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是唐蕃关系史上的大事,它带来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密切了汉藏人民的关系,今天,通过重温,回顾这段历史,对加强我们珍惜汉藏一家的大好局面,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关键词: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影响
在唐蕃关系史上,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无疑是一件大事,它是汉藏两族友好往来相互深入影响的开端。
在我国古代,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往往有着比较复杂的背景和原因,从汉民族的角度来说,和亲一般是为了安抚、维持和巩固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抑或是为了分化、瓦解、削弱和少数民族政权;又或是为了借兵而结成军事联盟等原因。对少数民族而言,和亲可能是为了依靠大国以图存;或者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总而言之,无论以哪种目的出发,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求婚的主要动机是羡慕中原的物质文明,获得中原的财富,同时想仰仗唐王朝的富强来帮助自己民族的发展,吐蕃也不例外。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之久,为唐蕃友好关系和吐蕃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包括棉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释迦佛像以及经史、诗文、工艺、医学、历法等书籍。这些物品与书籍大大推进了藏族社会的发展,文成公主还努力在藏区传播唐朝妇女纺织和刺绣,使吐蕃家庭手工业迅速发展,她还向藏民传授建筑技术,据载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人民的联系,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自文成公主入藏后到松赞干布去世共十年的时间内,吐蕃从未与唐发生军事冲突,即唐蕃“数十年间,一方清静”,
至今,我们从藏族人民颂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中,仍能感受到文成公主入藏所带来的影响:“求神打卦多年,疼痛总不离身,公主带来的曼巴﹙医生﹚,治好了我的病根”。“远从汉族地区,来了王后公主。把三千八百中粮食,带到咱们藏土。藏地从此开始,种上了各种粮谷;远从汉族地区,来了王后公主。把五千五百名工匠,带到咱们藏土。给西藏地区工艺,打开了发展门户;远从汉族地区,来了王后公主。带来了五千五百,各种各样牲畜。给藏地洁白乳酪,打下了丰产基础。”[1]这些诗歌抒发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热爱之情,深刻地反映出文成公主入藏给藏族地区带来的影响。
一、联姻的重大意义
1.友好交往络绎不绝
据不完全统计,自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到唐武宗会昌六年(846)的二百多年中,蕃使至唐125次,唐使入蕃66次,平均一年半左右就有一次使臣往来,每次派遣使臣的人数,多则数十人到上百人,最多时甚至达千余人,少则数人,如此频繁的交往,可见唐蕃关系之密切,
2.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
公主入藏除带来许多谷物种子,工匠技艺外,赞普们还请唐朝送去“谷种、洒人与碾岂诸工匠”,同时,入藏的汉族工匠带去了冶金,农具制造,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制墨等技术,藏民在汉人帮助下,逐渐掌握了各种生产技术,市集上出现了更多的商品,促进了吐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而文成公主被传颂为民族情谊的象征,被称作“阿姐甲莎”。
3.生活习俗的改变
随着两地联系的加强,唐与蕃的社会习俗也相互影响与习染,陈陶《陇西行》诗云:“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见唐蕃生活习俗、生活方式的相互交融。吐蕃人原“以毡帐而居”,在汉文明影响下,不少人开始“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2]了,有了碾岂,谷物加工进步了,有了农业工具技术,粮食产量提高了,有了纺织技术,工具、衣料品种丰富了,人们的衣食住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化。
4.物资交流加强
吐蕃得汉地器物的途径除上述赐与外,使臣往来多伴随商队,藏族商队经常往来于西陲与内地之间,促进双方之间的物资交流,而茶与马互市就是其中的典型,当时藏民所需的茶叶由内地汉人提供,而内地因农耕运输,十分需要蕃人的马匹。
5.文化艺术和宗教方面的发展
吐蕃“遣酋豪子弟讲入(长安)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书疏”。不少吐蕃人精通汉族诗文,而一种可以提高骑兵部队作战能力,带有军事性质的运动——马球也传入同地,首先在宫廷推广开来,此外,佛教也开始传入西藏,西藏第一所佛教寺院拉萨大昭寺是在文成公主关怀下修建起来,以后吐蕃曾多次请求唐朝派僧人前去宏法。
綜上所述,唐蕃和亲早已成为历史,文成公主的名字也早已刻在汉藏友好的丰碑上,但汉藏一家,和平共处的传统生生不息,世代相续,同时作为和亲使者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以她们的亲身经历绾就了血浓于水的唐蕃关系纽带,谱写了“汉藏自古是一家”的历史篇章,为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今天称赞和纪念歌颂。
今天,当我们通过汉藏古籍文献和诗歌的点滴记录来重温这段历史,就会深刻地感到,汉藏两族自唐以来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是无法分割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坚信汉藏人民血脉相连,相依相存的天赋命运,更应当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更应当坚决同一切藏独分子作斗争,更应该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携手共进,共创辉煌,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重温这段历史的现实意义所在。
注释:
[1]王沂暖、唐景福.藏族文学史略[J].﹙第六章第一节﹚.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1)
[2]《旧唐书·吐蕃传上》[M].卷196.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第5222页
参考文献:
[1]李小凤.从唐诗看金城公主入蕃和亲[J].文学研究西北第一民族学院学报2005(1)
[2]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
作者简介:陶琼,女,江西宜春人,重庆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现任教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横峰中学。