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新,陈茜璐,刘燕婕△
(1.湖北省荣军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79;2.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10)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好发于16岁以下儿童,是以关节炎伴全身临床症状,如弛张热、皮疹、浆膜炎等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o-JIA患儿若未接受及时诊治,可致残疾,因此早期诊治对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十分关键[1]。So-JIA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确诊主要依赖于临床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如类风湿因子、抗可溶性核抗原和抗核抗体等均无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目前普遍认为So-JIA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例如患儿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如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2]。另有研究表明,炎性细胞因子能引起免疫调节障碍,致使炎性细胞及包含自身抗体在内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等共同引起组织和器官损伤[3]。CD4+T淋巴细胞亚型Th17细胞可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介导特异性针对自身抗原的炎性反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4]。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由 T淋巴细胞分泌,可参与炎性反应细胞的增殖、分化。IL-17可诱导IL-6生成[5]。本研究对So-JIA患儿活动期、缓解期血清 AKA、抗CCP抗体、IL-17和IL-6水平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自身抗体和炎性细胞因子在So-JIA病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So-JIA患儿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龄5.0~15.5岁,平均(8.5±5.5)岁,病程0.6~3.0年,平均(1.55±1.3)年;其中,活动期患儿34例(So-JIA活动期组)、缓解期患儿29例(So-JIA缓解期组)。所有患儿符合国际风湿病学联盟(ILRA)儿科专家组制订的So-JIA诊断和分类标准[6]。同期与So-JIA患儿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儿童32例纳入健康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5~16岁,平均(7.5±5.0)岁。
1.2 仪器与试剂 AKA、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欧蒙公司,人IL-17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 Systems公司,人IL-6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购自比利时Innogentics公司。ELx800型全自动酶标分析仪购自美国BIO-TEK公司,1575型全自动洗板机购自美国Bio Rad公司。
1.3 方法 采集所有受试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3~5mL,常规方法分离血清标本用于AKA、抗CCP抗体、IL-17和IL-6检测。检测操作步骤和结果判读标准均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及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KA、抗CCP抗体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计算采用四格表法。
2.1 AKA、抗CCP抗体阳性率及诊断效能 活动期So-JIA患儿血清AKA、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缓解期患儿(P<0.05);血 清 AKA 诊 断So-JIA的 灵 敏 度 和 特 异 度 分 别 为21.1%和97.2%,抗CCP抗体分别为41.3%和91.9%,见表1~2。
表1 不同临床期So-JIA患儿AKA、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n)]
表2 AKA、抗CCP抗体So-JIA诊断效能
表3 各研究组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x±s)
2.2 各研究组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活动期So-JIA患儿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缓解期患儿(P<0.05);缓解期患儿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So-JIA患儿血清抗CCP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缓解期患儿(P<0.05);缓解期患儿血清抗CCP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So-JIA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病情较为严重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1]。So-JIA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异常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组织损伤可能是So-JIA发病的关键环节[7]。
So-JIA患儿血清和关节液中可检出自身抗体AKA和抗CCP抗体,因此二者对So-JIA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其中,受累关节越多、病情越严重的So-JIA患儿,抗CCP抗体检出率越高,是判断So-JIA疾病活动程度、病理损伤程度和患儿预后的较好的标志物[2]。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不同临床期So-JIA患儿均可检出AKA、抗CCP抗体,且不同临床期患儿二者的阳性率存在差异,说明AKA、抗CCP抗体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抗CCP抗体的灵敏度高于AKA,对So-JIA的诊断更有帮助。然而,对于抗CCP抗体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的患者,有必要进行AKA、抗CCP抗体联合检测,以进一步提高诊断阳性率。
IL-17是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具有较强的促炎作用,能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诱发多种促炎细胞因子、驱化因子和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产生,引起组织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已有研究证实,IL-17在So-JIA和关节损伤中起着一定的作用[8]。IL-6能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并诱导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剂。IL-6在So-JIA中具有致病作用[9]。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期So-JIA患儿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缓解期患儿和健康儿童,提示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与So-JIA疾病活动程度有关。获得性免疫参与So-JIA的发病机制,因此分析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能够为So-JIA的诊断、判断疾病活动程度和确定诊治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徐凌云,屠志强,薛海燕,等.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T辅助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2):140-143.
[2] 郭桂梅,何威逊,朱光华,等.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3):323-325.
[3] 刘占举,申民强,任宏宇,等.肠黏膜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导致炎症性肠病发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8):3172-3177.
[4] Zepp JA,Liu C,Qian W,et al.Cutting edge:TNF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4restricts IL-17-mediated pathology and signaling processes[J].J Immunol,2012,189(1):33-37.
[5] 唐雪梅.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9):644-646.
[6] 何晓琥.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1):62-63.
[7] Minoia F,DavìS,Horne A,et al.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and outcome of 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complicating 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a multinational,multicenter study of 362patients[J].Arthritis Rheumatol,2014,66(11):3160-3169.
[8] Yokota S,Kikuchi M,Nozawa T,et al.Pathogenesi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 childhood:"Lessons from clinical trials of anti-cytokine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Kawasaki disease,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and cryopyrin-associated periodic fever syndrome[J].Mod Rheumatol,2014,5(20):1-10.
[9] 李瑞娟,唐雪梅,刘玮,等.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白介素6、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白介素17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6):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