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松
血塞通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探讨
宋福松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 各51例。对照组应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效果显著, 疼痛消失快, 且不良反应少, 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
血塞通;阿昔洛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多年临床经验证实, 皮肤表面带状疱疹消退后, 仍会出现突发性(或持续性)刺痛感,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疱疹病毒清除不彻底, 进而引发后遗神经痛。本院在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 将阿昔洛韦与血塞通联合进行用药治疗, 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两药联用效果及安全性,本文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58例, 女44例, 年龄21~74岁, 平均年龄(56.7±2.9)岁。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男31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59.8±3.0)岁,平均发病时间(3.9±1.8)d。病灶位置在四肢13例, 颈部10例,面部14例, 头部8例, 躯干6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4例,平均年龄(55.2±2.8)岁, 平均发病时间(3.5±1.2)d。病灶位置在四肢10例, 颈部11例, 面部17例, 头部6例, 躯干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灶位置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 包括肌内注射维生素B120.5 mg,1次/d, 直到临床不良症状消失。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250 mg阿昔洛韦,1~2次/d, 连续用药10 d。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血塞通胶囊进行联合用药治疗,2粒/次,3次/d。两组均用药10 d后比较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消失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其中临床治疗效果分为:①痊愈:皮肤病灶位置皮疹、疼痛感完全消失, 对患者日常生活不产生影响;②显效:皮肤病灶位置皮疹、疼痛感明显缓解, 对患者日常生活无影响;③有效:皮肤病灶位置皮疹基本好转, 且疼痛感明显减轻, 对生活影响不大;④无效:皮肤病灶位置皮疹、疼痛感无好转,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26例, 显效9例, 有效1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痊愈12例, 显效6例, 有效19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3, 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为(2.6±1.6)d, 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为(6.8±3.7)d, 两组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57, 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2例出现轻微皮疹,2例胃肠不适,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对照组1例腹泻,1例胃肠道不适,3例轻微皮疹,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 P>0.05)。
抗病毒治疗能够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能够有效减少疼痛持续时间。阿昔洛韦属于核苷类化合物, 可对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等类型病毒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及时为带状疱疹患者使用阿昔洛韦, 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但是, 口服阿昔洛韦生物利用率较低, 本研究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阿昔洛韦, 且滴注时间≥1 h。结果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高于文献报道[2], 考虑主要原因与阿昔洛韦用法、用量有关, 同时患者入院后积极合理的治疗干预也是临床效果显著的重要原因。
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的同时, 观察组患者口服血塞通胶囊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显示, 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血塞通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 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 血塞通能够有效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 降低血粘度和心肌耗氧量, 并改善患者微循环。同时, 血塞通对神经细胞合成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并且在高半胱氨酸合成为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外源性给药, 甲钴胺可顺利进入神经细胞中, 促进细胞内核酸细胞蛋白以及细胞脂质的合成, 修复已经受损的神经组织, 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进而改善后遗神经痛症状[3]。
综上所述, 阿奇洛韦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效果显著, 且优于单纯静脉滴注阿奇洛韦。另外, 两药联用并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说明观察组患者
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1] 崔勇, 王艳. 额敏地区276例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4):151-152.
[2] 周峦, 何爱娥. 综合治疗中老年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7):431.
[3] 王建才.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0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78
2015-02-02]
553100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