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聪
摘 要:现如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凭一张本科文凭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此,考研成了当代大学生们热衷的出路,近些年来考研人数不断增加,“考研热”也席卷了各大高校。本文就此现象理性分析了“考研热”出现的原因,并就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争取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地考研观。
关键词:考研热;出现原因;问题;意见对策
研究生考试在我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曾一度停滞不前,现如今大学生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考研已然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成为继高考之后的又一人生转折。自2010年起,考研规模连续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可见大学生“考研热”的确是一个需要引起广泛关注的教育现象。与此同时,考研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考研热”出现的原因
1.1社会就业压力
当今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本科大学生已不再是企业碗里的“香饽饽”,它们通过对高学历的严格把关寻求综合素质更高、专业技能更硬的人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供大于求,本科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尤其近几年,硕士博士已基本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本科毕业生的生存空间压缩,就业竞争力连年下降。为寻求更高的就业起点,部分本科生也只能选择“一考定江山”。同时由于二三类学校的竞争力远不及一类院校,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通过考研选择211、985等重点院校或者熱门专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2个人钻研深造追求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更高的追求,不只是仅仅满足于在本科阶段学到的皮毛,一心热爱自己的专业,这类青年成就动机水平较高,希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这类考生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觉得大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必要,他们对学术抱有较高的热情,考研动机多是为了在某一领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希望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因而产生考研以继续深造的打算,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另外许多的大学生攻读的本科专业并非自己所喜欢的,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被迫调剂,为了理想的专业或院校,唯有通过考研这最后一个机会改变命运,
1.3盲从心理
在“考研热”的影响下,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选择考研,参加各个辅导班,许多在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目标的同学便一味的从众,抱着试试的态度也加入了考研的大军,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许多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觉得大多数人走的道路就是对的,生怕落人后。这种考研动机就是当今“考研热”带来的一大弊端。
1.4家庭影响
父母亲人的期望也是考研人数不断增加的又一推动因素。许多学生在考大学时选择的专业就是父母的期望,为了不辜负父母的夙愿和培养,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历找到另父母和自己满意的工作。
2、“考研热”带来的问题
2.1许多大学生考研并非为了学术钻研,大部分人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比较成功的未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为此,他们埋头苦读,死记硬背,通过一年甚至是更短的时间通过研究生考试,走向自己所谓的成功,这也是“高分低能“的现象更加地普遍,降低了研究生入学标准,使得研究生的素质逐步下滑。
2.2伴随“考研热”的盛行,也被许多辅导机构视作难得的商机,开设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收取高额费用,从求学心切的广大考研学子身上牟取暴利。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2.3考研热给广大考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为了能够在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便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自己的专业课程放任不管,严重地影响到了本科的正常教学,同时考生利用课上时间乃至实践时间学习考研科目,严重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大学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而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也会发展成为应试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心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落千丈,大学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大学生。
3、解决对策
3.1学校要加强管理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调整大学生的择业心态。按照规划,经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学习和充分的就业准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无疑将得到极大地提升,有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
3.2当代大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并纠正自己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考研观念。需仔细权衡自我考研的能力及需求,加强人生规划。“考研”必须慎重,不能盲目跟风,要明确自身的优缺点,在学习生活的不同阶段进行自我定位与反思。同时,要恰当地定位考研。考研前科学定位考研专业选择的方向,尽量报考与自己原来所学专业附近或相通的专业。学习是单纯而高尚的,并非功利品,学生应该以努力钻研,学习更多知识为自身追求的目标,切不可将学习物质化。
3.3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规范用人市场,改善社会就业环境,改变用人单位片面的观点,高学历名校不是唯一选拔人才的标准,实力才是硬道理。政府要加强立法导向和政策配套,把毕业生就业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规范来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人事、用工制度等相关方面的改革力度,创造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条件。同时,提供更多形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使一些真正想通过考研而进行学术研究的贫困学生有机会能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