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部分新增院士名单
陈芬儿:男,1959年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精细有机化工技术及其工程化研究。担任5份国内核心刊物和5份SCI国际刊物编委。在国内外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申请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中外发明专利102项(授权43项),主参编著作7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创造奖等多项荣誉。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建峰:男,196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超重力反应分离工程技术、纳米材料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2),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08),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以第一完成人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2、2012)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卫:男,1957年生,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金属永磁材料领域从事新材料合成、关键技术基础理论和产业化等工程技术研究与创新。主持和主研过30多项国际合作、国家攻关、国家自然基金、“863”和“973”等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170余篇,专著和编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和“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提名奖等16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中民:男,1964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煤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针对煤化工平台产品甲醇的转化利用,研制了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开发了密相循环流化床工艺;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性试验和首次工业化。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及大连市一等奖4项,石化联合会特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中国专利金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毛新平:男,196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武钢(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艺技术开发、高性能钢铁材料研制和工程设计。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首届中国杰出工程师奖和魏寿昆冶金青年奖,入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锋:男,1961年生,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先后获得2002年和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上海市发明专利一等奖等1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发明创业奖等荣誉。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迎军:女,195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提出的“骨组织再生修复生物应答理论”、“一体化骨与软骨仿生制备技术”、“多参数体外模拟智能评价系统”等在国内外生物材料领域引起极大反响,主持并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等60余项。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FELLOW,广东首届自主创新十大女杰。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玉忠:男,1961年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阻燃材料、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等研究,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领域,提出和发展了一些新的阻燃原理和方法,有效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使多个大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占有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先后当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等奖项。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建新:男,1958年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先进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的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际学术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华明:男,1962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和激光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以第一完成人获部级一等奖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项,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安立佳:男,1964年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在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高分子特性粘度理论、高分子共聚物微相分离、高分子薄膜动力学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仙辉:男,1963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新型非常规超导体的探索及超导和强关联物理的研究。兼任Nature系列杂志《Scientific Reports》和《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编辑,《科学通报》、《物理》等编委,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Bernd T. Matthias奖等。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世刚:男,1954年生,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他引9 0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1 500余次);主编《电催化和电吸附的原位谱学研究》英文著作(Elsevier)和《电催化》专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年获首届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10年获国际电化学会授予的Brian Conway奖章。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界面电化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等重大课题。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杰才:男,196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超高温防热复合材料、防热/红外透波材料等宇航材料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国家“863”课题专家组副组长。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9年和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云圻:男,1949年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分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总结发展了高性能分子材料的设计思想,提出了性能调控的新方法,证实了扩展π体系是实现高迁移率的重要途径,合成了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新型π共轭分子材料。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120余篇发表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上),他引2万余次,H因子大于7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7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100余次。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4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录。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玉良:男,1949年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以无机化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研究,开展了分子基材料及其聚集态结构、异质结构和性质研究,发展了具有光电活性的碳及富碳材料多维、高有序、大尺寸纳米结构生长方法学。在AccChemRes,ChemSocRev,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0余篇,他引10 0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第一、第二和第四完成人各1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卫华:男,1963年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非晶态物理,新型非晶、纳米材料及其它亚稳材料在高压、低温、微重力等极端条件下的制备、结构、物性研究。近年来,在Science,Nature,NatureMater,PhysRevLett,AdvancedMater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12次应邀为国际刊物撰写长篇综述文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9年)。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吉红:女,1967年生,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在分子筛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方面作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分子筛协会理事会秘书长,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cal Science》杂志副主编。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全球华人无机化学奖等。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大鹏:男,1959年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人工微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物性及器件效应研究。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港合作研究基金、“973”等国家科研任务,在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研究领域做出了一些开创性和系统深入的学术贡献。迄今发表SCI收录论文33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3 的高水平刊物论文超过50%。2007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锁江:男,1964年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委会主任和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离子液体与绿色化工过程研究,以离子液体为核心介质(催化剂/溶剂/电解质),实现多项绿色技术中试、工业示范及产业应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获侯德榜化工科技成就奖(201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等多项科技奖励。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志刚:男,1955年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基础研究。在Nature,PRL,AdvMater,AngewChemIntEd,JACS等一流国际期刊发表科学论文400余篇,被SCI他引超过一万多次,H指数5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总装备部“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负责人。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美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2项。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排名不分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