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玫教授努运滞针法临床验案举隅

2015-01-24 08:19王佳丽李昆珊任钟门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4期
关键词:肘关节手法针刺

王佳丽 李昆珊 任钟门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 450008)

路玫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针灸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30余年。努运滞针法是路玫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针刺手法,总结创新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选取病变部位局部最痛反应点即阿是穴,常规消毒后,取用直径0.38 mm的1.5寸毫针,呈70°~90°刺入穴内1.2寸左右,医者以拇指向前为主,行单项捻转手法,向深层努运其针,频率要慢,形成轻微滞针,此时医者手下有沉紧感,患者产生酸胀感。随着患者酸胀感逐渐增强,医者再继续以拇指向前为主,行单向捻转手法,再次向深层努运其针,此时力度要均匀,捻转角度要逐渐减小,随时注意患者酸胀感强度,直到患者最大耐受点之后停止运针。随即将针迅速反方向捻转出针,左手拇指迅速用力按压针孔[1]。

治疗后嘱患者缓慢活动病变位置,一般患者1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活动自如,治疗2~3次后痊愈。

肘劳

患者某,男,52岁,2012年10月14日初诊。主诉:右肘关节外侧疼痛1周,加重3d。患者于1周前打网球之后出现肘关节外侧疼痛,近3d出现肘关节活动困难,疼痛向前臂放射。查体:右肘关节外上方明显压痛,尤其是在臂旋转、腕关节主动背伸时疼痛明显。前臂内、外旋受限,持物无力,米勒征阳性,局部X线片显示骨质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肘劳;西医诊断:肱骨外上髁炎。路玫教授选取患者肱骨外上髁附近最敏感的压痛点即阿是穴,常规消毒后,选取直径0.38mm的1.5寸毫针,呈70°向肱骨外上髁方向刺入穴内1.2寸,运用努运滞针法进行治疗,针刺1次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肘关节活动幅度增大,前臂内、外旋时疼痛感消失,隔日1次,3次痊愈,回访半年,无复发。

落枕

患者某,女,22岁,2013年8月14日初诊。主诉:右侧颈部疼痛伴活动困难3d。患者3d前晨起时突然出现颈部右侧疼痛,颈部转侧困难,于家附近诊所就诊,针刺后溪穴进行治疗,疗效不佳,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查体:项背处压痛明显,未见肿胀,转侧困难。中医诊断:落枕;西医诊断:颈肌劳损。路玫教授针刺悬钟穴得气后,选取肩井穴附近2~3cm内最痛反应点即为阿是穴,常规消毒后选取直径0.38 mm的1.5寸毫针,呈70°向斜下方刺入穴内1.2寸左右,运用努运滞针法进行治疗,配合患者活动颈部,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随后起针。患者颈部可活动自如,疼痛消失。1次痊愈,随访无复发。

肩痹

患者某,男,42岁,2013年7月8日初诊。主诉:右侧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个月。患者于3个月前右侧肩部手术后,逐渐出现右侧肩关节疼痛,抬举困难。查体:右肩前外侧压痛明显,肩关节外展60°,前屈60°,后伸20°,后伸内旋时右手仅能触及第三腰椎。中医诊断:肩痹;西医诊断:肩周炎。路玫教授选取肩前外侧最敏感压痛点即阿是穴,常规消毒后选取直径0.38 mm的1.5寸毫针,呈90°直刺入穴中,深度达1.2寸左右,运用努运滞针法进行治疗,起针后嘱患者缓慢活动肩关节,进行外展上举动作达到最大限度,1次治疗后患者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臂外展及上举幅度明显增大。再次取肩峰下阿是穴运用努运滞针法进行治疗,反方向捻转出针前,借助青龙摆尾手法,执住针柄不进不退,向左右慢慢摆动,往返摆针如扶船舵之状,摇摆2次即可。隔日1次,3次痊愈。随访无复发。

小结

上述3例病例均属于“伤筋”“痹证”范畴。病变部位为局部的经脉和经筋,局部感受寒湿,或劳累闪挫,或长期运动姿势不当,使筋脉损伤,气血阻滞不通,经络痹阻,筋脉拘急而致病。路玫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结合针刺手法总结创新运用努运滞针法治疗疼痛类疾病效果颇丰,除之前发表的论文中关于肘劳有满意治疗效果外,对于落枕、肩痹等疾病也有奇效。《千金要方》中指出:“凡病皆由气血壅滞不得宣通用针以开导之”。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为经气不通,不通则痛。故针灸可以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另外,《千金要方》还指出:“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此路玫教授提出“以痛为腧”,选取病变位置的阿是穴,通过引“气至病所”,最大限度地缓解肌肉痉挛所致的疼痛,同时配合活动提高针刺止痛的效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2],疏通经络,解痉止痛。西医学认为,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穴位后,使从外周神经到中枢神经各个“水平脊髓”低位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等神经系统释放多种介质和阿片肽,这些内源性特质共同组成人体的“抗痛系统”,从而起到针刺镇痛效应[3]。路玫教授认为在病变局部阿是穴运用针刺手法强刺激病变局部,可以起到促进组织渗出液吸收,减轻局部肿胀,有利于消除无菌性炎症。

努运滞针法主要治疗特点有三:①具备类似针刀的松解效应[4],充分带动周边痉挛肌肉,松解粘连,以解痉镇痛。②可将体针所得针感提高数倍,强刺激病所,可起到舒筋活络、通行气血、消肿止痛之功效。③与体针相比,取穴少,用时短,疗效显著,针到病除。而此方法的技术关键在于:①注重选取病人最明显痛点的阿是穴。②刺入一定深度后,向深处努运其针时,医者要注意手下沉紧感和随时观察患者所产生酸胀感的强度,来调整单向捻转的频率和角度,切忌盲目用力。③对于有肌肉粘连的患处,可借青龙摆尾手法,促进针感的扩散,松解粘连。努运滞针法施以阿是穴治疗各类疼痛和肌肉痉挛为主的疾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1]关伟强,郑若楠,崔尚敏,等.路玫教授“努运滞针法”治疗肘劳撷萃[J].中医学报,2013,28(4):514-515.

[2]常新斗,许世玲.针刺悬钟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62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3,9:541-541.

[3]曾金强.手法结合针灸治疗落枕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

[4]陈新华,刘飞,李茂昌.解痉拈痛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82-183.

猜你喜欢
肘关节手法针刺
清明的雨
层递手法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七步洗手法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