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管理方式对老年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5-01-27 09:37:57陆叶兰周英王静徐莹华沈弘蒋晖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脑部障碍麻醉

陆叶兰,周英,王静,徐莹华,沈弘,蒋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麻醉科,上海 201700

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对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造成的可逆的功能抑制,使患者的痛觉功能暂时性的丧失。由于麻醉剂手术的影响,老年患者术后易出现认知功能的的障碍,一般持续数日或数周,但有些患者持续时间较长[1]。认知功能是指学习、情感、语言、记忆、思维、精神等相关的心理或社会功能发生障碍,任何能够使大脑皮层或结构发生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一般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引起[2]。现对2011年6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144例进行研究,其中72例行局部麻醉患者预后较为理想,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14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6月—2013年3月间在该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纳入标准为:所有患者均为60岁以上,经检查后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以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39例,女性33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为(72.6±3.2)岁。研究组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 60~80 岁,平均年龄为(72.4±3.1)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以咪唑安定0.08 mg、卡肌宁7 mg、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 mg。手术全程给予患者吸入异氟醚(1%),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阿托品进行静注,术中麻醉药物维持量分别为卡肌宁0.5 mg/(kg.h)、芬太尼 0.1 mg/(kg.h)、异丙酚 6 mg/(kg.h)。 临近结束时给与患者拮抗治疗,药物以新斯的明0.03 mg/kg、氟吗西尼0.05 mg/mg及阿托品0.02 mg组成。研究组:患者行硬膜下麻醉,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确定部位后进行穿刺,确定穿刺成功后给予患者以地卡因混合液10 mL(0.2%)及利多卡因(1.5%),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量的增加麻醉药物。

1.3 疗效评价标准

探究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情况。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标准[3]:问卷根据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记忆力、回忆力及语言能力六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患者回答正确记为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记为0分。

2 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周认知功能情况比较。手术前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后一周,研究组 MMSE 评分(24.3±3.3)与对照组(21.4±3.2),对比结果有意义,(t=5.35,P>0.05)。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机体中各个器官、脏器及神经系统功能的退化,相比于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的障碍,麻醉药物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因素。麻醉药物多数作用于神经系统,其中大脑作为靶器官更容易受到影响,脑部的代谢发生障碍或血流量减少均可增加麻醉药物对脑部神经作用的时间及效果。过去人们认为麻醉药物对患者造成的认知障碍是短暂的、可逆的,但在近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脑部造成的障碍可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4]。异氟醚、异丙酚作为临床中常用的全麻药物,分别对学习能力及空间记忆能力造成较大的损害,而阿托品作为一种抗胆碱药物,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数字记忆能力及计算能力,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中枢神经抗碱能力越弱,敏感性也就越高[5]。

有研究发现[6],相比于全身麻醉对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行硬膜下麻醉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头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恢复的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经济上的负担,使患者尽快回归了正常的生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一周,研究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麻醉药物加速了神经细胞死亡的速度,减少脑部血液的流动速度,降低了脑部代谢的水平,使麻药对靶器官的作用时间增加,全麻相对于局部麻醉对患者的最用更为明显,局部麻醉有效地减轻了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程度,缩短了术后发生障碍的持续时间,无特殊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为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在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尽量使用硬膜下麻醉,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正常认知的时间,降低术后障碍的程度,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临床运用与普及。

[1]计薇,薛莲,朱海霞,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46-1047.

[2]阮文东,陈炜.老年人髋关节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8):1134-1136.

[3]马登明,王海青,李春光,等.老年消化道肿瘤全身热疗的麻醉管理[J].山东医药,2012,52(31):54-56.

[4]王晓琳,刘俊乐,米卫东,等.高龄患者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术的麻醉管理[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5):3629-3631.

[5]刘清海,郎宇,王天龙,等.老年室壁瘤患者半髋置换术麻醉管理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4(8):709-710.

[6]孙国印,金立民,韩伟,等.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结直肠手术42例的麻醉管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1):4259-4260.

猜你喜欢
脑部障碍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跨越障碍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奥秘(2016年6期)2016-07-30 17:34:30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压抑食欲使人笨
分忧(2016年3期)2016-05-05 0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