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对预后影响研究

2015-01-27 04:1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2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张 兰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对预后影响研究

张兰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7例,依据急性期平均动脉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 3个月后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B组患者预后良好者(评分0~2分)构成比优于A组和C组(P<0.05),其中A组和C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水平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其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平均动脉压;预后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an arterial pressure levels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107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level,and the prognosis was evaluate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had good prognosis(score 0 to 2)which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C(P < 0.05),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 group and C group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in the acute stage of ischemic stroke is helpful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Mean arterial pressure,Prognosis

高血压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血压水平可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1]。目前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压水平与患者预后具有密切关系[2]。平均动脉压由舒张压和收缩压共同决定,且可决定脑血流量的大小。因此,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平均动脉压的水平有助于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住我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7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7例;年龄46~81岁,平均(60.9±5.7)岁;发病时间0.5~14 h,平均(4.3±2.4)h。

1.2 纳入标准

(1)CT等影像学证实缺血性卒中,并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规定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3)发病48 h内入院。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3)合并嗜铬细胞瘤、原醛症等可对血压水平造成影响的疾病;(4)入院前已接受溶栓治疗者;(5)治疗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4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采取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脑水肿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统一于入院次日清晨在仰卧位状态下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记录血压水平。间隔10 min后重复测量,取平均值,并计算平均动脉压。依据其四分位间距将患者分为A组(≤90 mm Hg)、B组(90~105 mm Hg)和C组(≥105 mm Hg)。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 ( Modified Rankin Scale )在3个月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其中预后良好为0~2分,预后不良为3~6分。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记录整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行四格表χ2检验,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依据急性期平均动脉压水平将其分为A组(≤90 mm Hg)、B组(90~105 mmHg)和C组(≥105 mm Hg)。其中A组患者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6~78岁,平均(60.4±5.6)岁;发病时间1~12 h,平均(4.1±2.3)h;平均动脉压为72~90 mm Hg,平均(83.4±3.2)mm Hg。B组患者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48~79岁,平均(61.2±5.4)岁;发病时间0.5 ~13 h,平均(4.5±2.1)h;平均动脉压为92~104 mm Hg,平均(98.7±3.3)mm Hg。C组患者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48~81岁,平均(60.7±5.9)岁;发病时间1~14 h,平均(4.1±2.9)h;平均动脉压为105~121 mm Hg,平均(114.4±2.9)mm Hg。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预后比较

A组患者预后良好9例,预后不佳22例;B组患者预后良好24例,预后不佳13例;C组患者预后良好10例,预后不佳29例。经统计分析,B组患者预后良好者构成比优于A组和C组(P<0.05),其中A组和C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以及脑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尤以脑血栓最为常见。血压水平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较为复杂,可升高或维持正常,甚至发生下降[3]。目前认为,在脑卒中发生后,体内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被激活,抗利尿激素等分泌增多,形成应激性血压升高[4]。但部分患者由于外周血管弹性降低,加之大脑功能区调节障碍,可引起血压下降。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可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主要原因为(1)若患者血压较低,则平均动脉压必然较低,进而引起脑灌注压降低,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预后不佳。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降低时,正常健康机体可对其进行调节;但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而无法正常调节,进而引起颅内深穿支动脉血流量下降,其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5]。(2)若患者血压较高,则可导致较高的颅内压以及脑水肿,亦可导致神经损伤。由于平均动脉压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为稳定,本研究采取该指标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观察,并根据纳入患者平均动脉压水平将其分组,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过高(≥105 mm Hg)或过低(≤90 mm Hg)均不利于患者预后,而平均动脉压在90~105 mm Hg者预后较为优良。结果提示在急性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积极进行调整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但在控制脑卒中患者血压水平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快速降压可引起低灌注性脑损伤,减少半暗带区灌注,进而导致坏死区扩大。而对于低血压者,可适当补充循环量,提高血压水平,增加脑灌注,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何奕涛,蔡智立,马可夫,等. 血压晨峰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2419-2422.

[2] 李洪,杨燕珠,刘福达,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血压水平预后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3):371-373.

[3] 陶晓晓,王鹏,金云龙,等. 不同剂量乌拉地尔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和院内时间延误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9):671-673.

[4] 徐燕,高旭光.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响的研究[A].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3-184.

[5] 程伟,包艳娥,聂莉,等. 动脉-动脉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晨峰血压与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2013,8(8):13-17.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 the Acute Stage of Ischemic Stroke

ZHANG Lan Luoyang Petrochemical Hospital,Luoyang 471012,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32-0034-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32.024

作者单位:471012 洛阳石化医院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关系分析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