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丹
(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
孙丹丹
(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旨在发现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根据职业史的不同存在着怎样不同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原因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临床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患者33例的心理状态的观察。结果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患者33例,根据接触史的不同,心理状态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结论心理护理要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并且要明确产生的原因,才能给予正确的心理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在护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心理护理
WHO近年已经提出,健康的标准是:不只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如精神医学所说,人是心身的统一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际关系的高度复杂化,人的认识程度不断更新变化,人们在患躯体疾病的同时必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变化及至障碍,其结果是对躯体疾病的治疗及影响为正负两项,分别起着减轻和加重身体疾病的作用[1]。作为治疗身体疾病的医院,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2]。护理工作者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3]。现在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趋向科学化,心理护理的实施无序心理护理已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过渡到注重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发挥和运用。
近几年我们接触了33例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患者。其中根据其职业史,分为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见于我们对这33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我们发现他们虽都同样是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但心理状态确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及产生的原因,我们给予了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2.1不平衡感。主要表现:这类患者对任何事情都存在极大的不满,经常责备他人,语言偏激,容易受激惹,稍有不满就会把情绪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
心理状态分析:他们都是因工负伤,觉得是因为他们当年打的江山,才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自己的确留下了不可愈痊的疾患,对社会、对单位甚至对医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满。
心理护理措施:我们语言要诚恳,对不同身分、不同职务的患者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要对他们更加尊重,而且深表同情。尽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联系单位经常探望,让其感觉有被重视感,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真正地做到相互理解、将心比心,就能够更容易的化解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和矛盾和隔阂,从而减少和避免许多医患纠纷。语言要讲究艺术性,要有幽默感,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满意。
2.2失落、孤寂感。主要表现:患者有今非昔比感,空虚、无聊,无价值等感觉。心理状态分析:一种人有认为自己没用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措施:安排患者有参与感的活动,让其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要经常给予鼓励,使患者感到自己还很受社会、别人的需要,自己还有能力发挥作用,是有利于患者健康的。
2.3埋怨心理。主要表现:患者经常发脾气,抱怨家人、抱怨社会、抱怨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分析:由于长期疾病对其困扰所至。心理护理措施:医务人员要耐心解释,讲些国家、单位好的政策,讲些新人新事,培养患者乐观情绪。并嘱其家属配合,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2.4不满足感。主要表现:让医师开具大量药品,经常提些无理要求,认为不论身体哪个器官病变都是由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治疗费用都应由单位或医保中心承担。心理状态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大都都是企业工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疾病的认知不够。心理护理措施:医务人员要用丰富的医学知识,极强的说服力,向患者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发展以及所产生的并发症,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向其讲解国家、企业、医院的难处,以取得患者的理解。
3.1自责感。临床表现:患者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往,很少谈自己的看法,喜欢一个人独处。经常唉声叹气、烦闷、埋怨自己。心理状态分析:他们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是自己的疏忽和大意所致,并给自己的身体、家庭、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心理护理措施:在生活上给予极大的关心,尽其所能的帮助患者,用真诚打动患者。并用丰富的知识开导患者(讲明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预见的,任何人都会有过失,人要保持乐观的心理)。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请家属协助帮助患者减轻自责心理。
3.2焦虑感。主要表现:患者常常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担心被家里遗弃,担心自己一直不能愈痊,影响以后生活。
心理状态分析:患者因住院后收入减少,又丧失了一个好的劳动力,而且有时还需要家里人护理,给家人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家里人因长期护理出现不耐烦现象。
心理护理措施:我们应该耐心倾听患者诉说,深表理解,适当的安慰,正确的解释疏导、暗示,举例说明及适度、恰当的保证,你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注目、一句调侃、一个建议、一声询问、一下抚摸,他内心就会很自然的产生熟悉、亲切、信任[3],相信你在他们心目中已经确立了地位,他确信你一定能帮助他,便能讲清焦虑的原因,于是“对症下药”开始沟通。并让其家属配合,会减轻患者的焦虑,缓解减轻临床疾病表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恐惧感。主要表现:患者反复询问病情,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畏手畏脚,不想再从事造成事故的活动:如(点燃气灶或点煤烟炉活动)有时甚至表情淡漠、神情恍惚。
心理状态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一般都是由自身原因造成,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恐惧心理,加之对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这类的疾病不够了解,当出现身体无力或四肢麻木时感到恐惧。
心理护理措施:耐心讲解病情,引导他们科学的理解疾病的愈后,消除心理压力,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帮助建立良好的病友之间的关系,使患者之间能够进行融洽的语言交流,互相介绍经验,谈其感受,组织同病房的患者听听音乐、打打扑克,使其心情舒畅,医护人员要在生活上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家属经常探望,以便患者能够战胜恐惧心理。
3.4怀疑心理。主要表现:患者胡乱猜疑、满腹疑虑,对某些药物效果不相信,有时甚至不配合治疗。
心理状态分析: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病情反复,怀疑医务人员没认真负责、对症治疗,只是为了谋取经济效益,怀疑心理油然而生。
心理护理措施:经常巡视病房,和患者接触,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其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轻柔、庄重、镇定、认真从举止给患者心理安慰。而且医护人员要学会控制情绪,时时刻刻乐观、开朗、以此去感染患者,切忌惊慌失措。要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取得患者的信任。
根据这33例患者的心理护理实践,我觉得要想做好心理护理必须要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极大的责任心,不同职业,不同环境,不同原因,心理状态就会有所不同,所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就要有区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采取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就是知其因才能断其果。能较准确地判断其心理危机的性质、强度及其主要原因;针对问题进行探讨,不能急于求成。能针对其特征施以个性化、显现良效的对策。
[1]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1):77-78.
[2]梁燕仪,阮洪,蔡文玮,等.浅议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219.
[3]李洁霞.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华夏医学杂志,2005,9(5):747.
R473.5
B
1671-8194(2015)11-02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