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近日,中国海油大厦、城建大厦(北京)等6个项目获得北京市2014年度绿色建筑奖励资金,奖励资金总额达1585.7万元。这是《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首次对北京市取得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公共建筑项目和住宅建筑项目发放财政奖励资金。
为督促建筑设计标识的落地,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也会同山东省财政厅修订《山东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奖励补贴依据进行变更,由原来的设计标识星级变更为运行标识星级。
这些城市出台的关于绿色建筑项目的补贴政策,出发点趋于一致,目的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对绿色建筑的后期运营予以监督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与人、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要求更加和谐,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治理与保护也更加迫切,传统的建筑将向绿色建筑转变。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意见在指导思想中重点强调了要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
一直以来,绿色低碳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城市实现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传统建筑模式对生态的影响加剧,以及对环境的过度消耗,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开发的同时需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尤其要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国家关于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定2020年50%新建建筑达到绿建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4]75号),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推进了绿色建筑的落地。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数量正逐年增加,尤其是三星、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长幅度都将近1倍以上,绿色建筑的面积也不断增加,201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亿多平方米。下一阶段,绿色建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知绿色建筑,要让绿色建筑走出设计室,让民众可感知、可监督,激发居住者节能、节水的积极性。从经济方面和健康方面引导老百姓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注绿色建筑的后期运营,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回用等方面。未来的绿色建筑也将进一步与互联网相融合,不仅让信息技术更多地融入到绿色建筑中,同时也以互联网思维来衡量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