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薛璇 特约记者 罗洛|文
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理事会上向获奖企业颁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
科技是国家强胜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人类历史上,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瓦特发明蒸汽机,从莱特兄弟的飞机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次科技的创新与革命,都深深地影响了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产业格局,也深刻地改变了民族的前途命运。同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的不断积累,逐步让我国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大国,并向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推进。
199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迎来了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高峰期,在国家激励和荣誉的鼓舞下,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为国防战略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双重保障的职责,在十五年科技创新的历程中,不断创新求强,勇攀高峰,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科技的先导意义,不在于一个企业效益的提升,也不在于一个行业的结构调整,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持续困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对科技工作者奖励有多重,我们都不应有任何意见。国家科技奖励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成为科技工作者至高无上的荣誉。
有色金属工业成为我国独立的工业行业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产量、品种、质量、消费均实现了新的突破,一跃崛起为世界有色金属大国。特别是1999年以来,随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落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不断跃升,技术不断进步,创新体系不断健全,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有色金属强国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
——十五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产能产量快速发展,突飞猛进。200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突破1000万吨,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连续保持至今。2014年达到4417万吨,比年产量排名第二名至第五名的四个国家产量的总和还多。
——十五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遍地开花,硕果累累。我国铝工业特别是铝冶炼技术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先后研发成功280kA、320kA、350kA、400kA、500kA、600kA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预焙槽技术,并得到产业化应用与实践,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600kA特大型铝电解技术仅中国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在重金属冶炼领域,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牵头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侧吹技术”、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旋浮铜冶炼技术”在引进消化“双闪技术”的基础上又实现新的创新发展;在深加工领域,自主研发的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落户山东,生产出的高速列车用铝材实现了轨道交通材料国产化,“1+4”热连轧生产线在国内建起数条,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内螺纹铜管材已占据欧美市场,并在美国和墨西哥投资建厂。
——十五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形成了21所独立的科研院所、11所设计研究院、8所具有有色金属学科的大学以及一大批企业的研发机构,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有色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的支持下,由企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围绕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自愿联合组建了17个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同时,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异军突起。
——十五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顶级人才队伍不断充实,涌现出王淀佐院士、黄伯云院士等一批功勋卓著的科技人才,成为行业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和宝贵财富。在全国各个企业、各个科研院所,还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和技术工人,他们怀着产业报国的理想信念,发扬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秉承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潜心钻研地质勘探、找矿采矿、冶炼加工的科技制高点,为推动国防军工发展、民用材料创新、企业技术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魏桥铝电“NEUI600KA电解槽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十五年砥砺征程,十五年跨越腾飞。沐浴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东风,一批领先于国际的先进技术装备、一批超越原有引进技术水平的再创新成果逐步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从矿山到冶炼,再到深加工领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众多领域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为国防战略安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从来都不是无根之花。回眸《国家科技奖励条例》落地生根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腾飞之路。回望这条上行之路,我们得出许多感悟和体会,科技人才是第一要素,科技投入是前提,科技奖励是关键。
据统计,截至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1365个,研发机构126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6家,研发人员8.9万人。在全行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战线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一线工人秉承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行业紧紧抓住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大幅度提高全行业职工技术水平,培养出一批批大国工匠,持续不断地制造出一流设备和一流产品。行业的科技投入也连年增长,“仅从2011年到2013年,全行业企业研发投入从213亿元增长到338亿元,增长58%。”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说。
2000年到2014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06项,2015年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完成的“复杂难处理资源可控加压浸出技术”和金龙精密铜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铜管高效短流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等9项成果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十五年来,行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长至8537件,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相继登上领奖台,极大促进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今天,当我们透过取得的荣誉展望未来时,一种比以往更为紧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已经进入从高速向中高速发展的换挡期,全行业8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质量和效益不高有许多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科技含量低,产品总体处于产业链中低端水平。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的“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从行业发展格局来看,过去依靠资源快速开发、同质化初级产品扩张、低成本劳动力、对外技术引进等产生的发展动力都在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全行业必须下决心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哪些企业能够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取决于能否在创新驱动上迈出实在的步伐。
从国内发展战略来看,创新驱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摆在重要的位置。过去,之所以一些企业对创新重视不够,一是因为缺压力,靠资源能源、土地的低水平扩张仍能维持。二是因为缺动力,由于市场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有的企业搞创新也不赚钱,利润远不如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三是因为缺乏能力,一些投入较大的基础研究、共性前沿技术研究相对滞后,科研机构不完善、人才短缺,流动不顺畅。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加剧。经过几年的调整恢复,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已经初见成效,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美国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欧盟投资100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事实证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来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手里有一招鲜、几招鲜,就能成为制定新规则的参与者,甚至在一些领域成为引领者、主导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今天,当我们又一次面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时,我们发现,与过去十五年相比,推进科技创新的外部压力更大了,内部共识更多了,工作基础和政策环境更好了。展望“十三五”科技发展方向,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烟台孚信达双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加快科技创新,一定要依靠人才。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首先是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领军人才。有色金属行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3.4%,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研发机构的博士硕士人员占10.1%,低于全国12.7%的平均水平。全行业要把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级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加快科技创新,一定要大力协同。科技创新是一个链条、一个网络,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是一个“三级跳”,哪一个环节跳不好,就会出现木桶效应。要解决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既要加强企业内部研发、设计、生产环节的协同,又要加强企业之间、科研院所和下游用户之间的协同,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的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创新,一定要强化基础。有色金属工业将日益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必须有大量基础研究做支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体制和投入方面的原因,基础研究有所削弱。例如,我国对合金相图研究投入不足,制约新牌号合金的研发和制造。基础研究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投入,全行业要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融合,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提高到3%以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过去十五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颁布实施,营造了鼓励探索、尊重科学、包容创新的浓厚氛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见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带来的荣誉“红利”。未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仍将高举创新驱动的大旗,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方向,这是时代赋予有色金属行业的崇高使命。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