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154007 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22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拉米夫定药物,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HBV DNA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1.034
Study on Lamivudine Medication Effect i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GE Yingchu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of Jiamusi City,Jiamusi 154007,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Lamivudine medication effect i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is to be studied.Methods We chose 42 patients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who were received and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hospitalization sequence with 22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and 20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lamivudine medication treatment,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defovir dipivoxil medication treatment,and 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index and childe-pugh score,their HBV DNA level and side-effect incidence in study group were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0.05).Conclusion Lamivudine medication is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cirrhosis;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and decreasing side-effect incidence.
【Key words】 Lamivudine,Hepatitis B,Cirrhosis,Adefovir dipivoxil
乙肝肝硬化主要发病原因为肝细胞中乙肝病毒不断复制,导致肝炎长期反复发作,肝细胞反复坏死和修复,最终导致肝脏纤维化,假小叶形成 [1]。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2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拉米夫定药物,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2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5~65岁,平均年龄(42.19±3.67)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23~67岁,平均年龄(43.08±3.7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肝功能检测,记录功能指标,了解乙肝肝硬化的程度;再给予常规的乙肝肝硬化治疗,主要包括抗纤维化、人血白蛋白、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及免疫调节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拉米夫定药物进行治疗,拉米夫定片100 mg/次,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药物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片100 mg/次,口服,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4 评价标准
采用Child-Pugh评分表,包括胆红素、腹水、血清白蛋白、脑病、凝血酶原时间及营养状态,分值越高,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越高,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水平,分值越高,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程度越高,传染性越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68.73±15.27)μmol/L、ALT(93.19±22.64)U/L、AST(106.07±30.54)U/ L;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67.54±15.27)μmol/L、ALT(94.51±22.42)U/L、AST(105.74±29.84)U/L。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35.49±10.32)μmol/L、ALT (46.49±11.66)U/L、AST(55.42±16.24)U/L;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49.82±13.62)μmol/L、ALT(61.09±13.17)U/L、AST(70.24±15.19)U/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5.92±1.31)分、HBV DNA水平(2.64±0.67);对照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7.24±1.54)分、HBV DNA水平(5.44±1.72);实验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2例实验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1例,腹胀腹泻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1%;2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腹胀腹泻1例,血小板减少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0%;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在于乙肝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治疗方式是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阻止其对肝细胞的反复破坏,阻止肝功能恶化 [2]。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4 年11月我院接诊的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2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拉米夫定药物,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拉米夫定是临床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有效药物,磷酸化的拉米夫定可与dCTP竞争,抑制乙肝病毒的DNA链的复制,起到抗乙肝病毒的效果 [3]。阿德福韦酯适用于治疗有乙肝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对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升高的患者效果显著,但抗病毒活性较低,反应慢。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低于治疗前,并且拉米夫定组患者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另外,拉米夫定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5.92±1.31)分、HBV DNA水平(2.64±0.67)低于阿德福韦酯组(7.24±1.54)分、(5.44±1.72);拉米夫定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1%)低于阿德福韦酯组(20%)。因此,乙肝肝硬化采用拉米夫定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和Child-Pugh评分、HBV DNA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患者乙肝肝硬化程度。
综上认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