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伤寒论》阳明证候辨之“初硬后溏”
郑利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关键词】《伤寒论》;阳明证候;初硬后溏
《伤寒论》第191条言:“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利故也。”《伤寒论讲义》[1]对此解释为“……寒性凝滞收敛,欲将胃肠不化之水谷结聚成瘕,而水湿有余尚未完全结硬,是以大便初硬后溏,欲作固瘕。”乍一看,此解释甚是合理,且大多数医家与学者也都认可此机制,但经仔细推敲,尚觉牵强不妥。笔者认为,阳明证候辨所述大便“初硬后溏”,实为肠热胃寒,且为胃中冷,肠稍燥,而非仅胃中寒冷。理由有三。
胃中冷,肠稍燥符合本脏病理表现
脾喜燥而恶湿。脾之所以喜燥恶湿,是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但按阴阳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然寒湿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脾阳虚衰,不仅可引起寒浊内困,还易引起寒湿外袭。故《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
大肠属手阳明经,其主传化糟粕,主津功能全靠肠中之气与燥化功能。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津液而燥化成粪便排出体外。其吸收的津液经脾气传输全身,部分则经三焦下渗至膀胱形成尿液。若大肠主津的功能受热所伤,消耗津液,而致大便秘结。
胃中冷,肠稍燥既合阳明病总纲又合中寒之证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此为阳明病总纲。“胃家”者为胃、大肠、小肠的统括,即《灵枢·本输》所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此处对阳明病的病理表现进行了概括:①燥热未与肠中积滞相结,以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为主要症状。②燥热与肠中积滞相结,以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胀满疼痛拒按、不大便、脉沉实有力为主要症状。由此可知,条文191条所论大便初头硬已表现积滞坚结之症,当属燥热与肠中水谷相结而致。
阳明中寒者,虽概括为胃阳虚损,运化无权,饮食不入,但以《伤寒论》的写作手法特点看,凡条文句首冠以六经之名,即言在本证的基础上而并见或兼见他症,第191条既然冠以阳明病,则非仅述胃中虚冷或真冷之症,而应还有肠中燥热之机,只是胃中虚冷或真冷之症相对肠中燥热更为明显,而忽略对燥热的论述。如张隐庵在《伤寒论集注·阳明篇》所言:“初硬者,感阳明之燥气,后溏者,寒气内乘也。”加之“阳明”非独指胃,而是对胃、脾、大肠、小肠的统括,191条中所指的“阳明”,恐为偏义于受纳之胃,而非为统括胃、脾、大肠、小肠的阳明。
以胃中冷,肠稍燥解释病理机制更通
胃中冷,或因胃阳不足复感寒邪,或因中焦阳虚而寒从中生。脾胃为中焦之土,主受盛运化,当中焦阳虚或受寒,便运化无权,腐熟无力而肠道不运,继而寒湿中生,脾胃为湿所困,失其健运,湿与胃中未消化之水谷混杂,难以“游溢精气”而直传大肠,当遇肠中微有燥热时,日久便从阳明燥化而成硬头。但毕竟是中焦脾胃虚寒之证甚于大肠燥热之证,故寒湿而生的未化水谷远多于因燥热干结的硬屎,而不是形成典型的脾胃虚寒、大便稀溏或阳明腑实、燥屎坚结。
综上所述,仅以胃中冷,寒性收敛使大便初头硬后溏不妥之理已明,而应为胃中冷,肠中稍燥而致之。
参考文献
[1]李赛美,李宇航. 伤寒论讲义[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9.
收稿日期(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