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155100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左旋多巴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弱视40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旋多巴,观察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相比,研究组视力改善较好(P<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 左旋多巴在弱视治疗中应用效果佳,有效率高,且患者视力改善良好。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1.071
Study on Levodopa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Amblyopia
LU Xiaohui Coal General Hospital of Shuangyashan,Shuangyashan 15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Levodopa application effect in treatment of amblyopia is to be observed.Methods We chose 40 patients of amblyopia who were received and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approaches.Twenty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while 20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levodopa medication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 vision improvem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and treatment efficacy was much higher in study group(P<0.05),there was a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 Levodopa medicaction is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amblyopia,it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reatment efficacy and improving patients’ vision.
【Key words】Amblyopia,Levodopa,Treatment,Effect
弱视为临床常见眼病,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对患者视觉造成严重危害,可引起视力低下、立体视觉下降、对比敏感度低、视觉电生理异常等。近年来,本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儿童患病率逐年升高,对儿童视力健康及学习等造成较大影响,引起临床关注。现搜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弱视40例患者,总结性分析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弱视40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23.35±2.34)岁,最大者28岁,最小者5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2例、8例,共40眼,其中13眼为屈光参差性,27眼为屈光不正性。研究组共20例,平均年龄(24.22±3.32)岁,最大者27岁,最小者4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3例、7例,共40眼,其中16眼为屈光参差性,24眼为屈光不正性。入组标准:年龄>7岁者,矫正视力为≤0.8;年龄<7岁者,矫正视力为≤0.7;全部患者经裂隙灯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等,均无其他眼科疾病。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P>0.05),无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旋多巴。左旋多巴,每日1次,用药前3 d每次125 mg,第4 d加量至每次250 mg,治疗共3个月。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若不良反应较重,则立即停药,若较轻,则予以停药观察,后由小剂量服用逐渐加量。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视力,比较视力改善,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效率。
1.3 疗效标准
无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低下、立体视觉下降、对比敏感度低、视觉电生理异常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视力不变或退步;好转: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低下、立体视觉下降、对比敏感度低、视觉电生理异常等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1行;有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低下、立体视觉下降、对比敏感度低、视觉电生理异常等症状消失,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或更多,以好转、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
治疗前,对照组视力是(0.32±0.15),研究组视力是(0.35±0.12),两组相比(P>0.05),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是(0.46±0.29),研究组视力是(0.66±0.28),两组视力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提高幅度较大(P<0.05),差异显著。
2.2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5%(17/20),其中无效3例,所占比例15%;8例好转,所占比例40%;9例有效,所占比例4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19/20),其中无效1例,所占比例5%;9例好转,所占比例45%;10例有效,所占比例50%。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弱视常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物理治疗、屈光矫正等,以消除患者异常视觉为治疗目的,其中病因治疗可恢复患者屈光通道,物理治疗通过反复刺激,可从根本上改善视觉,屈光矫正可恢复患者正常的视网膜聚焦 [1]。研究显示,常规治疗疗效与患者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较小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儿童患者视力提高,或视功能完全治愈,年龄较大的患者往往疗效较差。左旋多巴属于儿茶酚胺类DA前体,有研究指出,DA作为神经中枢重要的兴奋性递质,经口服后可由小肠迅速吸收,血药浓度可于1~2 h内到达峰值,其半衰期约1~3 h。左旋多巴中约有1%可在中枢系统中转化成DA。视觉通道、视网膜及多个视区广泛存在DA,且DA可参与机体视觉功能兴奋性调节。左旋多巴作用机制如下:(1)解除患者弱视眼皮质抑制;(2)使人视觉系统的敏感期得到重建或延长。有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单次应用该药物60~90 min后,视功能得到一过性改善,如对比敏感度和视力等,PVEP也有振幅提高和一过性潜伏期缩短。尽管该药物可迅速激活患者视觉系统,但不具有单独用药治愈效果,无法改善患者异常视觉,应作为辅助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用药,协同发挥作用,促进疗效 [2]。在本研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旋多巴,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视力由治疗前(0.35±0.12)提高至(0.66±0.28),对照组视力由治疗前(0.32±0.15)提高至(0.46±0.29),研究组视力改善良好,表明左旋多巴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是95%、85%,说明左旋多巴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大应用意义,疗效确切。左旋多巴临床应用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悸、恶心和呕吐等,但症状较轻,本文研究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考虑原因为入组病例较少。
综上认为,弱视治疗中应用左旋多巴,可提高患者视力,临床有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