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因药物治疗引起牙龈增生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的研究对象牙周基础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在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显示,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出血指数具有显著的变化,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持续以及后续口腔卫生的维持,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牙周基础治疗之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针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者,基于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药物性牙龈增生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6.112
工作单位:158403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四农场医院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nitial Periodontal Therapy on 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
JIN Xiaoli The 854 Farm Hospital of Hulin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Hulin 1584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eriodontal therapy on 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1 April~2013 year in April were caused due to drug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ingival hyperplasia 30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Given all of the research on ivory periodontal treatment,and to observe its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display in the treatment for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he index,gingival hyperplasia patients,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laque index and bleeding index has significant changes,with the duration of follow-up treatment of patients,oral hygiene maintenance,before its therapeutic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data in accordance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periodontal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based on,provide new treatment for drug-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Periodontal therapy,Drug induced gingival hyperplasia,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所谓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患者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少见的药物副作用。当前临床对药物性牙龈增生常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龈下刮治、菌斑控制、停药、换药以及洁治等 [1]。在过去,不少人认停药,基于牙周基础治疗不能取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近年来在临床医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在患者停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渠道良好的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无反复发作的情况,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因药物治疗引起牙龈增生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因药物治疗引起牙龈增生患者300例。其中男198例,女102例,患者年龄为15~79岁,平均年龄为(31.2±3.2)岁。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为6个月~5年不等。患者中牙龈增生情况分级:1级56例,2级162例,3级82例。患者出血情况分级:1级20例,2级81例,3级86例,4级91例,5级22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无糖尿病或者其他全身性既往病史。并且患者在入院治疗前3个月均未使用抗生素或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并且所有患者在一年内均未接受牙周基础治疗。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来院接受治疗的开始阶段,均记录好其一般的临床资料。记录好患者上下前牙唇侧的探诊深度、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情况。记录好相关的资料后,向患者讲解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原因以及口腔卫生状况与药物性牙龈增生关系。向患者说明治疗的过程,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随后由专业的口腔主治医生为患者进行洁治、根面平整、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在手术结束后进行相关方面的口腔卫生讲解。在患者手术后应使用漱口水。在患者基础治疗完成后的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后进行复查。每次记录好患者口腔情况,进行必要预防性的牙周基础治疗,加强口腔卫生宣教。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通过UNC-15 mm牙周探针对患者的牙周情况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牙龈增生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分别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 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χ 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在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显示,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以及出血指数具有显著的变化,随着患者治疗时间的持续以及后续口腔卫生的维持,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牙周基础治疗之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牙龈增生不良,不仅影响口腔的美观,还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临床中,单纯采用停药或者换药的方式治疗,并不能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当前,药物导致牙龈增生的病理基础尚不明确。基础研究证实牙周成纤维细胞在钙拮抗剂的作用下,细胞的胶原合成以及代谢会失衡,细胞分裂周期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也就会在临床上出现牙龈过度增长的表现。一旦患者产生了药物性牙龈增生,增生的牙龈肥大,肥大的菌斑难以彻底消失。当前临床中对该种病症并无显著的药物。在过去学者认为单纯的停药和换药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近年来临床医学研究,在停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者,基于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药物性牙龈增生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