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安赛夫 赵秀英 包峰岚 吴富蓉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是我国首家以蒙医医疗为主,结合现代医学,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制剂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院内设有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自2009 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筹建初始,即成立了“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蒙医药文献搜集办公室”,院领导每年派专人赴内蒙古各地及区外广泛搜集流传于民间的蒙医文献资料和蒙医用器具,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典籍和实物及标本类藏品,为抢救、保护和弘扬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及筹建博物馆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令人感慨的是,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数为蒙医世家前辈及其子女的无私奉献,也有社会各界热爱民族文化事业的蒙医药专家及民间收藏家的无偿捐赠。如:十一世“乌兰嘎拉僧海日布丹毕尼玛”活佛遗赠的蒙文医学巨著《四部医典》等。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事业的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至今,捐赠者名录已达数百人之多。
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实物陈列展区设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一至四楼大厅内,为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式展览。患者和病人家属在等候就诊和闲暇之余,可以顺便浏览参观这些传承几十年至数千年的蒙医传统医疗器具及医药典籍,使人们可以从中充分领略到蒙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及发展的悠久历史。
为了更好的宣传弘扬蒙医药文化,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蒙医蒙药博物馆在2012 年“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文化活动周”、2013 年的“联合国南北对话高端论坛”、“美国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活动”、“首届台湾内蒙古文化周活动”、“中国北京中蒙中医药服务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首届中国(宁夏)民族医药博览会”等国内外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中,都将蒙医药文化展品作为重要科普内容进行了巡展,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得到各国专家学者及领导人的赞扬,起到很好的社会反响。编撰出版了《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蒙医药博物馆馆藏图谱》,书中录有蒙、藏文医学典籍文献、蒙医教学挂图、针灸铜像、药师佛唐卡等。
蒙医药文化是祖国医学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2 世纪蒙古族崛起之前,蒙古族先民在与自然界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即发明了许多适于草原环境和气候特点的医疗保健方法。13 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随着蒙古帝国的强盛和大元王朝的建立,国内各民族广泛交流及欧亚大陆间频繁往来,传统蒙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吸纳了汉、藏、回等民族及印度、阿拉伯、等国医药学理论和医疗经验,极大丰富了传统蒙医学的内容,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医疗理论及独特临床经验的蒙医药学。元代时除设太医院、御药院外,还在大都(今北京)和上都(今内蒙古锡盟正蓝旗)各设回回药物院一所。太医院饮膳太医忽思慧著有《饮膳正要》,为中国最早的饮食营养学专著。回回药物院的《回回药方》是一部以反映西部少数民族和阿拉伯医学为主要内容的著作。16 世纪末至17 世纪初,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地的传播盛行,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和印度医学的《寿命吠陀——八支心要集》也开始在蒙地流传。蒙医药学吸收了藏医及古印度医及中医的理论精华,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不断加以丰富提高。形成以“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学说为主根源的医学理论体系(即以人体三种病根要素关系解释生理和病理现象,如果三者关系失衡,则会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五大元素学说、寒热对立统一学说、七元三秽学说、脏腑脉络学说等。这一时期在蒙医学界出现了许多不同学派,大致分为:带有一定萨满教色彩的传统古蒙医学派、藏医学派、包容各派的近代蒙医学派。各学派著书立说,进行学术争鸣,将蒙医学提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18 世纪著名蒙僧医伊希巴拉珠尔在传统蒙医药基础上,吸取藏、印度、中医之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蒙医六基症、十要病等理论,并编撰《甘露四部》、《识药晶鉴》等经典著作,奠定了“近代蒙医学”理论基础;18 至19世纪著名蒙药学家占布拉却吉丹金普仁来汲取中医之精华,编撰《秘诀方海》、《宝生方海》、《宇宙广论》等经典著作;清代蒙医药学家罗布僧·苏勒和木编撰录有678 种蒙药材的《药物识别》、《巴萨木油剂制法》、《诊脉概要》;18 ~19 世纪著名蒙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所著的《蒙药正典》(又名《美丽目饰》),记录了879 种蒙药植物,附药材图绘576 张,成为最全面的带图解蒙医药典籍;另外还有伊希丹金旺吉拉编撰的《珊瑚验方》、《医学歌诀154 首》、《珍珠验方》、《珍宝验方》等几十部蒙医药学经典著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蒙医药学理论体系。
传统蒙医疗术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灸疗、针刺、放血疗法、外伤治疗、正骨术、正脑术、灌肠疗法、冷热敷、烫沙疗法、油脂疗法、药浴、天然温泉疗法、马奶酒疗法和饮食疗法等。蒙古族在长期制作蒙药和诊治病症的过程中,发明创造了许多蒙医实用器具。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藏品包括春秋战国时期东胡、匈奴、契丹、元代蒙古族等古代游牧民族使用的医疗器具;清代至近现代蒙古族医药典籍文献、医疗器具、制药器具、蒙药量器、置药容具及药袋、传统饮食器具及酒具等多种类别。
3.1 蒙医特色疗法及医疗器具:蒙古族为马背骑射民族,在奔马骑射中常会发生跌伤、骨折、脱臼、脑震荡等创伤。因此,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及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正骨疗伤经验,并对兵器所致创伤也有很多特殊治疗方法。在《蒙古秘史》等史籍记载中,即有用烧热的烙铁烙疗伤口以止血和愈合,这种应急疗伤方法在民国时还在使用。还有用蒸汽热罨治疗瘀血内伤;以牛羊胃瘤反刍物热罨治病;以热血浸疗治伤等。《元史》记载,蒙古军中大将布智儿一次在战场上“身中数矢,太祖视之,令人拔其矢,血流满体,闷仆几绝。太祖命取一牛,剖其腹,纳布智儿于牛腹浸热血中,移时遂甦”。为实施外科手术时减轻病人疼痛,清代著名正骨医师觉罗·伊桑阿发明了冰冻麻醉法。对严重粉碎性骨折病人,将其局部麻醉后,用刀切开皮肉对碎骨进行快速整合复原,再以桑白线缝合,涂上消炎药,康复甚快。据蒙医典籍《美丽目饰》中记录,蒙医外科手术器具有手术钳、手术镊、手术刀、剪刀、穿刺针、骨锯、骨挫、骨钻、挖匙、止血钳、钩子、缝针、烧灼器及熏药壶、吹药器等工具。
在蒙古草原上,放血疗法是一种常见医术,即将某部位静脉切开或刺破,引出病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放血疗法多用于热性疾病,如伤热扩散、疫热、疖肿、疮疡、痛风、结核病等。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收藏的放血器具有铜、铁、银等质地,形制有椎形、三棱镞形、薄刃形、扁叶形等多种类型。
灸疗也是蒙古族最传统的疗法,最初是在热敷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来。成书一千多年前的藏医《四部医典》载:“蒙古灸是一种油拌小茴香涂在毛毡上加热裹敷的疗法”,很适于北方寒冷气候产生的寒症。后来灸疗传入内地和西藏。随着灸疗术的发展,其形式越来越丰富,所用器具亦各有特色。
根据《四部医典》等史籍记载,蒙医以针灸治病的历史由来已久。元代翰林医学士、蒙古族著名针灸学家忽泰必烈曾根据自己毕生积累的经验,撰写成《金兰循径取穴图解》。公元8 世纪时,蒙古族医学大师那拉善迪,其擅长内外各科,尤其精通针灸,撰有《针灸腧穴图谱》一书。1940年雍和宫邰喇嘛即根据《针灸腧穴图谱》,亲手设计并请铜匠制作了高61 厘米的针灸铜像。铜像全身有对称548 个穴位,比1990 年卫生部公布的“经穴部位”标准多139 个穴位,说明蒙医传统针灸术的独立和独特性。此针灸铜像为现代蒙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蒙医亦常用拔罐用具。拔罐疗法与中医相同,具有逐寒祛风、疏通脉络、行气活血、拔毒泻热、祛除瘀滞之功效。内蒙古国际蒙医蒙药博物馆收藏的拔罐有牛角质、铜质等不同材质和形制。
蒙古族十分注重养生及饮食疗法,其传统饮食以极富营养的奶食品和肉食品为主。酸马奶被称作“策格”,从而衍生出蒙古族疗效独特的“策格疗法”。此疗法具有助消化、驱除病邪、强身健体、调理胃火、治疗胃病等功效而备受重视。
(二)蒙药材及制药器具
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狩猎生活,在与大自然的常年接触中,逐渐发现许多能够医治疾病的各种野生植物、动物、天然矿物药材及温泉的疗效。他们在同疾病的抗争中,用这些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和骨折外伤,积累了不少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在600 多年前拉施达丁所著《史集》记载:成吉思汗以前居住在鄂毕河上游森林里的“兀剌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这些部落熟悉蒙古药剂,以用蒙古方法很好的治病闻名于世。”记录。史书中还有1226 年蒙古军中瘟疫流行时曾用大黄治愈的记载。蒙医把内科疾病分为寒热两大类,根据药物的寒热两性,总结出药物固、钝、凉、和、热、涩等17 种功能,分别去攻克与其相应的各种病理现象,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据文献记载,蒙药材有2230 多种,现内蒙古地区可供利用的野生药材有800 多种。蒙医药学家们将其反复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了最佳配制方法及使用剂量,从而奠定了蒙药学的基础。
关于蒙药材的鉴别、加工制作、制剂配方等是一套复杂的程序,尤其对一些特殊蒙药材的制作方法直接影响到其疗效。如:按传统制作方法研制的治疗胃癌、食道癌、胃炎等病症的蒙药——“呼毕勒干·乌尼森·额木”,制作时将配方的毕茇、肉桂、柯子等药材置入砂锅中,用泥浆密封后在炉灶中烘制72 小时方成药。蒙药制作器具包括铡草药刀、捣药杵臼、碾药器具、药筛、药秤等。蒙医出诊携带的均为轻巧的便携式药包,包括插有很多小羊皮药袋和药勺的蒙药袋及医疗器具等,非常适合草原游牧生活的特点。
近年来,蒙医药在民族传统医学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攻克一个又一个学术难题,并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蒙医药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在传承发展蒙医药文化及宣传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2014 年初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民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