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动物实验工作能否达到比较确实可靠的结论,在于实验前的周密考虑和拟订出尽可能详尽、客观和符合实验要求的动物实验设计。2014年,长沙市为研究市面上不同口蹄疫疫苗对猪的保护效果及生长猪接种疫苗后免疫抗体消长过程,进行了疫苗免疫效果比较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本人深感动物实验设计至关重要,现就几点粗略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动物实验场所的选择方面
同一来源的动物群,其实验结果的可比较性较为可靠。因此,尽可能选择同一养殖场同栏舍待产母猪成为实验考虑因素之一。在动物实验场内,制定动物实验的日程表,注明实验步骤、时间、样本采集情况、观察数据等内容,严格按照技术流程操作,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性,避免动物的人为性损失,非常重要。同时,动物实验场所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选择也是确定动物实验场所必须考虑因素之一。
2 动物实验疫苗的选定方面
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其中O型对畜牧业影响最为严重。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我国实行强制免疫政策,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本实验根据实验目的选定政府发放疫苗和市场销售疫苗8种类型疫苗,全面覆盖当前养殖业市面上口蹄疫常见疫苗,具有现实意义。
3 动物实验诊断试剂盒的选择方面
防治口蹄疫的关键是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目前用于口蹄疫诊断的血清学技术有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中和试验(VNT)、间接血凝试验(IHA)等,其中ELISA由于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实验快速、可靠性好等优点,成为国际上检测口蹄疫的最常用方法之一。ELISA又包括液相阻断ELISA、间接ELISA、固相竞争ELISA、间接夹心ELISA、单克隆抗体ELISA、PCR-ELISA、Dot-ELISA等。液相阻断ELISA由于主要应用于检测免疫抗体,评价口蹄疫疫苗免疫效力而适用于本次实验。
4 动物实验时间的设定方面
动物实验设计时,必须充分预计母猪生产时间,必须充分考虑生长猪免疫抗体消亡波动,必须充分留出生长猪实验间隔时间,充分估计到动物不可预料的死亡或是自然死亡可能给实验带来的影响。
5 动物免疫程序的制定方面
动物实验设计时,虽然疫苗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中提供一个参考免疫程序,但由于各地疫病流行特点、饲养管理、母源抗体干扰以及疫苗性质、类型和免疫途径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免疫程序可通用。因此,有必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参考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合适的动物免疫程序来进行实验。
6 实验动物的选择方面
动物实验设计时,实验动物选择应充分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在实验进行前对待产母猪进行采血检测,选取口蹄疫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的母猪所产临床健康、个体差异不明显仔猪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的一致性。同时,设置实验动物对照组,“对照”是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任何没有对照组的实验,其结果一般说都是不可靠的。对照组设置不适当的实验,同样也是不可靠的。
7 动物实验的评价方面
7.1 实验全过程的观察
存活率即是动物实验全程观察最直观的体现。动物疫苗实验主要目的是验证疫苗效果,确保动物健康。如果不同动物疫苗之间存活率差异显著,则说明不同动物疫苗之间免疫效果不同。
7.2 实验动物形态学上观察
动物医学研究中,临床观察到的数据是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在实验过程中,动物的饲喂情况、运动方式、健康状况、数量、个体大小、免疫副反应状况等信息必须记录在案。同时,根据接种后不同临床表现,给予无、轻微、中度、中度、死亡五种免疫副反应判定标准,便于直观表述动物疫苗免疫的临床状况。
7.3 动物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