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丽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善友卫生院,吉林 松原 138001)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附62例)的治疗评价
张瑛丽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善友卫生院,吉林 松原 138001)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经临床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2例,其中显效32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62例,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能达到标本兼治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心力衰竭;参麦注射液;治疗体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多由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所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全身器官和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而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1-3]。慢性心力衰竭多数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最后归宿,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见主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年有所升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康。为此,本文回顾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经临床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124例,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62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将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58~76岁,平均(61.52 ±8.45)岁;病程(24.6±6.0)个月;伴冠心病26例,高血压心脏病28例,扩张型心脏病8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32例,Ⅳ级12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59~78岁,平均(62.42± 6.26)岁;病程(26.8±4.6)个月;伴冠心病24例,高血压心脏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30例,Ⅳ级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入选及排除标准:本组诊治的患者124例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确诊。心功能分级参照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有基础心脏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排除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及瓣膜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者,严重感染、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者。
1.3治疗方法:本文12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病因及对症治疗,并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常规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房颤时给予洋地黄、硝酸酯来纠正。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天,15 d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显效:心功能达到Ⅰ级或改善Ⅱ级及以上,水肿完全消失,肝脏缩小3 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肺湿啰音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水肿减轻,肝脏缩小1.5 cm,肝颈静脉回流征可疑,双肺湿啰音减少。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5统计学处理:本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62例,其中显效32例(51.61%),有效26例(41.94%),无效4例(6.45%),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62例,其中显效30例(48.38%),有效26例(41.94%),无效6例(9.68%),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无明显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所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一组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全身器官和组织血流灌注不足[4],而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其病因与原发性心肌损害及心脏负荷过重有关。还与感染、心律失常、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血容量增加、妊娠和分娩及治疗不当等诱因所致[5-6]。近年文献研究表明,在初始的心肌损伤后,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长期激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精氨酸加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7-10]。这些因子不仅通过水钠潴留和周围血管收缩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而且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并刺激心肌纤维化,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11-12]。而后者又进一步激活上述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多位学者认为,心力衰竭的治疗除了要改善血流动力学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从而阻断心脏重塑过程,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本文中参麦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提纯制备而成,由古代名方生脉散演变而来,此药不仅继承了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及生脉的特点,而且还克服了原方使用不便、无法精确定量的缺点。临床上参麦注射液有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强化及调节免疫和抗炎等作用。另外,参麦注射液还可阻抑培养心肌细胞钙矛盾的发生,有效改善细胞膜系统的钙运转能力,减少Ca2+在线粒体内过多的堆积促进细胞的能量代谢。参麦注射液还有扩张肾血管的作用可增加肾血流量,以利于利尿减轻心脏容量负荷。本文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总之,参麦注射液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能达到标本兼治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雷寒.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3-124.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3]梁国钦.脑钠尿肽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院,2011,11(6):41-42.
[4]倪永梅,李新,周立仁.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21):91.
[5]何权瀛.钠尿肽测定对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610-611.
[6]励伟芬,栾军,柳菌,等.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7):620-621.
[7]戴闺柱,顾复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1.
[8]王敬民,金炜,孙秀笺.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衰患者血ET及TNF-2a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425.
[9]詹炎铭.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9):824.
[10]陈海燕,吴焕林.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
[11]侯雅竹,毛静远,王贤良,等.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8):939-945.
[12]刘菊.参麦注射液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547-1549.
R256.2
B
1671-8194(2015)012-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