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入秋后的傍晚凉意阵阵,记者刚走进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刘家村,就听见一阵阵欢快喜庆的音乐传来。循声探去,一户文化大院里挤满了人,院内外都聚齐着十里八村的乡亲。询问得知,这是赵有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演出团队在刘家大院进行惠民义演。
演出开始了,开场舞《欢聚一堂》就把大家带入欢乐的气氛,随后的印度舞《欢乐的跳吧》、二人转《猪八戒拱地》、男女生对唱《红尘情歌》等节目,更是把整场义演推向了高潮。
记者和乡亲们坐在一起观看演出,精彩的节目引得大家掌声不断,观众们时而目不转睛,时而捧腹大笑,还有一位大爷跟着节奏拍着腿哼了起来,站着的大妈们也不甘示弱,随着欢快的秧歌音乐扭动了起来。“这些节目都是我们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演出结束,记者见到了该志愿者协会代表赵有。今年60岁的赵有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多年来热心于农民文化公益事业,2005年开始组织村民成立农家俱乐部,2006年又成立了农家文化大院和小剧团。赵有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成立的文化大院是全县180多个农家文化大院最早的一个。”今年7月23日,伊通赵有农民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四平市首个农民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赵有倍感责任重大。“弘扬雷锋精神,热忱服务社会,用奉献充实人生,做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大力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美丽伊通、构建和谐幸福伊通贡献力量。”曾经向农民志愿者发出的倡议至今仍在耳边回荡,一言一行,无怨无悔。
演出结束了,意犹未尽的农民们渐渐散去,乡村的夜晚慢慢恢复往日的宁静,只是农民们茶余饭后的惬意生活毫不褪色,愈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