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筱丽 胡发硕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柳州 545003)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畜禽解剖生理》课程中应用与探索
龚筱丽 胡发硕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柳州 545003)
就《畜禽解剖生理》学科特点而言,具有较强的动手性、实践性。传统的《畜禽解剖生理》课教学模式,教师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但是操作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从根本上,难以适应《畜禽解剖生理》教学的特点。文章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畜禽解剖生理》这门课程为主体,分析本课教学普遍存在学习能力普遍不强、课堂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课程考核的方法单一等教学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于《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的设想,以供参考和借鉴。
理实一体化 畜禽解剖生理 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并且借助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但是,在21世纪这样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社会里,仅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各种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工作。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是与学校教育离不开的。由此可见,尽快实现学校教学中的理实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畜禽解剖生理》这门课程为主体,并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希望能为众多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理实一体化奠定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
从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畜禽解剖生理》的教育教学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2.1 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强
《畜禽解剖生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新鲜事物,大家基本上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的。同时,由于《畜禽解剖生理》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有那么多的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太过于抽象,不是特别容易理解,虽然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上述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不强,很难真正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2 讲授是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
在《畜禽解剖生理》的教学课堂上,讲授依然是教师所采用的最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恨不能在45分钟的时间里,将所有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全部都传授给学生,历年的考试重点更是教师们反复强调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甚至根本没有办法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是无从谈起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又怎么能够得到提升呢?
2.3 课程考核的方法单一
从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畜禽解剖生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的评价方式,是通过试卷考试的方式实现的,主要就是期中和期末测试。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仅仅能够考察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本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地考量出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真正的能力。与此同时,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很容易因为一次成绩就对学生做出最终的评价,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实现《畜禽解剖生理》的理实一体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 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要想真正实现《畜禽解剖生理》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师首先就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对于《畜禽解剖生理》这门课程而言,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最为重要的是,更为重要的要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熟练应用这些知识。为此,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教学观念:
第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前进路上的领路人,而不是绝对的支配者;
第二,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或者做笔记的过程;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尤其是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走近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3.2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往往可以创设一种比较轻松、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为全面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例如,在讲授《猪、犬和鸡的解剖生理特征》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猪、犬和鸡的解剖生理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同时对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根据它们的解剖生理结构,并结合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能不能找出一些规律和特点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进行分组讨论,讨论之后各个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各自讨论的结果和答案。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与归纳,给出正确的答案。
但是,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第二,对于学生讨论出来的结果,无论对与错,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与肯定;
第三,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确保能够在恰当的时间提出符合实际教学内容的问题。
此外,也可以在实验室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验室这一特定的情境下去展开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里开展的,学生们能够做的也有认真听教师讲课。但是,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打破这种常规,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开展实验教学。将课堂搬到实验室中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实验中来,而教师则可以借助实验这一特殊的手段,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开展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就是将学生带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观察中思考。
最后,教师也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这一特殊的手段,将原本抽象、生动的一些东西更加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进而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3 将实践部分纳入现有的考评体系
《畜禽解剖生理》这门课程真正的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各种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为此,在现有的考评体系中,教师一定要加大实践部分的比例,并合理设计实践部分的考试,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仔细观察,做出记录,打出合理的分数,并且将这种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所在,以便在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客观地去对每一个学生做出评价。
此外,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开展以赛促学的考评方式,也就是说根据所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比赛,包括理论比赛和技能比赛。在每一章节的内容结束之后,展开比赛,作为初赛,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定以后,选出五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决赛,也就是当一学期的全部内容都学习以后,再开展的比赛。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将学生每一次比赛的成绩详细记录,算出平均成绩,作为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畜禽解剖生理》课程作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力一直不是很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畜禽解剖生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师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将实践部分纳入现有的考评体系;做好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全面提升《畜禽解剖生理》课程的教学实效。
[1] 李建军.《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初探[J].新课程,2010,(10):51.
[2] 潘基桂,朱炳华.中等职业学校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37-39.
[3] 王一明,张海兰,张国平,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畜禽解剖生理课程中的部分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75.
龚筱丽(1977-),女,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