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慧逯彦果
(1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水741020;2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0)
甘肃小陇山林区木本植物中常见重要蜜源植物简介
何智慧1逯彦果2
(1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水741020;2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0)
甘肃省的森林按山系水系或地域的不同,划分为白龙江、小陇山、洮河、大夏河、祁连山、关山、西秦岭、子午岭、康南、马衔山等10个面积较大的林区。小陇山林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最主要的林区之一,总面积7224平方公里。小陇山林区地跨天水市、陇南市和定西市三个地区,覆盖秦州、麦积、清水、武山、徽县、两当、礼县、漳县八县(区),主要包括21个林场,分别为:麦积林场(麦积区)、党川林场(麦积区)、百花林场(麦积区)、龙门林场(麦积区)、观音林场(麦积区)、太碌林场(麦积区)、立远林场(麦积区)、东岔林场(麦积区)、山门林场(清水县)、李子林场(秦州区)、滩歌林场(武山县)、麻沿林场(徽县)、江洛林场(徽县)、高桥林场(徽县)、榆树林场(徽县)、严坪林场(徽县)、云坪林场(两当县)、左家林场(两当县)、张家庄林场(两当县)、洮坪林场(礼县)和黑虎林场(漳县)。
甘肃省是我国三大放蜂路线西线的主要线路,被誉为“西北大蜜库”,而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天水、陇南、定西等地更是甘肃省的重点养蜂区域、放蜂区域以及优良蜜源区域,而小陇山林区正好地跨天水、陇南和定西市的部分区域,包括了大部分尤其是所有林区的优质蜜源区域,是甘肃省养蜂生产最主要的区域之一。小陇山林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森林植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全林区共有植物224科,945属,近2700种。其中木本植物800多种、草本植物1900多种。在木本植物中,有200多种蜜粉源植物,花期从3月初至9月底,历时约7个月,各花期连绵不断,衔接紧密,为养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证。每年全国有大量的蜂场从汉中进入天水采集油菜后,结合小转地采集当地的洋槐、狼牙刺、五倍子以及林区各种蜜源,可以一直持续至9月底,连年获得丰收。下面简要介绍小陇山林区木本植物中23种主要蜜源植物以及重要辅助蜜源植物的花期、泌蜜情况以及分布区域等,以期对全国西线放蜂路线上蜂农的养蜂生产提供帮助和参考。(以开花先后顺序依次介绍)
1.皂荚
又名皂角,属苏木科皂角属的高大乔木。花期4月,花期20天左右,流蜜较猛,中蜂尤其喜欢采集,集中连片区域能取单一商品蜜,蜜棕黄色,浓稠,略有苦味,是早春重要辅助蜜源植物。在小陇山林区各地的农村均有栽培。
2.三桠乌药
又名甘姜、猴楸树、香丽木、三钻七、山胡椒等,属樟科山胡椒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期4月,蜜粉丰富,为林区早春的重要辅助蜜源植物。在小陇山林区各林场较为常见。
3.洋槐
又名刺槐,属蝶形花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花期4~6月,是林区最主要和优良的蜜源植物,同时也是甘肃省最主要最知名的蜜源之一,享誉国内。遍布麦积区、秦州区、清水县、徽县、礼县等林区所在地。
4.牛奶子
又名甜枣、麦粒子、剪子,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落叶灌木。花期5月,蜜粉丰富,近年来发展成为林区以及周边地区主要蜜源之一,是秦岭山区大流蜜期到来的标志植物。在小陇山地区普遍分布。
5.五角枫
又名地锦槭、色木、色木槭、水色树,属槭树科槭属的高大落叶乔木。花期5月,蜜粉丰富,集中连片区域能取单一商品蜜,蜜琥珀色,结晶深乳白色,气味芬芳,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生于林缘、沟谷、荒坡等,常与栎类、桦等混交成林,在小陇山林区各林场均有分布。
6.黄芦木
又名阿穆尔小檗、三颗针、黄檗,属小檗科小檗属的落叶灌木。花期5月,花瓣基部有2个蜜腺,喜生于林下灌丛或是山坡路旁,生长集中处,也可取得商品蜜,为林区重要的辅助蜜源。小陇山林区分布较普遍。
7.沙枣
又名银柳、红豆,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落叶灌木或乔木。花期5月,泌蜜丰富,常能形成单一蜜源植物,为林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之一。在小陇山林区各林场零星分布。
8.山楂
又名山里红,属蔷薇科山楂属的落叶小乔木。花期5~6月,开花约20天左右,蜜粉丰富,集中连片区域能取到商品蜜,常与其他树木形成良好的蜜源区,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湖北山楂在徽县南部有分布,甘肃山楂在小陇山林区普遍分布,华中山楂在小陇山林区分布于东岔、太碌、百花、党川、张家庄一带。
9.刺五加
属五加科五加属的落叶灌木。花期5~6月,泌蜜丰富,为林区辅助蜜源植物。常生于疏林下、林缘及灌木丛中,主要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东岔、百花、张家庄、云坪等林场。
10.白蜡树
又名水曲柳,属木樨科白蜡属的落叶高大乔木。花期5~6月,蜜粉丰富,蜜蜂喜爱采集,为林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本种是从东北引种至小陇山林区的,在各林区生长正常,主要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党川、百花、东岔、太碌、李子、麻沿等林场。
11.狼牙刺
又名白刺花、小叶槐等,属蝶形花科槐树属的矮小灌木。狼牙刺花期5~6月,是林区最主要和最有特色的蜜源植物,流蜜稳定,泌蜜量大,蜂蜜质量上乘,2008年“两当狼牙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在小陇山林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麻沿、江洛、高桥、榆树、严坪、云坪、左家以及张家庄林场等。
12.板栗
又名毛栗子,属壳斗科栗属的落叶乔木。板栗花期5~6月,是当地一种重要的辅助蜜源和粉源植物,在部分集中生长区域,经常能够采集到大量单一商品蜜,蜜琥珀色,汁浓、味苦。在小陇山林区大部分林场均有分布,以东岔、立远、龙门、高桥、榆树、严坪等林场较多。
13.花椒
又名秦椒,当地也称“麻椒”,属芸香科花椒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期5~6月,其流蜜稳定,泌蜜丰富,经常能够采到单一商品蜜,逐渐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填补当地大宗蜜源植物空档的蜜源植物。由于是一种适合当地生长的重要经济果树,人工栽植面积逐年增加,遍布小陇山各林区所在地,常种植于林缘地带或山坡上。
14.金花小檗
又名小叶小檗,属小檗科小檗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花期5~6月,泌蜜丰富,分布集中处,常能采到单一商品蜜,蜜深琥珀色,为林区夏季最重要的辅助蜜源之一。另外,陕甘小檗与锥花小檗也同为该林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主要分布在小陇山的麻沿、高桥、榆树、严坪等林场。
15.臭椿
属苦木科臭椿属的落叶乔木。花期5~6月,集中连片区域,常能取到单一商品蜜,蜜粉丰富,为山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在小陇山林区普遍分布。
16.华中五味子
属木兰科五味子属落叶木质藤本。花期6月,蜜粉中等,林区夏季辅助蜜源之一。小陇山林区普遍分布。
17.黄檗
属芸香科黄檗属的落叶乔木。花期6月,泌蜜丰富,为林区重要的辅助蜜源植物。本种多数杂生于阔叶林中,在小陇山林区普遍分布。
18.漆树
又名山漆或大木漆,属漆树科漆树属的高大落叶乔木。花期6~7月,蜜粉丰富,连片区域能够取得单一商品蜜,蜜浅绿色,结晶细腻,气味芬芳,质量上乘,花粉绿色,对繁殖蜂群十分有利。另外,漆树与椴树花期重合,两者相互补充,常能构成一主要蜜源区。在小陇山林区各林场均有分布。
19.华椴
又名中国椴、花椴、红椴,属椴树科椴树属的高大乔木。花期6~7月,其泌蜜丰富,连片区域能够采集到单一商品蜜,但面积较小,常与漆树以及其他树种在一起构成蜜源区。生长于海拔1500米左右潮湿山坡或山谷内的杂木林中,在小陇山林区北部各林场分布较多。
20.合欢
又名绒花树、绒线树,属含羞草科合欢属的落叶乔木。花期6~7月,蜜粉丰富,在集中连片区域,可取商品蜜,是林区重要辅助蜜源植物。小陇山各地都有栽培。
21.栾树
又名木栾、黑色叶树,属无患子科栾树属的落叶乔木。花期6~7月,蜜粉量中等,是林区较好的辅助蜜源植物。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向阳杂木林或是灌木林中,喜光耐旱耐寒,主要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麻沿、高桥、榆树、云坪、严坪等林场。
22.刺楸
又名茨楸、棘楸,属五加科棘楸属的高大落叶乔木。花期7~8月,蜜粉丰富,是林区良好的辅助蜜源植物。多生于向阳林缘和山坡,为喜光性植物,垂直分布可达2000米,在小陇山各林场均有分布。
23.盐肤木
又名五倍子树,属漆树科盐肤木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花期8~9月,流蜜稳定,泌蜜量大,有“铁蜜源”之称,是林区后期最主要的蜜源植物。主要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南部各林场,如麻沿、江洛、榆树、高桥、云坪、严坪、左家等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