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猪咬尾症的综合防控

2015-01-25 13:32周彦飞
猪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猪只猪舍猪场

周彦飞

(河南雄峰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新郑 450008)

秋冬季节猪咬尾症的综合防控

周彦飞

(河南雄峰科技有限公司,河南 新郑 450008)

猪的咬尾症又称为“反不适综合症”或“应激综合征”。特别是在秋冬季节交替时期,当猪有感觉不舒服的各种因素时,如:环境应激、营养代谢机能紊乱、饲养管理不当、味觉异常、焦虑的心理等因素均可造成猪只发生相互咬尾现象。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猪相互咬尾的现象比较普遍,猪群中—旦发生,猪只相互模仿,很快蔓延至全群。体重20.0~80.0 kg的猪最易发生,据笔者统计,生长、育肥猪被咬伤尾部的猪占猪群的8%~25%,被咬后体表的创伤增加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会,其中5%左右发生后肢瘫痪,甚至急性感染死亡,失去育肥价值,被迫淘汰。被咬尾的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降低30%左右,同时会降低猪肉的品质。咬尾症会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在养猪生产中,猪咬尾症由环境应激、营养因素、饲养管理不当、味觉异常、焦虑的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经过笔者在猪圈蹲守观察发现,一天中14: 00—17:00是生长、育肥猪最兴奋的时间,是猪咬尾发生的高峰期。起初是同圈(同栏)的1头猪啃咬其他猪,或者是同圈(同栏)多头猪同时啃咬1头猪,如果饲养人员没有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得当,同圈(同栏)猪相互模仿,互相啃咬,哪头猪体力不支或啃咬攻击速度较慢,就会被群猪共同啃咬,很快失去反抗能力,尾部被咬伤,被迫躲避到角落或圈(栏)门口。在伤口血腥的嗅觉和味觉刺激下,猪群对血液产生异嗜,引起咬尾癖,危害也逐渐扩大。接着会有其他猪被咬伤尾巴。有的猪尾巴被全部咬掉,只剩一点残根。啃咬的外伤会造成继发感染,甚至被咬猪可因败血症或脊髓炎而死亡。

2 危害

1)相互攻击,无论是被咬受伤者,还是攻击者,体力下降,健康状况改变,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2)咬伤后,易感染,发烧,若不及时治疗导致死亡;3)创伤感染,导致脊髓炎症,轻则瘫痪淘汰,重则死亡;4)治疗耗时、耗力、耗钱(用药成本);5)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影响经济效益;6)被咬伤后治愈的猪,生长速度缓慢,影响猪群整齐度。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胴体品质下降,降低肉猪售价;7)猪只死亡或淘汰,减少员工收入,影响员工激情,不能快乐工作。

3 猪咬尾行为的原因分析

3.1环境

猪圈(猪栏)地面长期积存污水或猪粪,环境卫生状况差。猪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卧位潮湿、通风不良导致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大。气温剧变或昼夜温差大或猪舍光照过强等。光照增强后,生长、育肥的小母猪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异常活动会增加,易引起咬尾现象。诸多因素不能满足猪的正常生理机能时,猪会产生不适感或休息不好,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而烦燥不安,即会诱发咬尾症。

3.2应激

在规模化养猪持续性生产和连续周转的生产模式下,打疫苗、打保健针、称重、转群、运输、并栏、换料等对正常生理活动的应激因素日趋增多,猪受到应激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加速了猪咬尾症的发生。

3.3管理

笔者在服务猪场时发现,大圈(栏)饲养的生长、育肥猪因饲料位缺乏、自动喂料器堵塞,饮水器不够等因素使猪处在饥饿或半饥饿状态。饲养密度大,超过猪的最大耐受、同圈(栏)猪体重悬殊大,整齐度差、饲料霉变等均可引发猪咬尾的发生。

3.4营养

规模养猪在舍饲条件下,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部由饲料和饮水供应。当饲料中的营养不平衡时,如赖氨酸、蛋白质不足,缺乏Mg、Fe、Zn、Cu、Co、I、Se等营养元素,猪会产生兴奋,敌意增加、不耐应激等异常表现,会促进互咬和打架。日粮中Ca、P不足或比例不当或Mg缺乏,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提高,促进咬斗。

日粮中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B族维生素可以猪的缓解焦虑、紧张和压力。当它们缺乏时,机体就会发生代谢机能紊乱,导致味觉异常和神经系统疾患,从而引起异嗜癖(咬尾等)。

饲料中NaCl缺乏会加剧猪嗜血和咬尾。钠和氯是动物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元素。钠主要分布在动物血液和淋巴中,钠能维持动物体内酸碱平衡,保持细胞和血液间渗透压的均衡。如果机体不能正常获得氯和钠,会影响生长、食欲不振、嗜睡、异食癖(咬耳、咬尾)。

3.5品种

咬尾症在不同的猪场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例如,皮特兰的后代、杜洛克的杂交一代、纯种长白猪的咬尾现象较其他品种要严重些,归根结底是遗传基因的问题。

3.6疾病

引起咬尾的疾病因素有:外寄生虫(疥癣等)对皮肤刺激引起猪只烦躁不安,在舍内墙壁或栏杆上磨擦,出血的外伤引起其他猪只舔咬。体内寄生虫的影响,如蛔虫在体内剧烈活动,也可出现咬尾现象。伪狂犬等神经性疾病可促进咬尾行为的延续。长期在日粮中添加药物,如喹乙醇等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促进咬尾的发生。

国外有研究报道,动物被过度圈养(包括猪),会患上抑郁、焦虑等精神性疾病,原因是大脑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调。

4 治疗措施

1)饲养员、技术员应加强对猪栏的巡视,及时掌握猪只精神及健康状况。发现被咬伤的猪只,及时隔离到空栏,防止被继续啃咬;2)尾部被咬的伤口用0.1%高锰酸钾清洗消毒,涂鱼石脂软膏或紫药水;3)如有继发感染,可用盐酸林可霉素或阿莫西林针剂进行肌注抗感染治疗,连续3 d;4)个别争斗厉害,兴奋性高的猪肌注镇静剂,如氯丙嗪80~100 mg或20%硫酸镁20 mL;5)建议饲料中添加食盐500~1 000 g/ t+应激宁Ⅰ型(主要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丁酸。)300~500 g/ t,连用7 d。但应避免食盐中毒,因不同饲料企业生产的产品NaCl含量各不相同,准确的添加量请咨询自己的饲料供应商或兽医师;6)饮水中加氨基多维300~500 g/t,连续7 d;7)在猪栏内悬挂一块铁板,或放置几块红砖,让猪撞击或拱玩,分散注意力;8)对于名贵猪种和对猪肉品质有较高要求的猪场,可以使用复方中草药,实践验证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复方中药组方:炒酸枣仁650 g、黄芪1 000 g、柏子仁500 g、合欢皮500 g、远志350 g、丹参500 g、茯苓750 g、生甘草250 g、白术500 g。合计5 000 g ,粉碎后加入1 000 kg饲料。连续饲喂7~10 d。功效:补心养血,镇静安神。

5 预防策略

5.1环境控制

以猪为关注焦点,猪舍建筑和设备设施尽量满足猪的正常生理、生活需要,做到猪舍恒温或冬暖夏凉。安装机械通风设备,猪舍内空气新鲜,及时清除粪便,光照合理。

5.2减少应激尽量减少生产中的各种应激,投放的药物能饮水或混饲的不打针,疫苗和保健针尽量精减,根据生产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保健程序,不可照搬别的猪场。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在本地区降温或高热天气来临之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冷或热对猪的温度应激;

5.3营养均衡

饲料营养水平应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做到能量、粗蛋白、赖氨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定期对营养指标进行抽样化验,确保饲料品质稳定。饮水要新鲜洁净,理化指标符合动物饮用水卫生标准。既要做到饲料营养均衡,又要注意饮水的水质良好,水压达到要求标准。

5.4降低密度

猪适宜的饲养密度是既不影响生长和生理功能,又能合理利用栏舍面积。体重20~30 kg的猪每头占地面积0.3~0.4 m2、60~80 kg的猪占地面积为0.8~1.0 m2为宜。

5.5选种选育

种猪生产企业应根据品种选育目标,利用育种方法培育抗应激种猪,为社会提供应激较小的猪种,商品猪场应做好生产记录,及时淘汰应激敏感的母猪,建立抗应激猪种群,从根本上解决猪的易应激问题。

5.6加强管理

猪只按来源、品种、体重、体质状况及采食情况合理分群和定栏。转群最好是整栏(圈)转移,尽可能减少合群或重新组群。出栏做到全进全出,防止交叉污染。固定饲养人员,加强猪舍现场管理,及时掌握猪只精神及健康状况。加强对猪的驯化,培养其良好的习惯。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定期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必要时添加效果确实的复合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5.7免疫保健

定期对猪群进行猪瘟、猪伪狂犬、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效果监测,并根据血清抗体效价水平调整或制订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保健方案。科学合理选用兽药,为了食品安全,肉猪出栏前一定要按要求休药。既要做到兽药无残留,又要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残留时间长、毒副作用大的兽药尽可能不用。

5.8科学驱虫

根据当地和本场寄生虫的种类和发病规律对猪群进行驱虫。商品猪蛔虫、鞭虫等体内寄生虫,在40~50日龄和80~100日龄各驱虫1次,可选择专用、高效的药物混饲连续7 d。蚧螨等体外寄生虫,选择高效、低毒的外用药每1~2个月进行体表喷雾驱虫1次。

2015-10-15)

猜你喜欢
猪只猪舍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