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真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内科,山东济南 250031
高血压是以舒张压与收缩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约有50%心肌梗死患者和70%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因此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尤为重要。但是该病症目前仍存在知晓率低、控制率低以及治疗率低等问题。随着临床医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人群健康管理意识的逐步增强,探讨如何加强血压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大量研究证实:人体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即血压水平越高,人体面临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越大。目前,我国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全球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1 500万,在人群病死原因中居于首位。维持在合理范围的血压有助于人体脏器血流灌注,若血压过低则影响机体组织功能,若血压过高则会增加心、肾等靶器官受损风险[1]。近年,降压治疗中的J型曲线图像是临床研究热点,促使人们改变血压越低越好理念。
降压治疗的J型曲线可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显示,冠状动脉仅在血压舒张期间灌注可能引起心肌梗死,由此可知:舒张压过低会增加人体发生冠心病风险。收缩压低至120 mmHg时,其与脑卒中危险呈直线相关性,严重不良事件危险增加40%,此时所得的J型曲线提示若血压过低亦会增加心脏疾病发生率[2]。欧洲、美国等在最新高血压指南和血压管理建议中将血压控制目标值放宽: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应控制<140/90 mmHg,若患者年龄超过60岁,则将血压目标值控制在<150/90 mmHg(与我国2010版高血压指南提出的血压目标值一致)[3]。在2013版的我国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指导意见中,学者提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及微量白蛋白尿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我国自2009年开始将高血压疾病归入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即由乡镇卫生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目前,人群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约为45%、治疗率约35%、控制率约10%,提示血压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高血压虽然已被归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疾病的防治范围扩大,但是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加之政府并未额外拨付用于血压管理的医用经费,导致血压管理工作受到限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结构不太合理,高校毕业的专业人才较少,导致基层医务人员整体医疗知识、技能有待提高。此外,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促使血压达标的关键,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并未明确规定降压药物的使用标准,进而影响血压管理效果。
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我国颁布的《国家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的工作方针,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以及高血压患者加强防治管理[4]。政府则应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人力、财力等支持,以便为血压管理奠定物质基础,进而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
我国应当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血压管理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案予以适当改进。例如,加大《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的宣传力度,改善健康教育体系,以增强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针对2~3级的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药物或者复方制剂治疗方案。《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2013版)》指出: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几率、患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或者维持治疗过程[5]。若高血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则应将血压值控制在≤140/90 mmHg;若患者年龄超过60岁,则应将血压值控制在≤150/90 mmHg;若患者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则将控制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临床实践证实,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药治疗的血压达标率约为40%~50%,而联合用药后治疗的达标率可高达70%~80%,由此可知: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应注意联合使用治疗药物,以加强血压管理效果。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饮食、体重、情绪等多种因素有关,因而应当引导公众了解引起该病症的危险因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避免措施消除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减少心血管疾病事件。同时,应当加强对健康人群的血压检测,除观察受检者的血压平均值外,血压昼夜节律亦有助于评估冠心病、脑卒中风险,以提高高血压检出率,及时进行相应诊治、降低血压水平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由于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机体等有所区别,所以其血压目标值不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降压药物、速度。另外应当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中普遍存在J型曲线,但不同临床研究中曲线拐点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血压水平不同,因而临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探索J点最佳水平,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最佳范围[6]。最大限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是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因此在加强血压管理时,对于血脂等其他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应予以及时干预,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高血压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而加强血压管理是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因此,临床应当了解心血管疾病防治中血压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及其现状,然后查找血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政府支持、规范降压治疗以及注重疾病预防等具体环节着手,以促进血压管理体系的优化,稳定患者机体血压水平,阻断疾病发展,实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的目标。
[1]郭进英,李国宁,马助国.血压管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6(38):678-679.
[2]胡大一,郭艺芳.坚持循证预防应对心血管病流行的挑战近10年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进展与成就回顾[J].中华内科杂志,2013,2(52):103-104.
[3]史旭波,胡大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误区[J].中国循环杂志,2014,2(29):158-160.
[4]王文.我国高血压管理的初步效果、问题及对策[J].医学研究杂志,2014,9(43):1-3.
[5]彭美娣,王琴,谢幸尔,等.基层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2,34(41):3626-3628.
[6]黄河,刘泰.脑梗死急性期的血压管理[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8(11):95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