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2015-01-25 02:37:28付满香孙剑锋张孔德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3期
关键词:脓疱病羊圈舍

付满香 孙剑锋 张孔德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畜牧兽医局,江西九江 332600)

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付满香 孙剑锋 张孔德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畜牧兽医局,江西九江 332600)

1 养羊综合防控措施

1.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

应严格遵守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1.2 创建良好的羊只生活环境

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消毒工作。舍饲养羊时,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 d。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1.3 计划免疫

(1)无毒炭疽芽孢苗:用于预防羊炭疽。绵羊:皮下注射,0.5 ml/只,注射后14 d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注:此苗不能用于山羊)。

(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羊:颈部皮下注射,0.5 ml/只,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2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羊、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羊、山羊痘。按瓶签上的头份数应用,每头份用0.5 ml生理盐水稀释;羊皮内注射,0.5 ml/只(注: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注射后5~8 d肿胀,硬结,5~10 d逐渐消失。注射后4~6 d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 ml,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匀后每只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5ml/只,免疫期6个月。

(5)口蹄疫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肌肉注射,成年羊:2 ml/只,羔羊:1 ml/只。注射后15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注射后出现不良反时,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应该注意免疫规则于疾病威胁区不应考虑上述结果,为确保羊群健康,应紧急预防接种疫苗。

1.4 传染病紧急防控措施

羊群发生传染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封锁,逐级上报畜牧兽医部门,由市、县级兽医部门确诊,按国家《动物防疫法》做无毒化处理。

2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2.1 口蹄疫

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感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特点: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临床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精神不振,口腔黏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糜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黏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

鉴别诊断: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①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②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

③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2 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孢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①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②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③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④治疗:可肌注青霉素每次80万~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连用3~4d。或内服磺胺脒0.2g/kg,第二天减半,连用3~4d。

2.3 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1)流行特点:魏氏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孢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结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2)临床症状: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抽搐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关颈抽搐2~4h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常3~4h静静死去。

(3)治疗: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 ml,小羊50~80 ml。

2.4 羊的传染性脓疱病

(又称口疮),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1)流行特点:绵羊、山羊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成年羊同样易感,人和猪也可感染,无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自然感染主要由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转入健康羊群,引起群发,通过被污染的圈舍、牧场,用具而引起,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2)临床症状: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

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1~2周痊愈,痂块脱落,皮肤新生肉芽不留疤痕。严重的,颊面、眼睑、耳郭、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黏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

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

外阴型的少见。

与羊痘的鉴别诊断:羊痘的痘疹多为全身性,而且病羊体温升高,全身反应严重。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

(3)防治措施:

①本病菌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舍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他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d,防止病原体传播。

②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甲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本标软膏每日1~2次。口腔脓疱用0.1%~0.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涂撒冰硼散,2次/d,连用7d,痊愈为止。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霉素或磺胺嘧啶钠。

猜你喜欢
脓疱病羊圈舍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羊咳嗽怎么治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特别健康(2017年9期)2017-03-14 03:25:43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十招巧识病羊
乡村科技(2015年11期)2015-02-21 10:18:00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
家禽科学(2014年11期)2014-04-29 00:44:03
六看识羊病
湖南农业(2014年6期)2014-04-01 19: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