,1994,16(1):37-45.
[22]杉澤秀博,岸野洋久,杉原陽子,等.全国高齢者に対する12年間の縦断調査の脱落者?継続回答者の特性.日本公众卫生杂志,2000,47(4):337-349.
(责任编辑:刘 壮)
本研究为2009年教育部留学归国基金项目“城市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对生命预后的预测有效性研究”的部分成果。
1.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100081)
2.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城市与环境学院
△通信作者:艾斌,E-mail:aibin11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