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疗效分析

2015-01-27 06:45:14孙文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作者单位:163711 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究胆囊炎伴结石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胆囊炎伴结石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1例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的恢复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术中的出血量也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炎伴结石患者采用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安全性较高,因为切口较小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1.125

Study on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Effect in Treatment of Cholecystitis Complicated With Stones

SUN Wengang People’s Hospital in Longfeng District,Daqing 1637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treatment approach and its effect in treatment of cholecystitis complicated with stones.Methods Selected 37 patients of cholecystitis complicated with stones that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ugust 2014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twenty-on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treatment,while 1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laparotomy surgery treatment,and then compared surgery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 operation time,ambulation time and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in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besides,patients’ bleeding loss in operation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in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Conclusion 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 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in treatment of cholecystitis complicated with stones,it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complication incidence because of small surgery incision.

【Key words】 Cholecystitis complicated with stones,Small incision cholecystectomy,Treatment effect

胆囊炎为常见疾病,发病率高,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慢性和急性的类型,大部分都伴随有结石症,右上腹会有绞痛或者剧痛的症状。该疾病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疼痛、发热、寒战等身体症状 [1]。胆囊切除术为外科中的常见手术,常规的开腹手术因为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口,很多患者并不满意 [2]。在技术不断的发展中,可给予患者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创口小,手术的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胆囊炎伴结石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37例胆囊炎伴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35~77岁,平均年龄为(55.76±2.9)岁,对照组患者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34~78岁,平均年龄为(56.31±3.3)岁。两组患者身体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手术前患者采用抗生素的使用,预防感染,在腹痛、恶心等症状得到好转后采取治疗,首先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给予气管插管的全麻,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在右上腹做5 cm长度腹直肌的切口,逐层切开腹直肌的皮下组织、前鞘、皮肤,钝性分离腹直肌,将腹膜和腹横肌全部切开,充分暴露肝十二指肠的韧带和胆囊,切断胆囊动脉结扎,将胆囊结石成功取出。使用电刀分离肝脏和胆囊,胆囊切除后,确定胆总管位置,穿刺胆总管在前壁取石。手术后给予引流管的留置,采用可吸收线缝合腹白线和腹膜,并积极给予抗感染的常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身体的各指标情况,记录并发症,并给予积极治疗。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选择常规切口手术的治疗,入腹检查胆囊情况,了解胆囊位置后,切开胆囊给予取石,并在手术后给予T型管的留置,以及常规引流,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同时记录手术的出血量,治疗效果,并发症,并对不良情况给予积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身体症状、手术时间、术后下床的活动时间、出血量和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等。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9±18.7)min,术中的出血量为(45.8±12.9)ml,下床的活动时间为(30.1±7.5)h,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为(30.0±6.4)h,住院天数为(9.0±2.2)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1±14.9)min,术中的出血量为(299.8±68.5)ml,下床的活动时间为(50.7±10.9)h,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为(50.2±9.6)h,住院天数为(13.4±2.0)d。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的恢复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术中的出血量也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有3例患者在术后有感染、严重疼痛、切口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8%。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囊炎伴结石为急性的外科疾病,在传统的治疗中,大多选择开腹的手术方法,但因为患者对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患者更倾向于小切口的胆囊切除术,该种手术方法与开腹手术相比,安全性和可行性都得到提高,手术前医生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指标的全面检查,为切口损伤、大出血等意外情况都做好准备,能够对异常情况积极应对 [3-4]。对于一些基层医院,没有大量资金购进先进的设备,选择该手术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中不需要将腹直肌切断,减轻疼痛、出血少、创伤小,很少在手术后出现肠粘连的并发症,更容易被家属所接受。在手术前和手术中,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诊断,避免一些胆管的隐形探查 [5]。在缝合过程中保证动作轻柔,防止胆汁渗漏和胆管撕裂,并对术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积极处理。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的恢复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且术中的出血量也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胆囊炎伴结石患者选择切口的胆囊切除术,安全度高,切口小、减轻对身体的损伤以及病痛,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