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丰
(共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00)
共和县动物卫生监督状况的回顾与展望
王有丰
(共和县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00)
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检疫是控制动物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是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力保证。认真回顾总结共和县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开展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的情况,对于依法组织实施动物检疫、监督,全面深入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多年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有关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监督执法,取得明显成效。
1.1 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坚持“三个面向” 的工作方针。一是面向各级领导,主动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宣传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争取支持,同时请领导出面参加宣传活动,强化宣传效果。二是面向社会各界,争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把宣传工作延伸到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三是面向管理对象,把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交给群众,争取主动配合。
1.2 矢志不渝地抓好队伍建设
机构和队伍是动物卫生检疫工作的基本保证。经过多年努力,结合省、州动物卫生监督所安排部署,完善了共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健全了共和县动物检疫站。检疫监督机构的建立健全,为落实控制动物疫病提供了技术保证。
共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始终坚持抓住3个关键环节不放。一是动物卫生检疫监督队伍的组建,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二是抓好动物卫生检疫监督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坚持省、州、县三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通过经常性的考核和检查。截至2013年底,全县动物卫生检疫监督队伍人数65人,其中大中专科以上学历的63人,占总人数的96.92%,动物卫生检疫监督队伍的建立和提高,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开展。
1.3 严肃认真地履行监督职责
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国家赋予畜牧兽医部门的职责,是落实《动物防疫法》的具体体现。共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取定期监督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制度集中力量查处案件,以此为突破口,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全面工作,使检疫监督执法工作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2.1 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全县在产地检疫工作中,主要是坚持把好“三关”。首先是检疫人员的选用关,选用一批具有一定的检疫业务水平、热心动物检疫工作、乐于为群众服务的动物检疫员进行产地检疫。其次每年牲畜出栏高峰期掌握本地区的牲畜出栏情况,随时对即将出售的动物进行产地检疫。三是产地检疫证回收关,对调运出省境的动物在实施运输检疫,换发运输检疫证时回收产地检疫证,对未接受产地检疫的要补检并按规定加倍收取检疫费。
2.2 严把屠宰检疫关
保证群众吃上“放心肉”。屠宰检疫作为肉类食用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即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的措施,又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否把好这一关,是对动物检疫机构和人员的最现实的考验。我们主要围绕定点屠宰,开展到点检疫,确保检疫监督到位。具体说,就是做到“四个坚持”,实现“三个到位”。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促进生产、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二是坚持屠宰场(厂、点)的设立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要求;三是坚持谁检疫谁负责的原则;四是坚持屠宰检疫是政府行为,农牧部门理应认真履行职责。“三个到位”即检疫人员到位、检疫检验设备到位、检疫监督要到位,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检疫,依法监督管理。通过严格的宰前宰后检疫检验和无害化处理,保证了上市肉品的质量。
据2013年底统计,全县屠宰场实行了定点屠宰,到点检疫上市肉品的检疫率达100%。全年定点屠宰检疫各类动物94确137头(只、匹);检疫动物产品:肉类1 878.52 t,生皮7.63万张,绒、毛326.4 t,禽副产品54.3 t;运输检疫各类动物96 450头(只)、动物产品1 878.5 t,生皮7.63万张,绒、毛326.4 t。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在控制动物疫病流行,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效益明显。
2.3 狠抓市场检疫
严防病害肉进入市场。市场处于动物生产和消费的结合点,是动物检疫工作的窗口。为了切实搞好市场检疫,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检疫人员的培训上岗;二是加强督查力度;三是提高上市动物及产品的检疫率。经过多年反复实践后,市场检疫逐步走向成熟,检疫人员的形象逐步树立,检疫工作的地位得到确认。
3.1 强化基础检疫
新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组织开展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方面的职责,而履行职责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检疫状况,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尽管近年来较为重视,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但仍然是薄弱环节,迫切要求我们集中精力,实实在在狠抓几年,尤其在检疫组织、检疫秩序和检疫质量上多做文章。
3.2 重塑动物检疫队伍
我们目前这支动物检验员和监督员队伍是在长期的检疫监督工作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对于保证控制动物疫病的任务落实,对于维护检疫监督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动物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防疫监督队伍的建设也是如此。要使防疫监督队伍具有相当很强的专业技术、执法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面临重塑动物检疫监督队伍的严肃问题。所以,建设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动物防疫监督队伍,应始终摆在检疫监督工作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