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联姻”,煤炭寒冬里的一抹亮色

2015-01-26 01:15本刊评论员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矿业集团联姻淮南

文/本刊评论员

煤电“联姻”,煤炭寒冬里的一抹亮色

文/本刊评论员

新常态下,煤炭行业“寒冬”冷意凛然。但随着煤电一体化战略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开始觉醒,变“输煤”为“输电”的梦想伴随着一座座坑口电厂的建成投产,正在不断地成为现实。煤炭企业通过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煤不好时电来补”“电不好时煤来贴”,实现了煤电优势互补、风险效应对冲。

追溯:煤电联营的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的历程,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批准推行原能源部提出的煤电联营方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建设了伊敏煤电联营项目,第一次从体制上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煤炭、电力各自为政的局面,突破了传统的煤炭、电力行业壁垒与分开经营发展的模式,实现了煤矿与电厂的优势互补,迈出了煤电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步。

但直到2002年以前,煤电联营或煤电一体化主要是煤炭企业进行。电力企业由于行业差别,获取资源探矿权、采矿权难度较大,加之电煤价格较低等诸多因素,对进入煤炭领域积极性并不高。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煤电一体化进程加速。特别是2012年之后,市场反转,煤价下跌,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对煤电联营都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煤炭行业企业参股、控股电厂装机总规模达到1.4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厂总装机(8.25亿千瓦)的17%左右;消费电煤4亿吨左右,占全国电煤消费总量的20%左右。与此同时,五大电力企业集团参股、控股煤矿总产能3.2亿吨/年,产量2.6亿吨,占全国电煤消费总量的13%左右,占五大集团电煤消费量的20%左右。

目前,全国涌现出多种联营模式,主要有神华模式——煤炭企业控股和建设电站;山西焦煤模式——煤炭企业兴建电站;伊敏模式——煤电合一、统一经营、电力集团集中控股;淮南模式——煤电企业合作新建煤矿或电站等。煤炭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燃煤消耗低、环境更加友好的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之路。

突围:煤电联营使企业有了“稳压器”

当前受宏观经济“三期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环境制约强化、结构调整攻坚“四期并存”的发展阶段。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煤炭企业利润呈逐月下滑态势。前5个月,90家协会直报的大型煤炭企业出现了整体亏损。但在一片亏损的惨淡局面中,也有部分盈利的“亮点”。如淮南矿业集团打破行业和区域界限,推进合作模式多样化,走出了一条“均股、参股、全资”三种模式的煤电一体化路径,实现了煤电优势互补、风险效应对冲;同煤集团加快推进电力项目建设,并与煤炭产业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布局,使其真正形成了煤炭和电力两大产业双轮驱动、优势互补、共同支撑的新格局。

“煤电一体化的倡导者在淮南”。2002年,煤炭行业形势初见起色。为进一步解决好煤炭就地消化问题,淮南矿业集团提出了“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战略构想。2004年,淮南矿业集团以煤炭资源作为资本,先后和上海电力、浙江能源合作成立了淮沪煤电和淮浙煤电两个煤电一体化项目,双方各占50%股权。自2008年一期电厂和煤矿投产以来,每年盈利均在2亿元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除此之外,自2008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主动参股电厂,进一步拓展煤电联营业务。目前,淮南矿业集团已对国电、华能、华电、皖能、鄂能、中电国际等13家电力企业进行参股,参股比例从25%到49%不等,权益规模逾700万千瓦,淮南矿业集团50%左右的煤炭供自己的电厂消化。在当前煤炭价格一路下滑、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80%的情况下,淮南矿业集团煤电一体化战略凸显了巨大的风险对冲优势。截至2014年底,该集团电力权益规模达到1167万千瓦,当年电力板块实现盈利34.28亿元,经营绩效历史最佳。

“山西,本轮煤电一体化热潮的发源地”。为破解“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难题,近几年来,山西努力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以“煤电一体化”为突破口,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而在山西发展煤电一体化的众多煤炭企业中,位于山西晋北地区的同煤集团可算得上是佼佼者。从2006年第一座电厂建成至今,同煤集团电力产业历时9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煤炭生产企业到煤电一体能源大集团的巨大跨越。

2006年4月,首台发电机组投产发电,结束了同煤集团57年有煤无电的历史,也启动了该集团煤电一体化进程。2011年,为了使电力产业步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同煤集团提出了“煤炭做强,电力做大,资本做活,贸易做实”的发展战略,把电力产业正式确定为企业第二大主业,通过重组漳泽电力,打造大同、运城(临汾)、长治三个“煤电一体化”基地,拉长煤炭产业链,发挥资源和成本的优势,获取“煤变电”的高附加值。截至2014年底,同煤集团装机容量达到1401万千瓦,成为山西省第一大电力企业。对此,同煤集团有关领导表示,“在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下,煤电产业已显现出深度融合、有效互补的优势。一方面,煤电利润实现了互补共享,2014年电力板块完成发电量364.5亿度,实现利润9亿元,成为集团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煤电产业实现了供求互保,2014年电力板块消化了集团原煤1700万吨,煤电一体化战略已然见效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机遇:煤电联营或正当其时

目前,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国家电网等公司纷纷通过相互参股、全资控股等各种方式实施煤电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在近两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这种模式已然成为众多煤炭企业转型的选择。但面对当前新能源在能源机构中占比的逐渐加重,煤电联营与煤电一体化发展是否能成为煤炭行业脱困的一大法宝,部分人士认为还有待观察,但多数人还是认为其发展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在煤炭强势还是电力强势时期,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对于煤电双方都是降低成本、谋求更高盈利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煤炭企业涉及电力板块,有着先天的能源供应保证,并可就地解决当前煤炭滞销问题。与此同时,在当前国内能源体系下,环保压力日益增加,脱硫、脱硝等节能减排要求,也让双方的成本压力不断扩大。选择在这个时候推进煤电一体化合作,将使双方的运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内部消减。

善弈者,谋势不谋子。煤和电作为我国能源供应链上相关性和依存度相当高的两大产业,本来就是互相共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诚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所言,促进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发展,是煤炭、电力行业突破行业管理体制障碍,推动能源体制革命的重要内容;是煤炭上下游产业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推动煤炭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从企业独立办电厂、到参股控股、再到战略联合等多层次、不同模式的煤电联营与煤电一体化发展,更是推动煤炭行业由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的重大举措。煤炭行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深入研究和把握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把握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理念、机制、科技创新,以及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全面推动煤炭供给、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煤炭行业从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推进煤电联营与煤电一体化发展,推动煤炭行业由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必将会在煤炭工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厉克周琼)

猜你喜欢
矿业集团联姻淮南
TGS智能梯流干选机在淮北矿业集团的应用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春秋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的联姻探究
非遗,与互联网“联姻”
和实验联姻、显压轴本色
龙矿集团对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的探索与实践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陕西煤化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