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莲都区农民信箱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2015-01-25 08:00:02孔伟仙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莲都区信箱农产品

孔伟仙

(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 3 23000)

农民信箱是利用互联网和通讯技术,通过实名注册,让农民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双向交流,快速、便捷地免费获取各类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构成农民网上社会。至2014年底,莲都区14个乡镇 (街道)建立农民信箱联络站,208个村建立农民信箱联络点,注册用户已达1.5万个;建立农民信箱万村联网网站263个,其中行政村网站208个、经济主体网站44个、农家乐网站10个。近2年来,全区利用农民信箱系统发送手机短信280.8万条、个人信件282.4万封;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1 200条,发送农民信箱“每日一助”农产品信息535条。农民信箱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在促进莲都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应用成效

1.1 完善了服务手段,农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莲都区农业技术干部利用农民信箱系统发布信息,及时地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业政策宣传、灾害性天气预警等信息技术服务,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促进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流通,较好地找到了农技人员与千家万户农民之间的结合点。农民信箱能使农业科技、农村政策、产品供求、市场行情、土地流转等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送到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尤其在农业抗灾救灾、疫情预警等突发事件防控及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手段,方便、快捷、有效传递农业信息,大大提高了农技推广速率和农业管理水平。

1.2 拓宽了销售渠道,农业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

莲都区各地利用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开展农民信箱买卖信息发布、农产品网上展示、网上农博会摆摊、“每日一助”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等活动,进行农产品网上推荐、网络营销,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促进了农产品和市场的对接。2014年莲都区108家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摆摊,网上推荐农产品221个,交易意向额达420多万元。通过农民信箱“每日一助”农产品供求服务活动,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采摘信息,以及农民信箱村网站农产品规模和上市展示等信息,特色产品得到有效推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涌现了多例“小信箱大作用”、“农民信箱为橘农打开销路”、“农民信箱成了碧湖菜农好帮手”等“鼠标敲敲、买卖搞定”的农产品网上营销典型,以及“信息看看、损失减半”的灾害预警事例。近2年,全区农产品网上交易达200余批次,成交额600万元。

1.3 加大了宣传力度,农业农村美誉度进一步传播

全区建立的农民信箱村级网站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农村农业对外宣传,208个村级网站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科学设置栏目,精心挑选版本,全面收集各行政村基本情况、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村庄建设、主导产业、乡村文化、休闲观光、村务公开等信息。80%的网站年发布信息量都在25条以上,有的网站年发布信息达100多条。全区涌现出一批村级网站,版面图文并茂,显现当地特色,成为农业农村整体形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大大提高了新农村美誉度和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1.4 增强了信息化意识,信息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

随着农民信箱系统的推广应用,尤其是手机短信和邮箱捆绑式服务,符合当前农村实际和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特点,既适合农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农民吸收消化,激发了农民对信息化的需求,增强了农民信息化意识,影响了农民的观念和行为。通过农民信箱工程实施,培训了一大批农村信息员和骨干用户,使其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通过计算机上网获取农业科技和市场、政策等信息,促进了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从而也带动了农户电脑的购置,加速了信息化产品在农村的普及应用。

2 存在问题

2.1 信息化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但农民对信息化整体认识不够。尤其作为农村信息化主体的农民,大部分信息化意识还很薄弱,未认识到农民信箱等信息化工具对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信息化与己无关,无须接触。一些村干部对农民信箱的功能认识不足,对农民信箱关注度及开展有关工作支持不够。

2.2 信息化基础设施差

莲都地处山区,地域广阔,居住分散,通讯、光纤铺设成本高。全区208个行政村,宽带通村率只有91%。农村2兆宽带年上网费要720元,多数村集体经济困难,村级信息点有名无实现象普遍存在。因农村上网成本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户家庭电脑的普及与应用,直接影响了农民信箱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

2.3 主体应用水平较低

在莲都山区农村,真正在家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年龄普遍老化,缺乏电脑基础知识,学习接收能力较差,农民信箱注册用户多数还只是停留在被动的接收信息服务,不能主动地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村信息点是农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纽带,由于村信息员无工资福利等待遇,人员多为兼职,人员调整变动较为频繁,村网站难以正常运行和维护,致使信息的服务功能不够强。山区农村地域分散,组织村信息员系统培训工作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也影响着村级信息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2.4 系统功能有待完善

农民信箱系统虽然具备了网上推销、采购、联系、获取信息、考核统计、桥梁等6大功能,但有些功能还未得到真正发挥。如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目前还无网上支付功能;农民信箱的信件发送容量太小,不易发送照片等容量大的图片资料;农民信箱万村联网网页模板和栏目不能进行设计更改,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等等,制约着农民信箱用户群的进一步扩大和功能的再扩展。

3 推广措施

3.1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主体应用水平

莲都区农村地域范围广,农民群体素质千差万别,对信息技术需求各不相同,且农业信息技术属于农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村信息员培训,培养一批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的农村信息化人才,使其掌握计算机应用、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为村民信息服务的能力。要把年轻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信息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村信息服务队伍。有大学生村官的地方,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传帮带作用,避免信息工作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二是开展农村信息化知识普及培训,组织培训种养销大户、农业科技信息应用示范户等骨干农民,培养一批引领村民利用科技信息致富的带头人,以应用促推广。要将农村信息化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每年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化应用主体的总体水平。

3.2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信息技术推送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当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创新机制,积极引导多种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降低农村宽带使用资费标准,以农民普遍能接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要完善必要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探索制定信息下乡、宽带下乡等农业农村信息化优惠投资政策,刺激农业主体对农业信息的消费。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整合部门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合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3.3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户信息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和当前群众喜闻乐见的微信平台,大力宣传农民信箱的应用功能,提高农民信箱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同时,要及时搜集在农民信箱网上进行农产品买卖、科技服务、灾害预警等方面应用的典型实例,开展宣传,展示应用成果和信箱功效,提高农民对农民信箱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民信箱的应用。

3.4 丰富服务内容,完善农民信箱功能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调查分析农民用户需求,完善农民信箱系统现有功能,加快开发网上快捷支付等功能,及时做好系统升级和扩容,避免短信发送拥堵和附件难以上传等现象。要建立健全农民信箱系统长效维护管理机制,认真做好各项功能模块的维护,不断丰富信息量,使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发布审核和管理,保障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严防虚假信息和信息垃圾产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 杜刚,钱金良,朱卫华,等.农村信息服务主要媒介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8):98-100.

[2] 李维平.农民信箱工程建设对现代农业的作用和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3):47-49.

[3] 黄海龙,管孝锋,王焕森.浙江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服务的推广应用 [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134-1136.

[4] 陶忠良.浙江农民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108-1110.

猜你喜欢
莲都区信箱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6年10期)2016-07-21 15:07:34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3期)2016-03-11 20:12:50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5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39
心信箱
小学时代(2016年17期)2016-02-23 06:46:01
浅谈莲都区乡镇广电站数字电视发展与管理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1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