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治疗

2015-01-26 21:05包明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3期
关键词:收治脑水肿白蛋白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颅内压增高患儿24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收治的颅内压增高24例,5~7天恢复正常12例,4~5周症状消失8例,好转3例,致残1例,无死亡。结论 颅内压增高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改善预后,避免出现后遗症或死亡。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3.025

作者单位:163711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人民医院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n Children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BAO Mingxia People's Hospital of Daqing Longfeng district, Daqing 1637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Methods 24 cases of patients of children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were chosen from March 2012 to June 2014, and the treatment information was analysed. Results 12 cases of patients were returned to normal 5 ~ 7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ymptoms of 8 patients were disappeared 4 ~ 5 weeks later. There were 3 patients who got better and 1 case was disability, there was no death. Conclus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eat the children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t an early time, it will buy time for treatment and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can also avoid the complications or death.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Drug therapy, Brain edema

颅内压增高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颅内压增高系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超过了正常范围,年长儿以剧烈头痛和喷射性呕吐为典型表现,婴儿则以前囟饱满与张力增高、颅缝裂开、头围增大等为主 [1]。部分小儿可有精神淡漠、嗜睡、烦躁,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脑疝。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颅内压增高患儿24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24例颅内压增高患儿,男15例,女9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7岁。临床表现:头痛8例,颈项强直9例,烦躁不安10例,呕吐9例,抽搐11例,呻吟4例,前囱紧张11例,嗜睡10例,昏迷4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治疗 静卧,以减少耗氧量,惊厥、烦躁不安者予镇静剂治疗;侧卧位头部抬高20°~30°,利于静脉回流;每2 h翻身拍背一次,以防止坠积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昏迷者,应及时吸痰、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证充分吸氧。记出入量,通便有利于毒素排泄。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瞳孔,监测心肺肾功能,定期测定血生化,注意水电平衡,控制体温在35.0℃~37.0℃,并注意维持脑灌注压在50~70 mm Hg。维持正常的血压、血容量、渗透压等,对防治脑水肿至关重要。

1.2.2 抗感染疗法 治疗原则是尽早使用、足量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若存在感染灶,应及时清除;病原不明者,应选2~3种药物联合治疗,尽快达到有效血浓度。首剂双倍量,要求静脉点滴,持续3~7 d或更久。血中NH 3水平升高时,可以口服或鼻饲新霉素,剂量为50 mg/(kg•d),后者不被肠道吸收,可以减少NH 3的产生。

1.2.3 抗脑水肿与颅内高压治疗 当出现颅内高压危象时,应积极采用降颅压的措施,常用快速强效脱水剂、激素、呋塞米三联治疗。20%甘露醇降颅压作用最为有效。一般注射后10 min起效,30 min达最高峰,降颅压作用持续4~6 h,可降低颅压40%~60%。一般应用剂量为0.5~1 g/kg,在脑疝时可酌情加量;婴儿、新生儿和心肺肾功不全者,剂量为每次0.5 g/kg,15~30 min注射完。本药降颅压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应每4 h或6 h使用一次,静脉注射为宜,维持3~5 d或据病情而定。本药不良反应是由于突然吸入大量组织水分,使血容量骤增,加重心负荷,导致心衰;注射后3~6 h,可有反跳现象;强力利尿作用,可致水电解质紊乱。新生儿、婴幼儿有出血倾向者,快速降颅压后可导致颅内出血。个别报道长期使用可致肾衰。甘油为高渗脱水剂,效果佳、不良反应小,口服吸收快,大部分于肠内分解供机体热量。甘油常用于治疗慢性颅压增高症,口服30~60 min后发生脱水作用。剂量为每次口服0.5~1 g/kg,每4 h一次,作用可持续3 h。10%甘油使用时应加水稀释一倍。呋塞米剂量为每次1 mg/kg,多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脱水剂作用,减少脱水剂用量,每天2~3次。为防止反跳现象,恢复期可用双氢克尿噻 [2]。本药尤为适用于心肺肾功能障碍伴钠水潴留者或新生儿、婴儿有脑水肿时。地塞米松具有强烈抗炎、抗过敏、抗毒、抗渗出、抗氧化作用,可稳定溶酶体膜,保护血-脑屏障,减少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脑脊液生成,改善微循环,防止小血栓形成,改善脑顺应性等。近年来发现,其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与呋塞米合用有协同作用,还有减少氧自由基形成以减轻脑组织损伤作用。剂量为每次0.3~0.5 mg/kg;亦可冲击疗法,每次0.5~1 mg/kg,每4 h或6 h一次,2~4次后,改为每次0.1 ~0.5 mg/kg,连用2~7 d。临床证明,小儿脑水肿使用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激素的不良反应是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感染加重扩散,必须与有效抗生素同时使用;可增强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应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若大量使用激素后,必须缓慢停药。20%的白蛋白为高渗注射液,可增加循环血容量,维持血管内胶体渗透压。25 ml的白蛋白相当于100 ml血浆或200 ml全血,其脱水作用明显。由于白蛋白分子量大,不容易漏出血管外,能持久的提高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故有缓慢持久脱水和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剂量为每次0.5~1 g/kg,静脉滴注,婴儿或心肺肾功能不全者,用白蛋白、呋塞米安全有效。

1.2.4 液体疗法 本疗法的原则为“边补边脱”,尽量保持病儿呈轻度脱水状态。小儿按1 000~1 200 ml/m 2或50~60 ml/(kg•d)补水。休克脱水严重者,应“快输快脱”,液体与休克时治疗相同,速度减慢,同时快用脱水剂,以免加重脑水肿。纠正酸中毒对防治脑水肿有极重要意义。治疗呼吸性酸中毒为降低颅内压的重要措施,改善通气及输氧、使用人工呼吸机进行过度通气及高压氧疗法,对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均有一定疗效。

1.2.5 抢救呼衰 洛贝林15 mg加入10%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兴奋呼吸中枢。另外,可拉明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剂量为每次0.250~0.375 mg,静脉注射可反复使用,可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回苏灵可兴奋大脑皮层,改善肺通气,其疗效比可拉明强100倍,剂量为每次8 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小儿剂量酌减 [3]。

1.2.6 亚低温疗法 体温每降低1℃,使颅内压降低5.5%,维持体温在33℃~34℃,能显著降低颅压。临床常以物理降温为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收治的颅内压增高24例,5~7天恢复正常12例,4~5周症状消失8例,好转3例,致残1例,无死亡。

3 讨论

小儿脑水肿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应尽早、尽快治疗。严重急性颅内压增高,视病因、病情考虑及早行脑室内、蛛网膜下腔、硬膜下或硬膜外等多种形式穿刺减颅压。必要时置入导管,连结压力转换器,以便进行随时处理及监测。

猜你喜欢
收治脑水肿白蛋白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