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祝捷
每当我坐上飞驰的沈阳地铁,走过现代化的地铁站进出口,对父亲的怀念和眷恋之情便会涌上心头。沈阳地铁是我的父亲李隂(音yīn,同“阴”)芝的当年未竟的事业。
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军事交通部长的父亲李隂芝大校,奉命组建沈阳04工程局。当时,北京、上海、广州已相继成立了以建设地铁为主、平战结合的城市地下工程局,按照排序,沈阳这个机构在北上之后被命名为“04工程局”。父亲任局长,政委是冯金,副局长有郝克非、赵忠民、王遵之、李贵福等。04工程局接受领导小组的领导,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顾卓新任组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曾思玉中将、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白潜、辽宁省副省长任知远、沈阳市长李青任副组长,这是个鲜为人知、极其保密的部门。
04工程局人员来自众多单位,有部队、铁路和基建、矿业等。04工程局组建后,首先研究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工程部、政治部、供管部、劳资处、财务处、运输处和总务处以及两个工程队,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从工程设计审批到职工请假看病,都做到了有章可循。04工程局受到省委、省政府和沈阳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处书记白潜,副省长任志远,军区副司令曾思玉、副参谋长肖全夫都对此项工作十分关注,先后作出重要指示,并听过我父亲的工作汇报。
父亲对铁路并不陌生。抗战胜利后,他从延安到东北就开始接收铁路,恢复运输,直至抗美援朝抢修铁路。先后做过车站站长、铁路分局局长,与铁路打了几十年交道。但是要修建城市地铁,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1964年10月04工程局开始进行地质勘探,1965年4月完成了《沈阳地下工程设计任务书》,1966年2月省委批准了该项目的试验工程。同年7月,地铁工程在沈阳东郊破土动工。
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初定设计方案不够完善,父亲紧紧依靠0159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多次反复修改,最终敲定落实各项方案。由于父亲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讲求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使许多问题都一一破解。在有关施工的具体方法上,他们就冻结施工与不冻结施工的方式进行比较,计算出造价差异为9000元,得出冻结施工费用高的结论。在有关平战结合的问题上,他们摆出多案进行讨论———当时主要考虑战时能隐蔽多少人,疏散城市居民要用多长时间等———从每分钟一个口进入的人数,推算到每小时17个口进入的人数,直至21、24、29、33个口可能进入的人数,都反复进行了推算。在有关地铁挖掘的深浅度上,他们从防护和维修的能力方面做了比较,认为深的隐蔽性强不易被破坏,但出入不方便;浅的隐蔽性差,但抢修容易。由于当时技术力量不足,材料和设备远远不够,特别是到了1966年,困难和矛盾更加突出。父亲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将这些问题向领导小组做了细致的汇报,同时为解决04工程所需原材料召开专题会议,使问题得到缓解。
当时沈阳地铁最终确定的方案是,东口为(东陵区)赵家沟,西口在(铁西区)工人村,南口为(和平区)辽宁工业展览馆,北口在(皇姑区)北陵公园前。线路全长35.6公里,第一期12.6公里,第二期23公里,深浅结合,每延长公里造价294.8万元。
然而,就在洞口已经打开,机器开始轰鸣掘进,所有工作即将进入正轨的时候,“文革”爆发了。所有一切都抵挡不住这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无奈之下,父亲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指示,宣布解散04工程局。他带着深深的遗憾,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地铁指挥部,回到了军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常常念叨着,地铁是“一为备战,一为交通,不打仗就给子孙办点事……”
20年后,父亲怀揣着他的地铁梦永远离开了我们。40年后,沈阳地铁又启动了。沈阳人的梦想,父亲未竟的事业,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可以告慰父亲的是,基本按照当年规划方案修建的沈阳地铁1、2号线已经通车了!再过几年,还会有十余条地铁线遍布沈城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