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伟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吉林长春 130022)
牛常见病及其防控措施
周立伟
(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吉林长春 130022)
随着养殖结构的调整,扶持政策的出台,养牛积极性增加,相关报道显示,我国牛的养殖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而且养牛场及养牛规模都在扩大,由此带来牛群的发病率增加。牛的抗病力较强,可以抵抗部分细菌或病毒感染,当牛生病时,初期也不会有明显的表现症状,但当牛的临床症状明显时就已经很难医治[1]。所以,养牛户在养殖过程中,要了解牛的常见病及病理变化、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提高牛的存活率,增加养牛经济损失。
牛群生长的环境不良,容易存留一定量的寄生虫,而寄生虫感染会使牛群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
牛群身体携带的寄生虫种类较多,主要为球虫和线虫两大类。这两种寄生虫一般是通过牛的消化道进行疾病传染,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了严重的危害。寄生虫对牛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吸收牛体内的养分,还会间接伤害其他器官,对部分组织造成机械性的伤害,引起牛群的免疫功能受损、消化不良、机体消瘦等症状,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牛的死亡。所以,在饲养牛群时,为了保证牛群的健康必须减少和防止寄生虫的感染,这样才有利于牛群的成长。
养殖管理和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1)每日定时清除带虫牛粪,做好消毒灭源工作[2]。(2)强化饲养管理工作,牛舍保持清洁,环境必须干净卫生,发现病牛时需要限制其活动直至治愈。(3)经常驱虫,特别在春秋季节,要加强驱虫工作,一定要选择低毒且效率高的杀虫药物。一般选择左旋咪唑或者硫氯酚,左旋咪唑的用法用量为口服50 mg/次,3次/d,药物和饲料搅拌在一起让牛摄入,连续服药8日。硫氯酚的用法用量为口服60 mg/次,3次/d,药物和饲料搅拌在一起让牛摄入,连续服药8日。虫卵检测法也可以适当使用,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在牛群疾病的种类中,消化道疾病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早期时不易被察觉,导致该疾病往往被忽视,等到牛群的消化道疾病表现明显时已经到了很难治疗的阶段,情况严重时容易引起牛的死亡。消化道疾病在牛身上一般表现为胃臌气。
引起牛消化道疾病发生的原因:(1)吃了变质的或者发霉的饲料、饲料酸度过高、摄入精料超过一般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易引起牛胃肠炎。有时候突然调换饲料或者饲喂了有毒饲料也会引起牛的消化道疾病。(2)牛的生长环境不通风,以及透光效果太差,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发生消化道类疾病。(3)饲养无规律也是一重大因素,让牛饱一顿饿一顿,没有定时定量地对牛进行饲养也会导致牛的消化道疾病发生。(4)牛每日食用的草料太差,劣质草料也会引起牛的营养不良。通过上述四点分析可得,对牛群加强科学饲养是关键,保证饲料的健康、优质、新鲜,并注意保证牛舍的通风以及透光,经常打扫牛舍,保持牛舍的干净卫生[3]。
3.1 牛口蹄疫
引起该疾病的是一种热性病毒,名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具有传染性,传染对象一般为偶蹄类动物。该疾病传播迅速,且传播途径较多,患上该疾病的牛会有蹄部、口腔黏膜出现水泡的现象。牛口蹄疫可以直接传播也可以间接传播。直接传播即通过创伤、配种的方式进行传播,间接传播即通过唾液、粪便、饮食、空气等进行传播。牛在患上该疾病的第二周体温会升到40℃,随后颊部皮肤、舌头、口腔开始出现水泡,且伴有呕吐现象。水泡破裂后,皮肤开始发生溃疡以及烂斑,再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牛的死亡。一般发现病牛立即隔离、宰杀,病情较轻者给予足够的营养饲料,增强其抵抗力。对牛的活动场所以及食用器具进行杀菌消毒,并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治疗牛口蹄疫的用药方法一般为: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液对皮肤进行清洗,再涂抹浓度为1.5%的明矾溶液,蹄部则涂抹碘甘油、甲紫以及青霉素软膏。最后,用绷带扎紧。若病牛的情况较为严重,则在上述基础上,另加注射营养剂以及安钠咖等强心剂。
3.2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一般由分枝杆菌引起,人畜共患,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发生该疾病的牛组织器官开始发生病变,干酪样坏死。由分枝杆菌引起该疾病属于内在因素,而由于牛自身的抵抗力差,牛舍环境脏乱且不通风引起的属于外在因素。牛结核病有几个月的潜伏期,发病速率较为缓慢,潜伏期牛的表现症状与健康牛一样,偶尔有咳嗽现象。牛结核病菌的主要攻击组织为肺部以及乳房,一旦发现患病牛需要立即隔离、宰杀,防止疾病传染。定期给牛群进行消毒检疫,且粪便也需进行妥善处理,出入的车辆也要进行消毒杀菌工作,确保安全健康。
要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首先,饲养员必须对牛群进行科学饲养,配料必须优质健康,这样才能保证牛群的营养全面,增强牛群的抵抗力,其次,牛舍环境一定要好,保持牛舍干净通风,清洁卫生,一定要注意牛舍的通风效果以及透光效果要好。然后,要对牛舍以及牛群定期消毒,防止疾病感染,一旦牛发生疾病需立刻进行诊治和处理,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养殖员需要多了解牛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健康养殖。
[1] 郭荣,连文生.奶牛场常见病原微生物的鉴别及形成原因分析[J].饲料广角,2007,(23):32-34.
[2] 苏江坤.牛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4,(7):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