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2015-01-25 00:40:43韩立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肝硬化常规心理

韩立燕

(黑龙江大庆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韩立燕

(黑龙江大庆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6)

目的 对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体会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不同,将患者随机的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4例患者,观察组24例患者,两组患者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低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

心理干预;肝硬化;常规护理;应用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压力的不断增大,肝硬化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肝硬化是内科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是由于一种或者是多种肝脏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导致的一种弥漫性肝部损伤。肝硬化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障碍、内分泌高压、门静脉高压、消化道以及全身的不适症状。肝硬化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加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是关键[1-2]。为了对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临床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我院针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展开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48例对象为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中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16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24岁,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26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有22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不同,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非常相似,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1.2方法:对于两组患者首先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为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抗肝纤维化、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两组患者对于重度肝硬化患者除给予良好的住院环境外,还应对焦虑恐惧的患者进行正确引导,积极暗示,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既来之则安之,处病不惊。对悲观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表现出最大的同情心,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消除心理障碍,保持稳定情绪。同时积极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培养兴趣,树立信心,使其看到治疗疾病的希望。

1.3护理效果: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分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其中显效是指患者自己感觉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并且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肝脾缩小;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得到有效的缓解,肝功能改善并且腹水减少;无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1.4统计学处理: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如果得到两组数据之间的分析结果有P<0.05,则表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效果对比: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之后,观察组2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16例,有效的患者有6例,无效的患者有2例,总体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9例,有效的患者有10例,无效的患者有5例,总体有效率为79.17%,两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

2.2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观察组24例患者中对于护理十分满意的有15例,满意的有9例,总体满意率为100%,对照组24例患者中对于护理十分满意的患者有8例,满意的患者有13例,总体满意率为87.5%,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到P<0.05,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肝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病程长、难治愈、对患者的损伤大,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以及生命健康等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面对各种不利的影响,患者经常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出现抑郁、焦虑、恐惧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这些情绪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治疗的效果[3]。因此,在肝硬化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心情的愉悦,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方案,注重患者用药特点,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应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尽可能用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廉价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富裕患者可选择不良反应小,较高档次药物进行治疗,即显示了患者的财力,又满足了其高贵身份的心理需求。

考虑到肝硬化疾病本身的特点,在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饮食、用药、以及运动和休息方面的护理。首先,肝硬化患者通常由于肝功能出现障碍,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消化系统,因此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知道患者选择优质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低脂肪并且没有刺激的食物。同时对于具有腹水的患者应该知道其进行无盐或者是少盐的进食方法。护理人员应该嘱咐并且监督患者严格的服药[4]。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及保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这充分的体现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严密的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诉求。同时,向患者及其家人介绍在我院获得成功治疗的案例,使患者及其家人建立起治愈的信心和康复决心。

[1]贾文燕.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7(3):198-199.

[2]王艳,胡菊英,蒋依果.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7(1):234-235.

[3]姜华静,刘怡.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8(2):56-58.

[4]许伟,杨昌霞,宋艳燕.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3):23-25.

R473.5

B

1671-8194(2015)11-0236-02

猜你喜欢
肝硬化常规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常规之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6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别受限于常规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4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西藏科技(2015年3期)2015-09-26 1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