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延红 李瑞彬
(云南省蒙自市雨过铺镇畜牧兽医站,云南蒙自 661100)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汤延红 李瑞彬
(云南省蒙自市雨过铺镇畜牧兽医站,云南蒙自 661100)
众所周知,畜牧业发展的成败关键在防疫,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往往会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灾难性损失。只有搞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才能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本人近20年的工作实践,就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动物防疫 存在问题 对策
当前,农村散养户在整个养殖业中依然占有较大比重。同时,随着养殖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动物流通更加频繁,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而搞好动物疫病防制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社会稳定的需要。
1.1 村级防疫员整体素质不高
村级防疫员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而有的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有的是自学成才或子承父业,文化程度低,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治远远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有的注射疫苗不规范、防疫登记表填写不完整、免疫户口册发放不到位,耳标佩戴率低;有的责任心不强,畜禽防疫的疫苗种类及次数均不到位;甚至有的防疫员不打任何疫苗。
1.2 村级防疫员工作强度大,但待遇偏低,人员不稳定
目前,绝大部分村级防疫员劳务报酬是由中央、省、市3级配套,每月150元,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有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6种。而防疫工作面对千家万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作环境的特点是“脏、苦、累、臭”,报酬与工作量极不相称,在利益上存在“以病养医”的情况,这就造成村级防疫员缺乏,防疫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1.3 农村养殖方式落后,防疫意识淡薄
畜禽养殖多数集中在农村,养殖模式为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动物防疫条件差,而散养户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防不防疫一个样。见别人养的牲畜没防疫也未发生疾病,或防疫后有个别发病就认为防疫无用,以后便不再愿意搞防疫接种了,还大肆宣传防疫无用,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导致防疫工作相当被动,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
由于村级防疫员队伍还未健全,对散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偏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
1.5 村级无动物防疫所,设施设备落后
一是无防疫场所。冰箱、疫苗及一应防疫用具无处摆放,只能摆放于村级防疫员家中,疫苗质量难以保证。二是防疫装备落后。在防疫注射过程中,防疫人员被动物咬伤、踢伤现象时有发生,人畜安全难以保障。三是疫情扑灭装备空虚。一旦发生疫情,基层兽医人员连最基本的防护服都没有,更别说其他装备,兽医人员的自身安全难以得到保护。
2.1 严格落实防疫工作目标责任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切实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来,乡镇要严格执行“政府与村委会、畜牧兽医部门与防疫员”之间分别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真正做到责任落到实处,并确保免疫质量,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2.2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技术培训
为了更好地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每年应组织乡村兽医、执业兽医、养殖专业大户等集中举行1~2次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畜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防检疫技能、畜牧新技术、养殖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不断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2.3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养殖户防疫意识
要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标语、报纸、发放宣传单、科技进村、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防疫基本知识,使之家喻户晓,让养殖户深刻认识到“宁可千日无疫,不可一日不防”、“防疫就是增效,少死就是增收,发展与保护并重”的道理,自觉主动接受动物疫病的免疫。总之,要通过多渠道宣传、培训、学习,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提高防疫的意识,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2.4 重组村级防疫员队伍
建议将现在村级防疫员人数缩减至原来的30%~40%,原3级配套补贴资金总量不减少,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村级防疫员年龄设置在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劳作方式以现在每人包干一村,改为以2~3人为一个小组,分片包干,整村推进,有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确保免疫密度。
2.5 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基层防疫机构和队伍是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基层防疫机构是否健全,防疫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方面要将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各级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预算一部分资金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经费,保障基层动物防疫站所有效运转,开展工作,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要稳定基层防疫队伍,尤其是村级防疫员队伍,应适当提高人员经费、工作经费、防疫设施设备经费,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后顾之忧,稳定人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中。
目前,村级防疫员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能够推动防疫工作顺利进行,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循环发展和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最基层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1] 张丽琼.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设[N].云南经济日报,2012-01-16(03).
[2] 潘永合,潘永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