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承斌
腮腺腺样囊性癌1例
彭承斌
肿瘤 涎腺肿瘤 腮腺癌 圆柱癌 腺样囊性癌
患者,女性,57岁。“右侧耳垂区疼痛2年余,发现右侧耳垂下疼痛渐增性包块1年余”入院。患者约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耳后区出现疼痛,遂到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头孢、炎见宁)10天,疼痛无明显缓解。约半年后,发现耳垂下长有一约“花生米”大小包块,略疼痛。再次在当地医院行右侧腮腺区穿刺检查,给予抗炎治疗(头孢拉啶),疼痛缓解。穿刺病理检查提示:镜下见大量血液及炎细胞。约半年前再次在当地医院行右腮腺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腮腺低回声(考虑炎性),未行治疗,随后自行在家多次服用消炎药物(阿莫西林、头孢类),疼痛仍无明显缓解。近1年多来,发现右侧耳垂下包块缓慢增大至大“枣”大小,仍伴疼痛。我院门诊以“右腮腺区包块”收入院。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心率68次/分钟,呼吸18次/分钟,血压130/ 80mmHg。专科检查:双侧面部外形对称,右侧耳垂后下皮肤明显隆起,可扪一枚直径约3.0cm大小椭圆形包块,包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界限清楚,活动度可,触痛,表面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双侧颈部及颌下扪及肿大淋巴结。右侧腮腺区导管口无明显红肿,未见异常分泌物。入院诊断:右侧腮腺区包块性质待查(慢性淋巴结炎?腺淋巴瘤?)。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气管内插管全麻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腮腺病损切除术+腮腺部分切除术。术中充分顿性分离腮腺浅叶深层及其肿瘤,一并切除周围腺体及其深面瘤体,切除右侧腮腺剩余浅叶,用电刀烧灼并缝扎暴露的残留腺体。术后病理诊断; (右腮腺包块)腺样囊性癌,侵及周围涎腺及神经组织。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多发生于颌面部大、小涎腺,其中腭部最常见[1]。ACC约60%发生于小涎腺,发生于腮腺的较少见,约占35%[2]。大多数涎腺肿瘤属于低度恶性或良性。发生于腮腺浅叶的肿瘤多为良性,而发生于深叶内、下颌腺和舌下腺内的肿瘤恶性倾向性较大。多形性腺瘤(良性混合瘤)和乳突状囊腺瘤(Warthin's tumors)是涎腺最常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而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圆柱癌)是最常见的低度恶性上皮性肿瘤,前者好发于腮腺,后者好发于小涎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腺样囊性癌最重要的病理特征是有侵犯神经周围和血管周围的趋势,在原发肿瘤被切除后,可以在远处复发。
病理学上ACC分为管型、筛型和实质型3种亚型。瘤细胞排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上皮团块,其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囊性腔隙,内含黏液样物质。ACC同一肿瘤中可有多种类型表现,筛型最为常见,当实质型成分大于30%时,肿瘤侵袭性明显增强。ACC术前CT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肿瘤的范围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并可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在CT上ACC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等或低密度改变,肿瘤较大时出现筛状改变,浸润性生长及黏膜下生长,增强后有中等度强化。MRI较CT能更准确显示病灶范围、浸润深度等,尤其在神经受累方面,可见神经顺行或逆行增粗,不规则异常强化[1]。
虽然ACC为低度恶性肿瘤,但临床预后较差。目前手术切除和放疗仍是治疗ACC的主要手段。手术加术后放疗5年和10年的控制率可达64%~95%和68%~83%。肿瘤位于腮腺应采取腮腺全切,面神经保留与否需结合肿瘤是否与面神经邻近或侵犯面神经。术后辅助放疗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蔡卓莺,王国凤.双侧腮腺腺样囊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3):273-275.
2 Zhang CY,Xia RH,Han J,et al.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218 cas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Oral Maxillofac Pathol,2013,115(3):368-375.
3 郭启勇,主编.实用放射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4-367.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42
2015-8-2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