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5-01-25 07:01奇建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礼县草食牛羊

奇建成

(甘肃礼县畜牧兽医局,甘肃礼县 742200)

礼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奇建成

(甘肃礼县畜牧兽医局,甘肃礼县 742200)

1 草食畜牧业现状

1.1 草食畜饲养情况

2014年底,全县牛存栏7.70万头,其中,牦牛0.63万头,出栏3.13万头;羊存栏10.65万只,出栏6.16万只;牛羊总产值1.95亿元,占牧业总产值3.77亿元的51.7%。牛、羊销售收入对牧业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1.2 规模养殖发展迅速

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各类规模养殖场(户)1 394户,其中,各类养殖场(小区、合作社等)424个,牛羊养殖场(合作社)231个(养牛场70个、养羊场161个),牛羊养殖大户(牛、羊饲养量分别在5头和30只以上)584个,牛羊规模化养殖饲养量分别为3.93万头和9.22万只,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1.3%和86.6%。散养户减少向规模养殖的转变促进了养殖方式和经营方式由 “散”到“集”,由“零”到“整”。

1.3 牛羊良种化程度明显提高

牛、羊品种始终坚持引进改良、引进的原则,肉牛主要引进西门达尔、利木辛、安格斯等良种牛冻精,基础母牛引进秦川、鲁西黄牛以及改良种西门达尔、梨木辛等。在牛品种改良上采用“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供应冻精(液氮)、统一供应器械、统一业务(法规)培训、统一配种收费标准、统一组织管理。目前,全县已建成牛改站(点)14个,配备冻配技术人员18人。

1.4 牛羊养殖结构趋向合理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指导下,根据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充分利用饲草料资源优势“增牛羊减猪鸡”,利用区位优势“山区散养繁殖,川区集中育肥”,使畜牧业内部结构以及生产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同时,按照“改良”“淘汰”的思路,加大畜群中母畜比重,提高母畜生产能力。目前,母牛饲养数5.8万头,占存栏总数的75.3%,母羊饲养数7.4万只,占存栏总数的69.5%。

1.5 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按照“良种、良法、良料、良舍、良医”五良配套技术,强化对养殖场(户)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全县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有牧王、恒康、继陶3个养牛场达到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验收挂牌,有固泰、秦民、嘉丰、伊康源、健壮5个养牛场达到市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验收挂牌。标准化养殖有效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畜禽品种改良上,牛冷冻精液人工授配技术已普遍推广,基本取代了自然本交,情期受胎率可达到76.6%;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逐步展开,至目前已有3个养羊场采用人工授精授配母羊,年可完成授配母羊1 320只,受胎率可达到76.5%。在牛羊设施养殖上,全县累计建成暖棚圈舍面积10万m2,累计建成标准化牛羊圈舍4.8万m2,累计建成青贮氨化池3万m3,累计建成沼气或粪污无害化处理池2.3万m3。养殖科技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

1.6 饲草料基础进一步夯实

随着退耕还林种草、草原补奖等项目的实施,9.63万hm2天然草场得到了休养生息。每年人工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土地流转种植各类牧草2133.33hm2,年可完成全株玉米青贮6万t,可满足3.5万头育肥牛和3.8万只育肥羊生产用饲草料。逐渐实现了“牛羊下山、牧草入川”,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1.7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补充基层乡站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连续几年已招考录用本专业技术人员125人,累计全县正式技术人员达到203人,财政补助村级动物防疫员、草管员各568人(每村各1名),每个乡镇站所达到3~6名正式职工。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时补充到畜牧兽医行业,从而解决了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线断人散”的局面。

2 经验总结

相对于省内外草食畜发展情况,礼县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牛羊养殖发展比较滞后。客观上存在着交通信息闭塞、土地水利资源短缺、经济基础薄弱等,主观上存在着从事养殖业者文化素质低下、思想保守等,因此,发展草食畜存在着饲草料缺乏、生产管理粗放、牛羊及其产品品质低下、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不畅等制约因素,导致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为了实施好肉牛大县建设及抓好草食畜发展工作,县上由分管副县长专门负责,由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按照省、市有关草食畜发展行动要求,对发展牛羊草食畜的农户积极协调银行贴息贷款每户4~10万元,解决养殖户资金不足问题;利用项目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支持兴建标准化圈舍、扶持引进良种基础母牛、免费提供草种化肥等;对肉牛产业发展较好的养殖场积极申报国家项目支持,建成升级为标准化肉牛养殖典型示范场;对农户牛羊养殖建设圈舍用地、种植饲草流转土地、养殖所涉及的水、电、路等方面进行积极协调,一律按照农业生产用地、用水、用电等对待;县上农业、畜牧、金融、工商、扶贫、发改、环保等部门对农户发展牛羊草食畜积极提供技术、资金、土地、办证、项目等社会化服务,从而增强草食畜产业发展后劲。

2.2 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夯实草食畜发展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山区出现了大量连片弃耕地。县上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采用土地出让、租赁、流转等形式扩大种草面积。目前,全县养殖场(户)流转土地1万多hm2,每年种植优质牧草1 333.33 hm2以上;全县种植玉米1.13万hm2,养殖户青贮玉米秸秆6万t,收购麦秸8万t,满足了牛羊养殖饲草料需求。

2.3 强化疫病防控,保证牛羊养殖健康发展

加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动物防疫应急预案和防疫制度,强化疫情监测和动物检疫,全面加强口蹄疫等为主的疫病防控和常见病的因病设防工作;加强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推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2.4 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含量

充分发掘全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用现代科技武装、改造牛羊养殖业。一是大力推广牛羊人工授精技术,杂交改良生产肉牛肉羊;二是狠抓牛羊养殖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圈舍建设、精准化饲草料配合、秸秆青贮氨化饲料、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三是实行技术人员包场包户责任制,从建设规划设计、圈舍建造、设施配备、品种改良、饲料使用、疫病防治、粪污处理、检疫监管等方面入手,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农户按标准化要求规范生产,全面提高牛羊产业科技含量。

3 发展与展望

3.1 加大政府引导、扶持力度

一是对饲养基础母牛户进行补助奖励,可采取外地经验“见犊补母”;二是扶持兴建牛冷冻精液改良站(点),鼓励扶持兴建个体化人工授精改良站(点),完善“配种、产犊、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环节相结合的牛产业服务体系;三是有计划引进良种公牛、野血牦牛冻精、肉用种公羊,加大牛羊品种改良力度;四是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延长牛羊产业链条,促进牛羊肉产品加工、销售,争创优质、绿色牛羊肉品牌,走向牛羊肉高端消费市场;五是积极探索牛羊产业与“精准扶贫”最好的结对模式,鼓励养殖企业充分利用山区饲草资源、贫困户人力资源,积极吸纳、带动贫困农户,走出“企业+农户”共同致富发展的路子。

3.2 继续加大畜牧科技推广

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与联合,抓好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大力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强化养殖户科技培训,指导农户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坚持行政推动、示范推广、多措并举,以窖贮、袋贮为主要方式,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3 发展目标及规划

从2014年开始规划布局,制定全县肉牛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做好百头以上规模养牛场、示范村的选点、设计和论证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宣传,造大声势,相关部门做好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前期准备工作;职能部门按计划作好安排,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在肉牛、肉羊品种改良、饲料生产、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2015年,多渠道筹集资金,配齐牛羊生产服务设施;号召鼓励宽川、马河、固城、崖城、罗坝、湫山、上坪、洮坪、雷王、沙金、白关、桥头、草坪、王坝、滩坪、肖良、三峪17个草场面积大、草资源丰富的乡镇发展基础母畜养殖大户,主要以繁殖优良品种的牛羊为主;鼓励支持盐官、红河、祁山、永兴、永坪、城关、石桥、江口、龙林、雷坝、白河、中坝12个秸秆资源丰富的乡镇新建改建20个百头牛羊养殖场,主要以育肥销售肉牛肉羊为主。各乡镇选准一个牛羊养殖和牧草种植示范村,做好带头示范引领工作。饲料种植结构调整基本成型,加大青贮氨化饲料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百头以上养殖户户均有100m3青贮池1个,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户均有30m3青贮池1个。全县牛存栏达到7.8万头,出栏3.4万头,基础母牛达到3.2万头;羊存栏达到11.8万只,出栏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8 690t,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55元。

猜你喜欢
礼县草食牛羊
牛羊各几头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力助“礼县苹果”进京推广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驰援
《礼县人大志》出版发行
草原的牛羊
偏偏爱上草食男
牛羊市场近期行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