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类方的儿科运用探讨

2015-01-25 17:53:13刘宏艳尹玉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类方四君子汤组方

刘宏艳,尹玉芳

(1.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600;2.第二炮兵司令部门诊部,北京 100085)

四君子汤类方的儿科运用探讨

刘宏艳1,尹玉芳2

(1.宽城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河北承德 067600;2.第二炮兵司令部门诊部,北京 100085)

四君子汤;类方;儿科

遣方用药是中医诊疗处置的落脚点,对常用方剂的灵活运用,能体现医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覆盖广度。兹举儿科常用的四君子汤类方为例,以窥豹一斑。

1 儿科尤重调补脾胃

儿童处于生机旺盛的阶段,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多见易虚易实之病。儿科又称哑科,由于儿童表述困难、依从性差,加之不耐攻伐、不受苦味,用药受限,爱护有加,因此儿科临证的难度较大。

清·石寿堂《医原·儿科论》称:“稚阳未充,则肌肉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弱,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小儿形气未充,脾胃常见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易伤于饮食而重伤脾胃。或见强行喂食,或挑食,或恣食冰冷甜品、煎炸厚味,致使脾运不行,胃浊不降。而脾与肺互为母子之脏,脾胃损伤波及于肺,导致肺卫不固,稍有起居不慎即外邪入侵;肺卫不固又损伤脾胃,或见停食积滞、反复外感或迁延不愈,甚至会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具有升降之枢作用,在内运化水谷、水湿,在外助肺卫御邪,对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儿尤其重要。临床常见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功能本已不足,又哺育失当、用药不妥而重伤脾胃,致气虚与食滞兼见。若见小儿面黄肌瘦或虚胖,多已脾胃虚损严重,必须询问哺育情况,进行合理饮食的指导。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小儿多兼见脾胃虚弱,故而对其他疾病兼见脾胃损伤的病儿,多先行调补脾胃再行其他对应治疗,或者他病与调补脾胃兼顾,往往可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四君子汤的灵活变化

四君子汤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之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原方为人参(去芦)、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四君子汤。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

后世以四君子汤为益气健脾的主方,用治脾胃气虚证,凡大人、小儿脾胃不和及中脘病后尤宜服之。世称四君子汤诸药性味平和,不偏不倚,如谦谦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合方健脾胃以输精于四脏,又具君子成人之美。

在临证中反对死记成方,主张结合临床病症特点,认真体会经典方剂在不同文献中的药物组成、药量比例及病症特点的细微差别,以提高对症的准确性和疗效。四君子汤虽为经典成方,但在明清之际,书中记载有不少药物灵活变化的实例。如《证治准绳·类方》虚劳篇,用治真气虚弱及短气脉弱的四君子汤,以黄芪易甘草;《绛雪园古方选注》内科中,以茯神代替茯苓,“以苓为死气,而神得松之生气耳”;近现代,以党参替换人参,认为党参补气之功胜于人参,且人参“本补五脏真阳之气”,难免升阳动火之弊,变化之后可得以避免。

临证主张多用生晒参或太子参,少用党参。据《神农本草经疏》载,人参得土中清阳之气,禀春升少阳之令而生,为补五脏阳气之君药,开胃气之神品。又张洁古谓,其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中之阳也。白术深合脾喜燥恶湿、以健运为本之性,可使补中有行、补而不滞,便溏者习用炒白术,便秘者习用生白术。若遇睡眠不安、易惊的小儿,习用茯神安神;若遇脾虚腹满的小儿忌用炙甘草,以防壅滞;若遇舌尖红点、尿黄的小儿,可用生甘草以泻其热。

此外,各药剂量比例也多随病症而变化,但切忌药量过大,宜中正和平以“轻”取效。

3 四君子类方的组方举例

由于四君子汤为补益脾胃的基础方剂,在此基础上的加味变化十分丰富。如《普济方》卷393载脾胃不和的随证加味达40余种,如伤寒加麻黄、豆豉、北柴胡,吐泻加南木香、藿香、干葛,潮热加牛黄、郁金、朴硝、全蝎、薄荷,麻痘加牛蒡子、紫草、蝉蜕、荆芥,腹膨加枳壳、木通、苏子、姜片,冷泻加扁豆、肉豆蔻、姜片、枣子,咳逆加肉豆蔻、木通,积热上攻加茅根、淡竹叶、甘草,乳食不下加诃子、木香,时行咳嗽加藿香、枳壳、姜片等;《医方集解》所载方后加减也有20种之多,还有很多别具方名的合方或衍生方剂,其组方变化各具特色,功效和主治各有侧重,多以脾胃气虚为基础证。

针对古代文献中300余首以四君子为组方基础的方剂分析,大致梳理为益气健脾理气、补气升阳举陷、益气温中回阳、补气养血活血、补气养阴润燥、补气益肺化痰、补气利水渗湿、补气养心安神、益气扶正清热、补气收敛固涩等10大类,其组方变化体现了气血津液及脏腑之间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又透露出具有一定临证效果的特殊药物组合经验。

如化裁最多的益气健脾理气类方,症见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或隐隐作痛、喜按、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气短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或理气行滞,在健脾益气的同时重在导滞,以消除气机中阻导致的运化乏力,代表方为枳实消痞丸、消气散、八味顺气散、益脾散、木香流气饮等。或在健脾化痰、健脾益气的同时重在化痰,以解除痰浊碍胃之弊,代表方剂为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和八君子汤等。

益气扶正清热类方在儿科的应用也较多,适用于气虚或脾胃虚弱者外感发热等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反复发作,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短气懒言、食少便溏、自汗、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弱等,代表方有惺惺散、八解散、六神散、七味白术散、藿香散等。组方在益气补脾扶正的基础上,稍用解表退热之品,以达扶正驱邪之效,而无资助邪气之弊。

总之,应鼓励初学者多做一些经典方剂的类方积累,弄清方剂配伍的原则以师其方意,多看、多想方剂配伍的变化以明其变通。经过类似四君子汤类方的分析训练之后,既可以更快地步入临证实践,取得一定临证疗效,又可以在大量类方的分析中,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体会和理解,掌握足够的实用药组,领悟辨证论治的圆机活法。

R289.1

:A

:1006-3250(2015)07-0792-02

2015-04-11

猜你喜欢
类方四君子汤组方
足三里穴位植线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2:40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柴胡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其类方治疗痰饮病的探讨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
针灸联合中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探讨
加味四君子汤对碱烧伤食管组织中p53和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