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体质偏性与六淫致病的关系*

2015-01-25 06:12刘英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偏性王琦脏腑

肖 勇,刘英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6)

试析体质偏性与六淫致病的关系*

肖 勇,刘英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6)

体质对六淫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易感性,六淫致病其发病形式、病变类型、疾病转归都与个体体质因素关系密切。故探讨六淫的概念及其致病机理、体质的相关问题及其形成机制,旨在阐释个体体质偏性对六淫致病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体质偏性与六淫致病的关系,这将为临床上诊治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体质;偏性;六淫致病;关系

1 关于六淫概念及六淫致病的探讨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6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若成为致病邪气,则称为“六淫”。张嘉霁[1]认为六淫的产生,一是六气的异常变化;二是人体正气虚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低下,六淫与六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病因与非病因相对性。吴弥漫[2]也认为,应时而至的正常气候变化称六气而非致病因素,但太过或非时而至者则称为六淫而为外感病因。

笔者认为六淫作为外来邪气,其侵犯人体只是一种激发因素(外因),而机体是否产生病理变化,还要看机体反应的内在条件(内因),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当机体某一脏腑经络自身调节功能(内因)有所缺失之际,则会招致相应的外邪得以侵袭,而外邪的入侵又进一步加重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与失调,如此产生突出的病理改变。正如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所言:“然必内有所伤,然后外邪得以入之。”因此,人体某一脏腑经络自身功能潜在失调,使之外邪乘虚而入,进而内外相干使人发病,这是六淫致病的病理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2 关于体质概念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

2.1 体质概念的讨论

关于中医体质概念的阐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2个观点:王琦[3]认为,体质是指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涉及个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匡调元[4]认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将决定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具有易感性,甚至会决定个体的病变类型,同时这种特殊性不仅是决定其病因病性、病位与传变趋势的重要因素,而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关系密切。

2.2 体质特征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体质特征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笔者认为个体的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前提条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灵枢·本神》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是孕育生命的最原始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最根本的物质。正如黄元御所说:“精者,生化之始基也,故生之方来谓之精,人身形象之根源,神气之室宅也。”但由于父母脏腑经络的形态及其功能存在差异,加之父母两精交合之后,或谨慎保养胞胎,或不知调养而劳心劳力,这些都决定了新生个体体质差异的先天因素。正如《论衡·气寿》所言:“禀气渥则其体强……气薄则体弱。”其次,后天调养的好坏也影响着个体体质的差异性。人体中的气、血、精、津液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来源于饮食水谷,是水谷中的精华物质,被称为“后天之精”。“后天之精”通过不断地充养“先天之精”,使人体脏腑经络得以濡养,从而共同促进个体体质特征的形成。因此笔者可以认为,个体体质特征的形成,受到先、后天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可以说体质是因个体脏腑经络所藏气、血、精、津液等基本物质的盛衰强弱而形成的个体特征,体质反映了个体正气强弱的差异性。

通过对体质特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现代医家提出了不少体质分型的方法。如王琦[5]将体质分为9种类型,即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匡调元[4]则分为6种类型,即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颇质;孙广仁[6]直接分为3种类型,即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笔者认为,王琦与匡调元的分法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体脏腑经络所藏的精、气、血、津液盛衰强弱的差异性,但孙广仁的3分法着眼于整体生理机能的强弱偏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个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属性及其机能的差异,简洁明了,既能高度概括体质特征的形成机制,又更有利于本文阐释体质与六淫致病的关系。因此,本文拟采用孙广仁的3分法。

3 体质偏性对六淫致病的影响

《灵枢·论勇》指出:“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薄皮弱肉,不胜四时之虚风……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正是由于体质的固有特质(偏性),决定了个体对六淫具有选择性和倾向性,六淫被这种具有特异性的体质因素所感应,进而“从化”为与体质特质相近的病邪。如风邪侵袭人体,偏阳体质之人多从化为风热病邪,偏阴体质之人则易从化为风寒夹湿夹痰之病邪;寒邪侵袭人体,偏阳体质之人多从化为风寒夹火之病邪,偏阴体质之人则易从化为风寒病邪;暑邪侵袭人体,偏阳质之人多从化为暑热病邪,偏阴体质之人则易从化为暑温夹湿之病邪;湿邪侵袭人体,偏阳体质之人多从化为湿热病邪,偏阴体质之人则易从化为寒湿病邪;燥邪侵袭人体,偏阳体质之人多从化为燥热病邪,偏阴体质之人则易从化为凉燥病邪等。

中医学辨证论治之精髓,其实质就是非常重视个体体质差异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这在《伤寒论》中得到充分佐证。张嘉霁十分注重将中医体质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如在发病方面,同为风寒引起的太阳病,若是卫阳偏弱之人则易发展为卫阳失固、营阴外泄的中风表虚证;若是皮肤致密之人,则多发展为卫阳被遏、营阴内郁的伤寒表实证。在治法方面,张仲景更加注重以体质状况作为处方用药的依据,如攻逐水饮的十枣汤,因其药性峻猛,张仲景特别提示“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如桂枝汤证则须“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麻黄汤证则“不须啜粥”。在疾病转归方面,同为太阳病,有一日而传变者,有二三日不传者,有“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有“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者,这些何尝不是体质因素的作用?体质强盛、正气充足则不易传变或能自愈;体质虚弱则容易传变,甚至久久不能自愈。

4 结论

综上所述,六淫作为外感邪气,实际上充当了一种激发因素,即外因;而体质内在条件,作为反应因素则是内因,不同体质对不同性质的淫邪,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和易感性,以致对疾病的发病类型、治则治法与转归过程,都表现出很强的倾向性。因此,体质偏性对六淫致病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临床上诊治疾病,应将体质因素考虑在内,方能对疾病的病理机制有较完整的认识,进而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1]张嘉霁.中医病因与非病因的相对性[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5):4-5.

[2]吴弥漫.《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5(1):9-11.

[3]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6-15.

[4]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288-329.

[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6]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07.

R222.19

A

1006-3250(2015)06-0681-01

2015-03-1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2BAB205078);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计划重点项目(2008Z03)

肖 勇(1986-),男,江西赣州人,在读硕士,从事中医临床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刘英锋(1960-),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经典辨证纲领的统一性与规范性研究,Tel:13970042524,E-mail:ncfengyingliu@163.com。

猜你喜欢
偏性王琦脏腑
Ultra-broadband absorber based on cascaded nanodisk arrays
银杏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GPS L1C信号中CNAV-2电文的帧同步方法研究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云南新现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密码子偏性及其聚类分析
看待中药毒性 厘清三大误区
论筋性脏腑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皇帝的新装》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