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可复
靠山屯之战是指1947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2纵5师在“三下江南”中的一次歼灭战。为与该师1946年11月底的同名战斗相区别,军史上通常称为“第二次靠山屯战斗”或“二打靠山屯”。
文史作品的三次“违令”
二打靠山屯的指挥员———2纵5师师长钟伟给人一种勇敢且粗鲁的“好战分子”印象,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著名报告文学作品《血红雪白》中对他的描述:
三下江南时,林彪命令5师进至长春路东,配合1纵消灭大房身约一个团的敌人。3月9日,5师到达靠山屯西南。夜间行军,白天睡觉。黄昏起来准备赶路,听见西南姜家屯和王奎店那边乱哄哄的。一侦察,是87师262团两个营。钟伟说打,有人说咱的任务是去大房身。钟伟说:什么娘卖X的大房身,送上门的敌人给我打!
14团一个冲锋攻进姜家屯,俘敌200多。王奎店连攻数次未下。
有的老人说,正在这时,林彪来电报,命令5师速去大房身。钟伟说:把这股敌人吃掉马上就去。哪知这股敌人跑到靠山屯,和264团一个营会合了,拼死抵抗。林彪又来电报,催促执行总部意图。钟伟说:我这儿都快吃掉一个团了,一大堆俘虏,也拔不出脚啦!
15团连冲四次都未成功。这时,88师和87师主力分别从农安和德惠赶来增援,林彪的电报也到了。有人说:这回不走也得走了。钟伟拍起了桌子:谁再说走,我就毙了他个娘卖X的!一边组织攻击、打援,一边给林彪回电:现在正是抓大鱼的好机会,我就在这打了,快让1纵它们都来配合我吧!
老人们说,这一仗打了个本末倒置,把1纵和2纵都调过来,把林彪都指挥了。林彪后来说: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像钟伟在靠山屯那样,三次违抗命令。
在同一作者的另一部作品《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中,也有类似的描写。
但这毕竟是文学作品。关于靠山屯之战的决策过程,时任5师13团代理团长的汪洋,在其战史研究回忆著作《十次突击》中,对此战决心的变化过程是这样叙述的:
3月8日,“东总”乘敌退缩之机,发起三下江南战役,命2纵以5师先行过江,进至万发屯地区。首先截击回窜之71军87师,尔后配合1纵歼灭德惠东北大房身之新1军5个团。8日10时,5师自万发屯地区三岔口渡江南下,16时进至三盛永附近,发觉敌87师已分路逃向农安,遂向靠山屯方向派出侦察。是日晚,5师根据“东总”“一、靠山屯有敌四个团不便打。二、我军拟歼灭德惠以东分散之敌。三、五师立即出发到靠山屯西南之朝阳川、万兴铺、七家子一带准备明日东进”的命令,进至靠山屯西南之朝阳川、万兴铺、七家子一带,准备继续东进到长春路以东。9日10时,5师进至朝阳川以北之蒿子站地区时听到靠山屯附近有炮声,钟伟师长即命师作战科长沈华坤率骑兵连去侦察,部队原地待命吃饭。午饭后不久,靠山屯西侧响起激烈的枪声,侦察员回来报告,是我侦察连在靠山屯以西四平街与敌一个连遭遇,并将其击退。13时,俘获敌88师几名逃兵,并找到一个从靠山屯逃出的小学教员,经审问获悉88师还在靠山屯一带。
3月9日晚,13团、15团按师指示路线向靠山屯搜索前进,在姜家屯、王家店打响后,靠山屯一片沉寂,师指挥所进至八家子后,曾以山炮对靠山屯进行火力侦察,但毫无反响。24时,15团进入靠山屯后亦未发现敌人踪迹。钟伟师长接到报告后,曾改变部署,并电告“东总”靠山屯内已无敌人,准备收拢部队继续执行东进任务。10日2时许,就在电报发出不久,15团1营1连在靠山屯街内搜索过程中俘敌7人,供称3月7日黄昏敌71军88师从靠山屯南退时,留下264团2营及1营3连和团属迫击炮连一个排共900余人。其任务是固守靠山屯东南角永盛功烧锅大院24小时,以掩护师主力撤退。
5师领导根据上述情况判断,敌人已开始向德惠方向撤退,遂当机立断,决定暂停东进,做出就地歼敌88师之部署……同日18时各团开始行动,师指挥所由三盛永移到靠山屯以西6公里的八家子。21时,14团在靠山屯西南姜家店、王家店截住敌88师师部及262团。
此时5师连续接到“东总”16时至19时发出的两次电令,做出堵击德惠东北分散之敌的部署……“东总”在19时的电报中进一步强调“敌30师主力在大房身一带,各部队明日行动仍执行本日十六时电,于明日上午九时到达指定地点后休息吃饭,然后继续出发,自德惠以南乘虚插至德惠东南之于家粉房、四平川一带,包围大房身,并须于黄昏前一小时到达”。钟伟师长对“东总”的部署和当面敌情分析判断后,认为目前全师已经展开,重新集结至少需五六小时,很难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而且我师在一下江南、二下江南两次战役中没有打上仗,部队求战情绪正高,若仍机械地执行“东总”东进的电令,既错过了歼敌良机,也会挫伤广大指战员的士气,因此决定原决心不变,先行歼灭当面之敌。
3月9日夜,14团在姜家店、王家店与逃敌激战,歼敌一个多营。10日2时15团发现靠山屯东烧锅围子内有敌一个加强营,师召集会议研究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坚决执行“东总”东进命令;一种认为应歼灭当面之敌。钟伟师长决定停止东进,歼灭当面之敌,并将师的决心和姜家店战果报“东总”。“东总”5时回电同意5师就地歼敌,但战斗结束后即应东进至大房身附近参加战斗。
正当5师主力展开全力准备围歼靠山屯之敌时,10日12时至14时连续三次接“东总”电,仍令5师立即出发东进参加歼灭大房身之敌的任务。钟伟师长决心攻歼靠山屯之敌,并将决心报“东总”。“东总”于10日20时靠山屯战斗发起前半小时来电,同意5师的决心。
5师于3月10日夜攻克靠山屯据点,全歼守敌千余人,尔后全力投入堵击追击敌71军的战斗。战役主力1、6纵等部队于11日中午至12日中午一昼夜时间在郭家屯地区取得歼灭敌71军7000余人的重大胜利。
按照这一说法,2纵5师师长钟伟3次“违抗上级命令”,第一次是未执行东总3月8日24时令该师进至靠山屯西南准备明日东进的命令,第二次是9日夜未执行“东总”当日16时、19时要求该师东进的命令,第三次是10日上午又未执行“东总”同日12时至14时的3次东进命令。
9日晚师领导的两种意见
那么,为什么钟伟“违抗命令”,而事后竟然还获得表扬了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看3月9日晚5师开会决策的情况吧。
根据时任5师参谋长的王良太回忆,9日发现靠山屯及其附近敌人还未撤退之后,“是放弃敌人从靠山屯绕过去,还是把这股敌人吃掉?师里领导在一起进行了研究决定。在研究过程中,意见有分歧,基本上是两种观点:一部分同志不同意打,认为应该以局部服从全局,在上级没有新的命令时,我们仍然按原命令执行。如果不执行总部命令,在这里打这股敌人,万一影响整个战役的胜利,即使我们把这仗打胜了,那也是因小失大。
而以师长钟伟为首的一部分同志主张坚决要干掉这股敌人。他们认为敌人处于欲退未退之时,从精神上和战斗布署上不一定有周密的准备,而我是一个师的兵力,部队几次下江南都没打上仗,要战情绪很高,这股敌人等于是送上嘴边的肥肉,应该把它吃掉,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毛主席‘在运动中歼敌和总部‘灵活主动寻机歼敌的作战精神。我们东进的任务是打援配合兄弟部队作战,到那里能不能抓住敌人还说不准。再说如果我们要放弃眼前的敌人不打,继续东进,敌人也不能让我们这样轻松走掉的,肯定要出来箝制我们。
这样,我们师指挥部边研究敌情、制定战斗方案,边组织部队作战斗准备。尔后将情况电告总部。”
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的态度如何呢?原5师参谋处长李岱1984年12月10日在接受访问时回忆说:“师里接到报告后,进行了研究,参加的有师长钟伟、政委王凤梧、参谋长王良太、作战科长沈华坤和我,是不是执行总部东进的任务?师领导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并是有争论的。执行吧,敌人已成行军纵队向南撤退,我们如东进势必要穿过敌人的队伍,不展开战斗是不可能的。一展开战斗,是否能马上结束也很难说;不执行吧,总部当时的命令很严,有一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影响了全局,耽误了战机不是闹着玩的。师长钟伟认为这里有仗可打,坚决主张在这里打。当然争论双方都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而不是畏敌。”
当时也参加了会议的原5师作战科长沈华坤在回忆中提到:“对面前的敌人,是打,还是继续执行东进任务,师里几个领导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当时意见不甚一致。师长钟伟同志、参谋处长李岱同志认为靠山屯有仗可打,有敌可歼,且也符合总部机动歼敌的指示精神,主张坚决打;政委王凤梧同志、参谋长王良太同志认为东进是战役全局,如不执行有可能影响上级总的意图,贻误战机,责任重大,因而主张执行东进任务。经反复研究最后统一了思想,定下围歼靠山屯之敌的决心。并发电请示总部。”
亲历者的回忆表明,当时在5师内部,确实存在不同意见。在师领导中,师长钟伟主张就地作战,政委王凤梧、参谋长王良太主张执行总部东进的命令。钟伟的主张虽然是少数,但得到了师参谋主任李岱的支持(参谋长王良太上任不久)。表面上看,主张东进一方的意见更有力,从局部服从整体的角度,执行上级命令也是理所应当的。在这种情况下,钟伟并不是像报告文学中所描述的那样蛮横专断,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客观情况与总部的指示精神,才下了就地歼敌的决心。
五师战报给出的一种解释
林彪、刘亚楼曾于3月7日9时致电各部,指出:“目前长春以北敌军除新一军(已歼三个团)外,只增加了八八师(已被歼五营)、八十七师(曾大部被歼过),其它部队仍在南满。我军只有(要)每次打一个师箝制其它师,则兵力皆可占绝对优势。目前敌似已进至沿江南岸一带,盼各部查明敌情以便进攻。”
当日,由于敌87、88师的具体位置不明,林彪决心以箝制一个师、歼灭一个师的打法,对青山口之敌进行奔袭,箝制靠山屯之敌。
3月8日9时,林彪、刘亚楼致电2纵、4师、5师:“我独一师、十八师已向靠山屯前进,估计孟家崴子、五家屯之敌必将逃跑,四师、五师必须各派出约一个营部队绕到南面,在敌退路上占领据点,死守截击敌人,以便首先歼灭江北之一个团然后南进。”
8日15时,林彪、刘亚楼致电2纵、5师、16师:“如敌两个师分得很散,而如有较突出易消灭之目标时(无论一营、一团、两团皆可),则各部可机动进行歼敌一部的战斗,并力求通知友邻配合,由刘吴组织协同动作。”
林彪等3月8日15时的这份电报十分重要,其主要精神是要求各部抓住较突出易歼灭之敌主动予以歼击,并通知友邻配合。由此可见,钟伟敢于“违令”,绝非一时冲动。正因为钟伟深刻理解了该电报中的机动歼敌精神,故此才力排众议,确立了就地歼敌的决心。虽然3月8日24时林彪、刘亚楼致电5师、2纵,认为“靠山屯有敌四个团不便打”,要求“五师立即出发到靠山屯西南之朝阳川、万兴铺一带准备明日下午东进”,但3月9日13时半林彪、刘亚楼给5师的电报中仍强调,“如小敌出来则单独歼灭之,如大敌出来则望引到靠山屯以西待主力到后歼灭之”,并告知“独一师与十八师均在靠山屯东北”,给5师吃下了定心丸。
战后,5师在《五师第二次靠山屯战斗详报》中亦指出:
九日十四时许我发现靠山屯敌约两个连经拉拉屯向西运动,十七时后十四团负责同志在八家子该团二营阵地观察情况,发现靠山屯方向之敌开始有一排人,嗣即人数众多及大车向南运动,当即及时报告师部,师根据情况及各种征候判断,知敌已向德惠方向撤退。
师根据林总本日电示机动作战寻机歼敌之精神,研究具体任务及情况,认为八十七师已退往农安,八十八师已发觉我师位置向南撤退,按八十八师之战斗力在其退却的运动中,上下战意不会坚定,战斗部署不一定周密,我虽一个师单独出击,至少可求得追歼其一部,最低限度不会吃大亏受损失,如不追击任其逃窜,错过歼敌机会太可惜,且会沮丧士气(我师前次两下江南没打上仗,全体指战员都不高兴,都希望痛痛快快打仗,并有打胜仗的信心与坚决勇猛之精神,急欲打仗的情绪很高),也符合林总机动歼敌的基本精神,且如执行总部八日廿四时命令,经靠山屯以南继续东进则同敌人行军纵队交叉,势必被动地投入战斗,想不打仗而通过去是不可能的,如边打边走则仗打不好,路也走不成,甚至会吃亏,且不一定能依限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执行原定任务,会弄得两下落空。
经过仔细考虑研究之后,立即下定追歼八十八师的决心。
《五师第二次靠山屯战斗详报》明确指出战斗决心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且符合东总8日15时、9日13时半电报的精神,是战场指挥员灵活机断的处理,不应被视为“违令”。
林彪在谈及执行命令与机断专行这一对矛盾时,一方面指出“大兵团作战中各部的行动,就是统一规定的。大部队行动不能出岔子,否则往往不能同时进入战斗,故大部队在战斗中一定要执行命令”;另一方面也强调“积极的机断专行:在情况变化时,不执行命令是可以的。有些具体情况下,可以不照命令去做,如执行命令,倒反错了。所以根据情况新的变化机动处理是正确的。”什么是“积极的机断专行”呢?“在情况变化时虽然没有执行命令,但却是服从于上级总的意图的。这种意图就是增加胜利,减少失败,这是最高的原则。”(《林彪同志军事论文选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司令部编印,1960年12月。第96-97页)显然,5师指挥员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因此说,在这一决策过程中,上下沟通及时,决心部署快速正确,不存在“违令”的问题。《东北日报》1947年3月29日报道了东北民主联军“东一、西五部勇猛机动歼敌荣受总部通令嘉奖”的新闻(“西五部”即指5师),提到:“总部对我西五部队这种作战的积极性与机动性,不等待上级命令,抓住敌人就打的精神,特予以表达”。报道中用了“不等待上级命令,抓住敌人就打”的说法,是较为准确的。
“文革”后,在编写战史时,对林彪的作用有所淡化,而一些报告文学的戏剧性描写又使得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钟伟“违令”这一事件上,忽视了对此战决策过程尤其是来往电报的认真解读,从而令这份有关作战基本精神的重要电报被完全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