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军 (西安音乐学院 710000)
马勒声乐套曲《吕克特之歌》演唱的情感表现分析
蔡俊军 (西安音乐学院 710000)
马勒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他不但是一个交响乐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歌曲创造者.本文试对他的声乐套曲《吕克特之歌》演唱的情感表现做一简单分析.
马勒;《吕克特之歌》;情感表现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生前他以指挥家的身份昭名于世,其音乐创作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赞许。如今我们已无法亲睹他的舞台风采,但我们却可以从其音乐作品中解读出他的哀郁人生。马勒不但是一位重要的交响曲创作者,同时还继承了舒伯特、舒曼开创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传统。与前辈们不同的是,他把管弦乐与声乐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音乐的思想情感更加深邃,悲剧与死亡永远是他绕不开的主题,这几乎和他的辉煌事业有点矛盾,但这正说明了马勒是一个真实和具有对人性终极关怀的作曲家。
弗里特里希·吕克特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曾在维也纳学习过东方语言,对东方文化颇有意趣,随后翻译和创作了一些东方诗集。其作品被同时期许多作曲家谱成曲,例如,舒伯特、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但最为人熟知的可能就算马勒的《亡儿之歌》和《吕克特之歌》了。马勒对东方文化也情有独钟,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大地之歌》,这可能是他与吕克特思想精神的主要共鸣之处,所以才会选用吕克特的诗歌作为自已音乐的衬映。
《吕克特之歌》产生于马勒音乐创作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他爱情的收获期。1902年3月马勒与他的小娇妻阿尔玛结婚并去俄国旅行,11月他的第一个孩子玛利亚出生。总的来看,这一段时间无论是事业或家庭都还是如人之意的,比如,《吕克特之歌》的第五首《假如爱是为了美丽》就是送给他的妻子的。但马勒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温情而改观他一向的忧郁矛盾精神,1901年在亲自指挥了他的《哀怨之歌》和《第四交响曲》之后,由于工作劳累使他大病一场,差点失去生命。在亲临死亡之时,马勒创作了《吕克特之歌》的第三首《我在世上不复存在》和第四首《午夜》,歌曲色彩幽暗感伤,表现了他对命运瞬息无常的无奈心情,并体现了马勒音乐的一贯气质,在其作品中很据代表性。
马勒出生在波西米亚一个底层的犹太家庭,这成为他旅居它国感到自卑与备受歧视的根本原因,以至于一生都没有卸去这一精神桎梏,他最后改信基督教,也许跟这有关。最为我们详熟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三重无家可归的人,在奥地利我作为波希米亚人,在日尔曼人中作为一个奥地利人,在世界上作为一个犹太人,到处我都是一个陌生人,永远不受欢迎。”2由于长期精神病状的困扰,马勒在离世的先一年求助过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并对他透露过自己的儿时生活(精神分析认为人们的精神病因源起于儿时的成长经历)。据马勒所说,他父母的关系并不平和,并时有冲突,加之同胞的相继夭折,使悲怆失落的情绪充沛着他的一生,即使生活中不乏俚俗的娱乐场景,但马勒认为这并不能掩饰生命的悲剧结局。生活的假象和命运的遭受在马勒的心灵深处斗争交织,“这种悲怆情愁与滑稽戏谑的奇异混置,种种情绪之间瞬息万状的变化,深植于他的人格特性与音乐本质之中”。3
但并不是说马勒的所有作品都表现了雷同的情绪,而是充满了喜与悲、郁闷与欢愉、阴霾与狂喜的矛盾对立,有死亡也有复活,比如,第一交响曲《巨人》和第二交响曲《复活》等。《吕克特之歌》同样不能归于一种情绪,它既有对生命的无奈悲叹之情,也有对爱情的歌颂。《吕克特之歌》属于马勒的晚期作品,与早期的艺术歌曲相比,更加注重主题的处理,并且用管弦乐代替钢琴,使各个声部都规约在复调的结构之内,符合了声乐与乐队融合整一的要求。声乐不在凌驾于乐队之上,而是以器乐的个性音色更加凸显音乐的声线。《吕克特之歌》在乐队编制上也不同于早期宏大的作品,而是更加贴近室内乐的雅致。马勒已从先辈的浪漫风尚中逐渐解约出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内心情感的泄读多于形式的浮华。
《吕克特之歌》由五首歌曲组成,分别为:1.《请不要在歌中看我》;2.《我闻到菩提树的馥郁芳香》;3.《我在世上不复存在》;4.《午夜》;5.《假如爱是为了美丽》。下面分而论述。
1.《请不要在歌中看我》
这首歌曲的歌词选自吕克特的诗集《家庭活动的歌曲》,歌词为:“请不要在歌中看我,我低低的垂下眼皮,如同做了坏事心虚,我不敢看自己去看它们为成曲调时的样子,请不要在歌中看我,好奇心是对它的背叛。当蜜蜂建造房子的时候,它们不许别人偷看,自己也不看,当把建好的房子放在阳光之下,填满了蜜浆,到时你可以来尝尝”。歌曲可分为前后两段,第一段比到达了作者在创作时不许他人来打扰的心情,第二段是蜜蜂建造房子的情态。两段在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作者是在第一段表现了自己的心情以后,又在第二段以拟人化的手法使这种情感更加浓重,共同描写了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专心致志的心情。
拟人化的写法使这首曲子更多了些活泼浪漫的情趣,它把作曲家害羞怕被人嘲笑的心情用一种孩提式的俏皮手法表现出来。前奏一开始左右手分别以八分音符与装饰音连续进行,似乎是在塑造作曲家怕被人看见的慌忙和蜜蜂飞舞的形象。乐队伴奏用管弦乐来表现这一场景,比钢琴更加丰富多彩和赋予立体感,演唱时需表达清楚,反复处要注意语气递进,要突出层次感。
2.《我闻到菩提树的馥郁芳香》
歌词同第一首出处一样,歌词为:“我闻到菩提树的馥郁芳香,房间里亭亭立着一株菩提树的嫩枝,是爱人送我的礼物,迷人的菩提树的芳香。迷人的菩提树的芳香,你温柔心意摘下菩提树的嫩枝,我轻轻地吸入菩提树的芳香,爱的柔和的芳香”。从歌词来看, 这首歌曲是描写爱情的,通过菩提树的馥郁芳香来象征爱情的甜美气息。歌曲旋律优美柔和,乐句的大连线,似乎表征着说不完的情话,使音乐情感表现更加细腻。菩提树在整个乐曲中作为爱情的中介出现,并代表着纯洁的爱情。
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作曲家用了主和弦的四六和弦加第六音,使音乐更具东方意味,伴奏以ppp开始,随之人以pp声进入,营造出一种类似于菩提馥郁芳香的柔美氛围,伴奏犹如细水婉流与歌者的柔和音线相得益彰。演唱者需注意气息的连贯性,在表现渐强时,音量要控制得当,因为作者所描写的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萌动芳香的纯美体验。
3.《我在世上不复存在》
歌词出自吕克特的《春天的爱》,歌词为:“我在世上不复存在,为此我曾沉落了很长时间,这么长时间没有听到我,人们肯定以为我死了,对这点我毫不在意,无论人们是否认为我已死去,我也无话可说,因为对于世界来说我已经死了,我死于世界的混乱并安息在一个宁静的地方。我独自生活在我的天国里,在我的爱情里,在我的歌里”。1901年马勒大病一场,几乎丧失生命,经过了死亡的煎熬,马勒对生命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从歌词可以看出,马勒并非真的持一种悲观的态度,毋宁说是对世俗生命的一种超脱。但又表明了马勒对现实生命的无奈之情,只有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天国,寄托于爱情。此时的生活遭遇正契合了马勒的天然性格,所以他才会谱出如此绝美的哀歌。
这首歌曲算得上是马勒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了,诗与乐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旋律的歌唱性极强,并且整体平稳,但字字都来自生命身处的哀怨。歌曲可分为三段,音乐开始以pp进入,较长的前奏如歌如泣为整曲的基本气氛做好了铺垫,然后是叠加音的出现,是音乐更加的凄美,人声逐渐以ppp悄悄进入。唱完第一句后,休止两半拍,伴奏如人声一样也在娓娓道来。基于整曲的气氛,演唱者需保持稳定的气息,以把长音部分唱得饱满,因为那是对生命的诉说。好的演唱应该低沉细腻,节奏沉重缓慢,以更好的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悲叹情怀。
4.《午夜》
同上一曲属同一时期的作品,情绪表现类似,并且歌词出处也一样。歌词为:“正当午夜我醒来无眠望着天空,繁星中没有星星给我我微颜。在午夜我的思潮探入黑暗的地方。在午夜没有光明的思想给我带来安慰。在午夜我关注着我心脏的跳动,在午夜时只有痛苦的脉搏被点燃。在午夜,噢人类,我为你的苦难而战斗,在午夜我无力解决它。在午夜我把权利交给了你,上帝!生存与死亡的主宰,你在午夜仍然守卫着”。从歌词看,是人的微薄力量在与强大的大自然做斗争,实际映照了人与现实的矛盾,但由于人力量的渺小,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上帝,祈求上帝的呵护。在第二节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使人快要窒息的沉重气息,是对生命失去理智的绝望感叹,演唱者需注意气息稳定而且饱满,声音释放要张弛自如,能够给人以荡气回肠的声势。
5.《假如爱是为了美丽》
歌词同样来自吕克特的《春天的爱》,歌词为:“如果你独钟于美貌,那请别爱我。不如去爱太阳吧,它有一头美丽的金发。如你钟情于青春,就不要爱我。去爱那春天吧,她年年都年轻。假如你是为了财富而爱,啊请不要爱我。去爱那人鱼,因为她有着无数的珍珠。如果你是为爱而爱,啊那就爱我吧。永远爱我,我也将爱你,永久地”。这是马勒为他的爱人写的美丽情歌,歌曲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几句短短的话语就道破了爱情的真谛。马勒把对年轻娇妻的爱恋虔诚的嵌刻在歌曲的每一个音符中,以表达对妻子无限的爱恋,让听者感受到了拥有爱情后马勒音乐温情的一面。演唱者需要声音的深情和悠长,要注意表现情绪的爱意和弱音的处理。这首曲子与《我闻到菩提树的馥郁芳香》同为表现爱情,但比较之下,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爱情,而没有了后者的萌动感,所以应以深情见长。
马勒是浪漫主义晚期最杰出的作曲家,它是继舒伯特与舒曼之后重要的艺术歌曲创作者,由于用管弦乐代替钢琴,使他的歌曲表现力更加丰富,应和了他复杂的情感世界,使其作品更具人性的关怀。《吕克特之歌》是马勒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此时他收获了爱情和家庭的幸福,但作品并不是单一的画面再现,而是幸福与哀伤等复杂矛盾情感的表现。
[1]【英】爱德华·谢克森《马勒》[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朱敬修《西方音乐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德】沃尔夫冈·施雷伯,高中甫译.《马勒》[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李潍渤等译.《德国艺术歌曲字对字译词》[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钱仁康.《马勒艺术歌曲赏析》[J].音乐爱好者,2002(6).
[6]李世博.《马勒艺术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注释:
1.【英】爱德华·谢克森.《马勒》.第1页.
2.朱敬修.《西方音乐史》.第199页.
3.【英】爱德华·谢克森.《马勒》.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