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5-01-27 11:55宫凤影李显军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8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

张 侨,宫凤影,李显军,马 卓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当前,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平稳、逐步趋好[1],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攻坚阶段。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出了“产出来”和“管出来”的著名论断和“四个最严”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绿色食品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精品品牌,在农产品安全的大局工作中起到了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扩大,品牌影响显著提升,市场效益逐步显现,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1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1.1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含义

我国食品安全法中指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2]。保障食品安全必须从原料、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入手,对原料来源、食品添加、产品质量、污染控制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环节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绿色食品概念是我国在1990年首先提出的,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3]。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本质特征。绿色食品质量安全首先要保证老百姓方便获得,在合理的消费水平范围内;其次要保障食品的卫生需求,同时应兼顾营养均衡;此外生产过程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表现形式

1.2.1 质量安全 绿色食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实现了全程控制和跟踪监管。一是在许可审查上,以严格的技术标准体系为依托,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严格生产主体和产品资质审查,严抓产前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后产品检测,确保发展质量基础。二是在用标过程中,严格过程监管,严把六道防线,即年度检查、市场监察、产品抽检、企业内检、风险预警和退出机制,确保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可靠。2013年,全国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内共抽检产品3 891 个绿色食品,抽检比例达22.7%,合格率为99.46%。

1.2.2 结构合理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数量是衡量绿色食品发展的重要指标。2013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7 696 家,产品总数达到19 076 个,分别比2012年增长12.2%和11.4%[4]。绿色食品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绿色食品始终坚持精品定位,不盲目扩大规模,保持科学发展数量。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有效期为3年,获标单位每年都要接受年度检查、市场监察等监督管理,不符合要求的,要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取消标志使用权。这种有效的退出机制保障了绿色食品择优淘劣,保证了精品数量安全。另一方面,绿色食品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在保障数量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质量,科学规范农药、肥料、兽药、渔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大力推动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有效保障农产品产量。

当前,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规模日趋壮大,产品类别日益丰富,目前已涵盖了农林及其加工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饮品产品及其他产品5 个大类、57 个小类。2013年,在绿色食品产品构成中,农林及加工产品占73.9%、畜禽产品占6.1%、水产品占3.5%、饮品产品占8.7%,其他产品占7.8%,种植业产品比重较大,畜禽、水产品比重较小[5]。针对这种情况,有条件的地区要发挥资源优势,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加快畜牧、水产类绿色食品产品的发展,不断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优化绿色食品产业结构。

1.2.3 资源安全 优良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包括耕地资源、水域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发展绿色食品也应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将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经济建设、增进人类健康有机结合起来,促成资源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6]。

2 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管理风险

绿色食品发展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做后盾,当前,在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问题时有发生,跟踪检查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审查不严格、检查走形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7]。不规范用标的问题屡禁不止;各地对连续多年快速的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监管风险认识还不够,属地管理职责不清晰,监管措施不到位。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都将制约绿色食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危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局,危及全社会农产品消费安全,损毁政府公共品牌的社会公信力。

2.2 技术风险

当前,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体系构成已基本完善,涵盖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检测标准、包装贮运标准,基本覆盖了绿色食品从原料基地产地、到生产加工、包装贮运全过程[8]。但目前来看,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还局限于点对点的应用,未能实现主动地点对面的实验和推广,也就是说,只是在绿色食品申报单位生产过程中要求其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并没有跟进有效可行的保障措施,将绿色食品标准更多地转化为拿来即用的生产技术加以推广,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绿色食品技术标准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风险。

2.3 信息风险

绿色食品许可审查和证后跟踪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滞后和不完备性对对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畅通产生威胁。2013年农业部金农工程对绿色食品整体工作运作进行了系统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畅通问题,满足了工作系统和社会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信息的“快捷性”和“完备性”要求。目前来看,金农工程“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系统”仍然存在权限设置过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信息风险漏洞。

2.4 政策风险

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把绿色食品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各种鼓励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政策不可或缺,但形成依赖,也不利于长远发展,一旦政策变动,将对区域绿色食品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形成较大的政策风险。

3 提升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大型企业绿色食品发展步伐,推动产业水平提升

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形成规模,在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9],应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今后的绿色食品发展,应当利用好农业部门多年来精心培育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基础,加强政策推动,加大扶持引导,出台有力措施,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进而有效推进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调整,稳步实现产业水平升级,确保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2 抓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加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力度

多年来,各地立足当地实际,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选择资源环境基础好,标准化生产水平高的区域和产品,积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这是全面加强绿色食品标准向生产技术转化的重要平台,更是大力试验并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重要契机和载体。在今后的基地创建过程中,在落实好创建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利用这个抓手,列专项,立课题,加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确保技术标准符合农业生产实际。

3.3 加大全程监管力度,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在许可审查过程中,绿色食品应着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局,严格审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切实把好环境监测、产品检验“两道闸门”,把住现场检查与材料审查“两个关口”[10],确保实现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二是在日常监管中,应强化市场监察、年度检查“两个手段”,督促生产者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严格生产操作规程,规范标志使用,健全生产记录,实现质量可追溯。同时,加强与农产品例行监测、农资监管、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结合,加大绿色食品监管力度。另外,还应强化属地管理,加大绿色食品专项执法在农业综合执法任务中的比重,严厉打击不规范用标和假冒行为。

3.4 抓好绿色食品续展工作,稳步调整产业结构

绿色食品实施标志使用权三年有效制度,到期续展是“夯实发展基础,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水平”的一个良好契机,应充分利用续展换证,精心筛选,择优淘劣,助强扶弱,稳定存量,提升质量。通过绿色食品标志期满换证工作,促进强企名品续标,助推续标企业强标,稳定用标产品质量,做强绿色食品品牌,确保绿色食品存量稳定健康增长,确保产业结构科学,确保产业水平升级,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可靠。

3.5 强化执法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依法监管进程

2012年10月1 日,农业部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至此,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基本完善,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商标法》为法律统领,以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规章等规章为内容的绿色食品法律法规体系。今后应严格落实各级农业部门依法推动绿色食品发展和监管的职能职责,把绿色食品监管最大程度的融入农业执法范围,突出抓好执法队伍体系建设[11]。同时,加强绿色食品法律法规的培训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绿色食品监管由工作系统跟踪管理为主向更加突出执法监管主体地位的实施进程,确保实现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和质量安全依法监管。

3.6 突出市场主体作用,做好品牌宣传推介

绿色食品长远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拉动作用[12],应充分利用全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等主流农产品展示贸易会,宣传绿色食品发展水平,推介绿色食品的优良品质,增强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绿色食品的品牌公信力。同时,在日常宣传工作中,应注重树典型,抓特色,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交流,突出做好绿色食品品牌宣传。另外,金农系统开发的“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系统”应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加强调研,立足实际,优化模块,加强信息共享范围和传递时效,减少信息工作盲点。通过持续的宣传推介和市场引导,逐步提升绿色食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1]陈晓华.在201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http://www.gov.cn/flfg/2009-02/28/content_ 1246367.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S].http://www.moa.gov.cn/zwllm/tzgg/bl/201208/t20120802_ 2814698.htm.

[4]王运浩.在2014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

[5]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2013年),2013.

[6]李显军,刘建华,等.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成效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58-61.

[7]张玉香.在2012年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

[8]陈倩,张志华,等.CAC 及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构建的借鉴[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5:26-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3/08/content_2783.htm.

[10]马爱国.在2013年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

[11]张玉香.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宣贯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

[12]夏兆刚,谢焱,官凤影,等.绿色食品产品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6):20-23.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