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国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4)
小儿遗尿症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俗称尿床症。笔者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点穴治疗本病65例,现报道如下。
全部65例均来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15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余。均表现为睡眠中小便自遗,轻者数夜1次,重者1夜数次。均经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1.取穴:①耳穴:肾、膀胱、神门、皮质下、尿道、缘中。脾肺气虚者加脾、肺;肾气亏虚者加脑点、脾;睡眠过深者加耳尖。②点按穴位:百会、中极、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膀胱俞、涌泉。脾肺气虚者加脾俞、肺俞;肾气亏虚者加命门、腰阳关;睡眠深沉者加神门、心俞。
2.操作:①耳穴贴压:先用耳穴探笔在耳郭相应区域按压探寻敏感点,患儿感到敏感的酸痛不适,酒精常规消毒耳郭皮肤,用约0.5cm×0.5c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穴位上固定,用拇指和食指持续按揉,使局部有明显的酸胀、热、痛感为止。嘱患儿或家长每天按压耳穴3~5次,以患儿感到疼痛不适能忍受为度,每次3min,每晚临睡觉前必须按压1次。每次贴压一侧耳穴,3d更换1次,左右耳交替贴压,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3个疗程。②点按穴位:医者用拇指指腹或掌根自上而下将所选穴位逐个点压按揉,先点按,指力由轻到重,以患儿能耐受为度,然后再微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30圈,每穴反复点按揉约5min,以局部有温热感得气为佳。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1]。治愈:治疗后遗尿停止,随访1年未见复发;显效:遗尿次数明显减少,偶尔出现遗尿;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结果:65例患者中治愈53例(81.5%),显效10例(15.4%),无效2例(3.1%),总有效率96.9%。
患者某,男,6岁。就诊日期:2011年5月6日。家长代诉:睡熟后遗尿2年余,轻者数夜1次,重时1夜数次。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今日至我科诊治,经查小儿发育正常,各种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刻诊: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委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小儿遗尿症,肾气亏虚型。给予耳穴贴压配合穴位点按揉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遗尿停止,巩固性治疗1个疗程,告愈。随访1年未复发。
小儿遗尿属中医学“遗溺”范畴。中医学认为小便的正常排泄,依赖于膀胱和三焦的气化功能制约,还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相关,尤其与肾关系密切,受大脑神明之府的调控。遗尿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元气不足,膀胱和三焦气化功能失司所致。若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不能温煦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或由于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无权约束水道,均可导致遗尿。故《素问·宣明五气论》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诸病源候论·遗尿候》云:“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
中医认为,耳与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通过经脉与人体各脏腑相沟通,故刺激相应部位耳穴可通经活络、调理脏腑功能,而使脏腑失调之功能恢复正常。耳穴之神门具有开窍醒神作用,能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缘中为遗尿点,是治疗遗尿的重点穴,与神门配合,可调节大脑皮层使排尿反射恢复正常;尿道、膀胱、肾对应取穴,辅以皮质下共获补益肾气、固摄下元之功。辨证选取相应配穴,标本兼治,增强疗效,共奏缩尿止遗之功。百会总督一身之阳气,其经脉上连大脑,下连足太阳膀胱经,点按此穴可醒脑开窍,升阳固摄;中极为足太阳膀胱经募穴,配以膀胱俞,俞募配合可促进膀胱气化功能,使膀胱约束有力;三阴交可通调足三阴经而疏下焦;足三里补中益气而使气化有力;肾俞、涌泉补益肾气,振奋元阳,固摄止遗。加之随证配穴,诸穴合用,补脾肺,益肾气,止遗尿。两种疗法相互补充,治疗作用叠加,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现代试验研究证明,耳穴功能具有一定特异性,临床应根据不同的病变脏腑组织选取相应的耳穴进行治疗[2]。而利用各种方法刺激耳穴,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改善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便可达到临床治疗作用[3]。
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在治疗期间应控制患儿晚上的饮水量,安排患儿适宜规律生活,鼓励患儿消除自卑感和怕羞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1]朱金宏.点穴按摩治疗小儿遗尿症[J].中国针灸,2012,32(4):362.
[2]黄河清.耳针“心”穴对阴虚瘀血病理模型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1992,14(1):38.
[3]曹索奇,贾亚梅.耳穴贴压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3,1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