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粉
(河南伊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伊川 471300)
秋冬季猪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周翠粉
(河南伊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伊川 471300)
成年猪适应当地环境之后很少会患这种病(除非接触到新型病原),而青年母猪当中偶尔会发生。若未经及时治疗,对本病尚无免疫的猪只染病后死亡率可达10~15 g。
猪流感引起的肺炎发病通常为急性。地方性肺炎在易感群中的发病可为隐性,但最后可能会迅速感染许多母猪,造成严重病情。
在生长猪和肥育猪易患的疾病当中,慢性呼吸道病是对猪场效益影响最严重的一种疾病。该病非常普遍,且难于预防、控制。猪群会表现采食下降、生长缓慢、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有些猪群死亡率还会上升。需要对病原、猪只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所了解之后才能有效控制这种病。
猪群第一次发病时,若未实现有效控制,病情会很严重,会造成一定的死亡率。
猪鼻炎是2~5月龄猪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患。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吸气困难和发鼾声,吃食时可见吃几口抬头用嘴深呼吸或做换气动作,吃饱后或剧烈运动后鼻塞和呼吸困难症状更为明显。
猪后圆线虫病主要是由于在猪支气管的内部寄生的圆形目、后圆科线虫所引起的疾病。一般而言,这种虫多寄生在肺部,且丝状出现,所以也叫肺丝虫病。这种病一般常见于仔猪,对于仔猪的质量和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危害,也会造成仔猪的死亡,因此,养猪户一定要对此进行严加防御,以免影响自己的收入。
这种病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3月龄仔猪是得病的高发群体;它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一般猪场的密集式喂养是这种病的高感染区域;气候条件差、运输条件差都会诱发这种病症;猪群之间也会感染细菌,从而加速其死亡。
气候变异也是猪群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加上猪圈环境差,饲养员的技术、饲料的选用等不过关,都会诱发流行性感冒,而且如果带有病毒还会得猪副嗜血杆菌病。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对患猪要早发现,早治疗。
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主要症状为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多在冬春季节以及气候骤变时发生,该病也常继发猪副嗜血杆菌病。
夏秋季节正是苗猪曲霉菌性肺炎的高发期。不少分散养猪户中,新买进的商品苗猪,经过5~7 d饲养后,出现咳嗽、打喷嚏、喘气、呼吸困难等症状,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果而死亡。调查发现,凡患有上述症状死猪的农户,猪圈都有一个共同的疑点:猪圈矮小、潮湿、不通风,四周墙壁长有一层厚厚的霉毛菌。各户事先都没有对圈舍进行消毒,图省事就购猪放养。苗猪进圈后,墙壁上的霉菌通过呼吸道(鼻腔)和消化道(舌舔)进入机体后,呼吸系统感染而发病。
猪气喘病(又称喘气病或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霉形体(原称支原体)引发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呈犬坐式腹式呼吸,不爱运动,食欲减退等。特征性病变多为融合性支气管炎,肺常见有“虾肉样”实变。
猪的不同年龄、性别与品种都能感染。病原体长期分布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也可随咳嗽呼出气体污染周围环境,传染其他猪只。在新疫区爆发的初期,怀孕后期的母猪常呈急性经过,症状严重;流行后期或老疫区则以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多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经过和隐性感染为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但以寒冷、潮湿的冬春季多发,气候骤变,饲养管理不良,环境卫生不佳等原因引起猪只抵抗力降低时均可诱发本病或加剧病情。
猪受寒感冒后,机体抵抗力降低,原来潜伏在支气管内的致病性细菌乘机侵入黏膜,而引起支气管炎。此外,空气恶浊、有刺激性的气体、熏烟、灰尘、体内寄生幼虫移动时的损伤等,也可引起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早春及晚秋季节,尤以老幼体弱的猪,其他猪在营养不足、青绿饲料缺乏时易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